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地質工程和岩土工程專業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曾為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講授過工程地質學、土力學、岩土工程勘察和設計、建築力學、混凝土結構以及模糊信息分析與套用等課程。他在授課中,注重學科交叉,注重工程實踐,以大量的工程勘察設計實例貫穿於教學中,深受廣大學生的歡迎,所以在教學評估中獲優秀。
在科研方面,主持國際合作、國家“九五”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兩項),鐵道部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鄭-西、大-西等),省部級重大項目、交通部、國土資源部、中國民航等科研項目及重大契約工程項目70餘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3項,其中8項排序第一。出版專著5部,先後在《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岩土工程學報》、《
工程地質學報》、《
地理科學》和《
地質論評》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多篇被SCI和EI檢索。
善於從實踐中發現問題,進而上升到理論上加以研究解決,提出一系列觀點和方法,再返回到實踐中去檢驗以指導未來。在黃土滑坡方面的研究被譽為“自成體系,有獨到之處”。首次提出了“灌溉誘發黃土滑坡的黃土蠕、滑動液化機理”、“地震誘發黃土滑坡的土體解體、斜拋和粉塵化機理”、 “列車長持時振動引起黃土滑坡的長期累積應變-損傷-破壞滑移機理”以及推導出各類型黃土滑坡的運動特徵方程,並用實例加以驗證,成果獲甘肅省級科技進步獎。他多次深入甘肅、陝西貧困山區進行滑坡應急救災,用自己提出的理論參與滑坡預報,如“彬縣百子溝滑坡的成功預報”等,受到各級政府的表彰,並獲得陝西省1999年度科技進步獎。多次主持或參與滑坡、土石流的工程治理設計,收到良好效果。撰寫出版的《典型高速黃土滑坡群的系統工程地質研究》專著,正是他十多年來理論研究和工程實踐的結晶。正如
中國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
張宗祜先生在本書序中所寫的“本書是我國有關黃土滑坡系統研究的第一部專著,有許多創新之處。它的出版,不僅能對黃土滑坡和滑坡學的發展有所促進,也一定能對黃土滑坡防治的工程實踐有所裨益”。 高速鐵路黃土路基的振陷、液化方面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列車振動引起黃土振陷和液化的臨界標準、機理、影響因素和消除這兩種災害的地基處理措施,直接套用於高速鐵路的設計、施工中,產生較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機場跑道黃土高邊坡穩定性的研究方面,提出地震作用下和飛機升降衝力振動下的黃土高邊坡失穩破壞機理,並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直接套用於機場建設中。積極參與國家及地方工程建設項目的勘察、評價與設計,主持完成的高速鐵(公)路、橋樑、隧道、房屋等地基勘察與基礎設計,多次在工程驗收鑑定會上受到同行專家的好評並被評為優質工程,產生了較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發表論著
善於啟迪新的學術思想,密切關注國際前緣動態。在模糊信息最佳化處理的理論與套用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與黃崇福教授合作出版的《模糊信息分析與套用》、《模糊信息最佳化處理技術及其套用》兩本專著,重印數次,累計達25000餘冊,其成果曾分別獲國家地震局、陝西省、甘肅省科技進步獎。提出的信息分配、信息擴散原理,已被國內外學者廣泛引用,並用它們完成了一系列科研、生產任務。特別是國內外眾多的博士、碩士在其學位論文中加以套用,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獲獎情況
由於在科研、工程及教學方面取得多項成就,1996年被遴選為西北大學首批跨世紀優秀人才,並在同年獲陝西省首屆青年科技獎,且應邀參加中國青年科學家論壇活動,多次出席國際學術討論會,並應邀作為小組主持人。目前,被聘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國家863項目評審專家,鐵道部重大科研項目評審專家,全國優秀博士論文評審專家,教育部重點科研項目及博士點項目評審專家,交通部西部交通科技項目評審專家參與百餘項項目的評審。
重視人才的培養,1999年倡導創辦的勘察技術與工程本科專業,目前已畢業十多屆學生。指導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已有二十多名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