王山圓明寺

王山圓明寺

王山圓明寺位於山西交城縣城東北6公里奈林村北王山之陽,隋唐時創建,金代興旺空前,為佛教曹洞宗禪院,元代皇家賜名為“十方大圓明禪寺”其東南柏麓崗寶塔,為交城明清十景之一“王山寶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山圓明寺
  • 外文名:Wang Shan Yuanming Temple 
  • 地點:山西交城縣城東北6公里奈林村
  • 建立時間:隋唐
  • 性質:王山寶塔
簡介,交城十景之王山寶塔,

簡介

王山圓明寺晚唐迨至五代香火不絕,北宋末年一度荒廢。金皇統元年(1141),高僧道信駐錫後,募化銀兩重新修葺。金大定三年(1163),禪師具眼繼而擴建,敕賜為圓明禪院,永為十方棲禪之所。此後,金章宗完顏景之叔冀王完顏永功大力資助,寺院興旺空前。當時,寺內有首座、提點、監院、維那、典座、知客、官門、副寺、值歲、藥主40餘人。
元初,賜名為“十方大圓明禪寺”,大禪師愚智公為寺院住持。元仁宗皇慶二年(1313),圓明寺下院有成村觀音堂數處。明洪武、永樂、萬曆,清順治、康熙、乾隆年間寺院迭經修葺。清中期,尚有寺僧30餘人。晚清時期,因水源等諸原因,僧散廟圮,漸致敗落。1956年將寺中釋迦立佛遷於玄中寺大雄寶殿。“文化大革命”中,將寺中所藏高3.37米,寬1.1米,厚0.33米,本縣最大的金明昌元年石碑炸毀,元建寶塔底部半壁拆毀,行將傾圮。
現存建築分前後兩院,前院有大雄寶殿、羅漢堂、普光堂、觀音堂及山門;後院為東西兩院:東院建有關帝殿、法堂、虛明軒,西院有來月亭、方丈、茶堂等建築。寺東側石崖有石刻造象26孔,大者兩孔,深廣1.17米,小者24孔,深廣0.33米。中龕石佛、菩薩頭均被毀。
寺東南白鹿崗八角寶塔高20餘米,外2層、內5層,迭式出檐,為本縣現存最大磚塔。
寺西1公里為墓塔區,殘存金、元、明歷代高僧靈塔、壽塔50餘幢,多為本縣雕匠楊氏鑿刻。

交城十景之王山寶塔

王山圓明寺內的王山寶塔還是交城十景之一。
交城十景中對王山寶塔的描述:城東北六公里有王山圓明禪寺建於山陽。寺院依山而建,前後排列。前有大雄寶殿、羅漢堂、宮廳、普光明殿和山門:後有關帝殿、大法堂、虛明之軒、來月亭、方丈、茶堂、西方聖境等。鱗次櫛比,宛著重樓。寺東有石佛二十六窟,據造型和衣紋考,當雕鑿於南北朝時期。寺內殘碑多幢,尤以金明昌元年石碑為貴。
寺西二公里為墓塔區,殘存金、元、明歷代高僧之靈塔、壽塔五十三幢,造型優美,工藝獨 特。寺東白鹿崗上有元代磚塔,高二十餘米,姿態雄偉,迭式出檐,內五層,外二層,有梯可登,是 本縣最大的磚塔。斯塔顯赫,遠耀祁、太,有“王山寺白塔,照遠不照近”之說,正如交城縣志雲; 連雲王相、映雪瓊姿,景以遠勝。惜屢經戰亂,毀壞不堪。今白塔半壁孑立,文物大多散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