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寶勝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57年8月
人物簡介,工作事跡,工作感悟,
人物簡介
王寶勝,男,漢族,1957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1984年到吉林省東豐縣人民法院工作,歷任助理審判員、審判員、副庭長、庭長等職務,現任東豐縣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審判員。
工作事跡
從事法院工作29年來,他心裡裝著百姓,工作一絲不苟,裁斷平直如水,辦理的近3000件各類案件,沒有一件錯案,沒有一個當事人反映他辦案不公。他秉公司法,剛正不阿,始終恪守人民法官清正廉潔的底線和本色。他三次罹患癌症,三次戰勝癌症,重新回到了他無比熱愛的審判崗位,繼續把辦好每一起案件,帶好年輕法官、服務好人民民眾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他是同事心目中的楷模,是人民民眾心目中的“鐵法官”。
曾被評為“全國優秀法官”、吉林省“勤政廉政優秀黨員幹部”、全省“十傑法官”,榮立個人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
於2014年6月19日入選“全國最美基層法官”。
工作感悟
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毫無目標的活著
一、失去的越多,得到的越多
“當了一輩子法官,此生沒有別的奢求,只求活著,再多辦一些案子,多盡一份心……”
記得那是2007年5月,我又得了食道癌,十年里這是第三次因癌症被判“死刑”了。當時的我已經麻木,流淚的只有家人。我知道,她們的壓力比我大。有人說我命途多舛,是個苦命人,第一次得癌症的時候,我也這么想。還有人說,老王為了工作,累壞了身體,失去了健康,不值得。
得與失,這是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有些人為了得而害怕失去,經常生活在後悔、惋惜和貪婪中。其實,失去本身就是一種得到。民間有個盲人點燈的故事。路人問盲人:“你都看不到,為什麼還提個燈籠啊?”盲人答道:“我聽說天一黑,人們就和我一樣,什麼都看不見,於是我點一盞燈,給他們照亮回家的路,也為我自己照亮回家的路。”路人不解:“為你自己?”盲人笑答:“沒錯,因為那樣,他們就不會因為看不到我而撞到我。”
人生中失去本身就是一種得到,因得而失,因失而得。三次癌症讓我家境困難,健康對於我來說雖然是一種失去,但組織和人民民眾給了我無上的榮譽和發自內心的信任。病癒後,我重回工作崗位,得與失,悟得更加深刻。
二、要有體察民眾疾苦之心、感受百姓困難之心和安於清廉之心
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心。
當法官就要有一顆廣闊的心:體察民眾疾苦之心、感受百姓困難之心和安於清廉之心。這是法官立身之本,也是從業之基。只有這樣,百姓才能對你信任、理解和支持。你理解了老百姓,為他們公正辦好事,民眾才會支持你,才有司法公信。
三、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人生目標
生與死本身就有哲理,有生就有死,這是誰也抗拒不了的自然法則。然而活著的過程很重要,人生理想和目標,會讓人短暫的一生經歷豐富、意義重大,會使生命煥發出新的生機。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活著沒有人生目標!
病癒以來,我一共辦理了民、刑事案件184件。有人說,要是把這些案卷放在一起,可以堆成一座小山。聽到這話,我覺得我活著是有價值和意義的。
單位搬到新城區以後,我還是堅持每天走路上下班。從我家到單位,差不多有五公里。在路上的這段時間,我會遇到以前的當事人、好友或素不相識卻知道我是法官的人,他們都笑呵呵地和我打招呼。在他們眼裡,有一份相同的東西——尊重。
沒有幾個人在患三次癌症後還能活著,這是我最大的“得”。過去,人生理想、組織關懷、專心工作和寬闊之心,讓我戰勝了癌症;今天,我重返工作崗位,要把辦好每一起案件、帶好年輕同志、服務好人民民眾作為這個階段的人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