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宿里位於陝西省清澗縣老舍窠鄉。因完整保存著歷史遺留景觀“唐王寨”、“無蚊石”,更有優美的“千年古棗園”、“石人腿”等自然景觀而聞名。
村莊的北側是一座險峻的石山,酸棗樹、椿樹、榆樹和小草倔強地將根系扎進石縫中,把茂密的枝葉擎向藍天;長滿了棗樹的低矮小山,從東、西、南三面合圍出一塊橢圓形的小鵬地,平坦的土地上密密麻麻地擠滿了棗樹。人門都居住在盆地周圍的山坡上,石窯洞、石大門和石院牆組成的三孔一院、五孔一宅的農家小院,錯落有致地在棗林中若隱若現。村莊四周的遠山,被棗林暈染成一片翠綠,只有山脊,才能分出那遠近高低的層次。
盆地內的棗樹大多是一兩人合抱都摟不住的古樹。一位給棗樹鋤草的老人風趣幽默地告訴筆者:“在我們王宿里,除了鍋台和炕上,所有的山山峁峁、溝溝岔岔都是棗樹,我們的祖祖輩輩,也全靠營務這棗樹過光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王宿里
- 外文名稱:Sleep stone King
- 地理位置:陝西省榆林市清澗縣
-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
- 占地面積:10畝
- 開放時間:24小時
- 景點級別:AAAA
- 門票價格:0元
- 著名景點:唐王寨、無蚊石、下馬石
王宿里傳說
陝西省清澗縣老舍窠鄉王宿里
“唐王寨”的故事:相傳在隋朝末年,秦王李世民帶兵從太原出發,跨過汾河,越過呂梁,渡過黃河天塹,一路過關斬將來到這裡。他見此村四山拱衛,中間平展如毯,村中的窯洞、棗林和那冉冉升起的炊煙勾勒出一幅立體的水墨山水畫,遂大為讚嘆。隨後,他便下令在這無定河畔少有的秀美村莊安營紮寨,並夜宿於此。因此就有了“唐王寨”。“山寨地勢險要,三面臨崖,易守難攻,戰亂年代就成了民眾避亂藏身的好去處。
“無蚊石”的故事:李世民就睡在這塊大青石上。因該村水廣流長,林草茂密,大量孳生的蚊子幾乎遮天蔽日。它們可不管你是王侯將相還是平頭百姓,當時就成群結隊地在李世民身旁嗡嗡亂叫、亂叮,攪得他一直無法入睡。情急之下,李世民令部下點燃了一種名為白艾的野草熏蚊子。果然,白艾的青煙剛剛冒起,便把蚊子熏得四處逃命,當夜再也沒有蚊子敢來侵擾秦王。不知為何,今日的王宿里村中也很難見到蚊子,人們都說是當年秦王熏蚊子的功勞,因此人們便把李世民睡過覺的那塊石頭稱“無蚊石”。
”拴馬樁、下馬石、坐朝砵“的事故:相傳明朝末年李自成帶領的起義軍也曾於王宿里宿營駐紮。至今,村里還保存著闖王用過的拴馬樁、下馬石、坐朝砵。一直以來,誰也沒有考證過它們與李自成關係的真偽,村民們卻用這三件物品把李自成的故事真真切切地講述了數百年。
紅棗的事故:相傳是黃龍仙翁留下的仙物,現在王宿里村的千年古棗群依然枝繁葉茂,果實纍纍,其中1號古棗樹堪稱全國棗樹之王。王宿里的紅棗個頭不大,體型方墩,皮薄肉厚,核小味美,掰開拉絲不斷。
與帝王有關的故事,不僅被王宿里人驕傲地代代傳說,也引得清代文人王慶綸詩興大發,吟成了一首膾炙人口的《王宿里》:
谷狹雲深曲徑通,
秋原蕭索夕陽中。
松濤翻翠搖青峰,
棗實凝丹映彩虹。
大石尚留王者跡,
荒村饒有古人風。
國人沙磧寒煙亂,
旋雁飛飛蘆荻叢。
王宿里弔古(24)
作者: 白乃貞岈邃嶂破鴻濛, 上有眠王大石雄。
雲起猶含天子氣, 泉鳴似詠李唐風。
棲雕徑落高原外, 系馬樁留斷穴中。
弔古情深徒悵望, 平疇草色映晴空。
雲起猶含天子氣, 泉鳴似詠李唐風。
棲雕徑落高原外, 系馬樁留斷穴中。
弔古情深徒悵望, 平疇草色映晴空。
以此為背景,2009年,清澗縣改造恢復了王宿里村里相連相接的49孔古窯洞,同時廣泛徵集各種原始傳統生產生活用具、用品以及民間文化、藝術用品等,進行分類分室布展。目前已經建起民俗生產勞動工具系列、民間藝術系列、古風民俗系列、生活用具系列、婚喪嫁娶系列、民間工藝系列、紅棗大觀園系列民俗文化大院6座,共收藏各種傳統生產生活用具及藝術品5000餘件,形成了融歷史景觀、自然景觀和民俗文化為一體的民俗文化旅遊村。
無定河繞村而過,綠樹蔥蘢的群山拱圍出肥沃的盆地,王宿里是個風景如畫的村莊。這裡有千年的棗林、百年的老槐,更有那造型別致的四合院。
由石窯洞、石大門、石圍牆構成一戶人家居所的主體;石碾、石磨、石圈棚、石棗笆,將院落安頓得周周正正;走進窯內,石炕楞、石鍋台、石糧倉、石衣櫃和熠熠生輝的石燈樹,顯示出主人的勤勞樸實和生活豐裕。用石片插成的小路把一院院一戶戶聯結,組成一個龐大的隱現在棗樹林中的石頭村落。村莊的基本構成,就是一座立體的、生動真實的窯洞博物館。
為了將這塊土地上創造出來的文化遺產得到保護、傳承,王宿里人占用三個窯洞院落建起了民俗博物館。
本色的石窯洞,沒有進行現代裝璜,沒有施用新潮的展陳方式,古樸而真實。走進那裡,能給人以從未有的心靈震撼。一把把老钁頭、一架架織布機、一隻只土瓷碗、一盞盞老油燈,講述的是世世代代的王宿里人的生活,他們用智慧和汗水將這塊渾厚的黃土地耕耘成風景如畫、富裕祥和的人間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