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家方下村
- 位於:萊城7公里
- 耕地面積:245畝
- 人口:490口人
村莊名片,發展歷史,人文自然,
村莊名片
發展歷史
1950年春,時春梅、王登福帶領114戶組成8個生產互助組。1952年春,省文聯主席陶鈍、縣委賈黎、農林局韓科長與時春梅、王登福又將本村12戶農民組成了農業生產合作社,這是當時全縣第一個以土地股和統一經營為特徵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也是泰安地區首次試辦的四個初級社之一,實行土地入股分紅的分配原則。王登福任社主任,王德文、王德營、王德第等人組成社委會。1956年進入高級社,後統一公社化。
王家方下村南臨汶河,村南的大片澇窪地常受洪澇災害。1950年,時春梅率領互助組修復加固汶河河堤2500米,改善了320畝良田的抗旱防澇條件;時春梅還積極宣傳婦女解放,帶領婦女學文化,投身於社會。1958年王登福又帶領民眾攔河造地400畝,沖沙壓田156畝,大大增加了土地面積,為糧食豐產打下了堅實基礎。1951年春播期間,時春梅在全鄉推廣本村的播前浸種法。夏季,帶領全鄉村民選出小麥良種3600斤,被縣人民政府定為“選種模範鄉”。當年全鄉糧食畝產平均增加40公斤。1954年,王登福帶領社員整地改土、修渠、打井,先後打出8眼機井,以灌溉良田。在王登福同志的帶領下,社員開展勞動競賽,糧食畝產達到893斤,社員實際收入比1952年增長3.8倍。王家方下村一度成為萊蕪縣農業發展的典型。時春梅於1951年被評為“全國農業勞動模範”,受到毛主席的接見;王登福1956年先後被評為“山東省農業勞動模範”和“華東區農業模範”。
1961年至1963年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村民生活非常困難,王家方下的經濟沒有大的發展。改革開放後,在黨的正確路線引導下,經濟狀況日漸好轉。1978年,全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村民開始種植蔬菜、承包果園、建造油房。1980年村民人均收入700多元,比1978年增加280元。村民們科學種田,糧食產量猛增,徹底解決了溫飽問題。1978年陶鈍又來到王家方下“探親”,驚見如今的王家方下村已是舊貌換新顏。方下河已架起了寬闊的水泥欄桿大橋,河邊大樹參天,濃蔭蔽日;道路寬闊平坦,路邊野花盛開;河灘變成了年產50萬斤的蘋果園;社員們舊房換新房,家家戶戶通了電話。
王家方下村民風淳樸,村民深明大義。1942年日偽軍在該村設立碉堡,村民積極開展鬥爭。1945年6月11日,村裡的地下武裝配合軍分區部隊、縣武工隊作戰,拔除了日偽軍的嘶馬河據點,沉重打擊了日偽軍殘敵。1946年“大動參”時全村29名青年自願報名參軍;婦女為解放軍做熟食、做軍鞋;村民義務為烈軍屬代耕。
王家方下村的教育事業不斷發展。1945年村里建起第一所學堂,先後聘李德寶、亓寶深任教。村里捨得加大教育投入,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連年被鎮政府定為“教育雙線評估先進單位”的光榮稱號。自恢復高考以來,王家方下先後輸送出大中專學生65人,2002年市高考文科狀元王元鵬便出自該村。
王家方下人的生活變化之大簡直是翻天覆地,一片片紅瓦房拔地而起,街道寬闊整潔,汽車、機車、冰櫃、電話、彩電、VCD進入了尋常百姓家,村民生活美滿。他們將用自己勤勞的雙手,以創新的精神建設富裕殷實的新型村莊。
王家方下村南臨汶河,村南的大片澇窪地常受洪澇災害。1950年,時春梅率領互助組修復加固汶河河堤2500米,改善了320畝良田的抗旱防澇條件;時春梅還積極宣傳婦女解放,帶領婦女學文化,投身於社會。1958年王登福又帶領民眾攔河造地400畝,沖沙壓田156畝,大大增加了土地面積,為糧食豐產打下了堅實基礎。1951年春播期間,時春梅在全鄉推廣本村的播前浸種法。夏季,帶領全鄉村民選出小麥良種3600斤,被縣人民政府定為“選種模範鄉”。當年全鄉糧食畝產平均增加40公斤。1954年,王登福帶領社員整地改土、修渠、打井,先後打出8眼機井,以灌溉良田。在王登福同志的帶領下,社員開展勞動競賽,糧食畝產達到893斤,社員實際收入比1952年增長3.8倍。王家方下村一度成為萊蕪縣農業發展的典型。時春梅於1951年被評為“全國農業勞動模範”,受到毛主席的接見;王登福1956年先後被評為“山東省農業勞動模範”和“華東區農業模範”。
1961年至1963年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村民生活非常困難,王家方下的經濟沒有大的發展。改革開放後,在黨的正確路線引導下,經濟狀況日漸好轉。1978年,全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村民開始種植蔬菜、承包果園、建造油房。1980年村民人均收入700多元,比1978年增加280元。村民們科學種田,糧食產量猛增,徹底解決了溫飽問題。1978年陶鈍又來到王家方下“探親”,驚見如今的王家方下村已是舊貌換新顏。方下河已架起了寬闊的水泥欄桿大橋,河邊大樹參天,濃蔭蔽日;道路寬闊平坦,路邊野花盛開;河灘變成了年產50萬斤的蘋果園;社員們舊房換新房,家家戶戶通了電話。
王家方下村民風淳樸,村民深明大義。1942年日偽軍在該村設立碉堡,村民積極開展鬥爭。1945年6月11日,村裡的地下武裝配合軍分區部隊、縣武工隊作戰,拔除了日偽軍的嘶馬河據點,沉重打擊了日偽軍殘敵。1946年“大動參”時全村29名青年自願報名參軍;婦女為解放軍做熟食、做軍鞋;村民義務為烈軍屬代耕。
王家方下村的教育事業不斷發展。1945年村里建起第一所學堂,先後聘李德寶、亓寶深任教。村里捨得加大教育投入,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連年被鎮政府定為“教育雙線評估先進單位”的光榮稱號。自恢復高考以來,王家方下先後輸送出大中專學生65人,2002年市高考文科狀元王元鵬便出自該村。
王家方下人的生活變化之大簡直是翻天覆地,一片片紅瓦房拔地而起,街道寬闊整潔,汽車、機車、冰櫃、電話、彩電、VCD進入了尋常百姓家,村民生活美滿。他們將用自己勤勞的雙手,以創新的精神建設富裕殷實的新型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