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瀾(清代翰林)

王安瀾(清代翰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安瀾(1857-1908),河南省衛輝府新鄉縣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光緒十六年(1890年),參加光緒庚寅科殿試,登進士二甲35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十八年五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

基本介紹

  • 本名:王安瀾
  • :靜波
  • 所處時代:清代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河南新鄉
  • 出生日期:1857年
  • 逝世日期:1908年
  • 主要成就: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翰林院編修、著名教育家
人物生平
王安瀾 (1857-1908),字靜波,新鄉人。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中進士,選為庶吉士,曾任懷慶府知府。光緒十八年授翰林院編修,書藝精道,擅長書法。甲午戰爭爆發後,曾上奏彈劾北洋大臣李鴻章等喪權辱國的罪行,後棄官返鄉從教興學,被譽為中州一代名儒,河南著名教育家;被公推為省高等學堂(河南大學堂,後改為河南省高等學堂)監督;曾與汲縣李時燦、輝縣史緒任創建經正書舍,誘掖後進,士風丕振。1902年王安瀾主持將著名的覃懷書院更名為覃懷中學堂,成為沁陽一中的前身,歷經百年,是河南省辦學歷史最悠久的中學之一;王安瀾還曾在清光緒二十年和李敏修等人,一起在輝縣太公垂釣的地方,即清乾隆時期所立的“太公釣魚”碑處重立姜太公石像。在八國聯軍入侵之時,他招募兵勇抵禦外寇南侵。1907年,王安瀾等40餘人成立“河南鐵路公所(後改稱洛潼鐵路公司)”,聯合河南商富合力集股,準備藉挽路權,自行籌辦修築洛潼鐵路,斷“夷人”之囂焰,也使豫西山地的煤炭、礦產,秦隴大地的糧棉、林木最終不落人“夷人”的魔爪;1908年的國會請願運動,河南請願書由王安瀾主稿,編修蔣艮領銜,簽名5,000餘人。
因懷才不遇,王安瀾便回歸故里,離開官坊浮沉,專心於教育和扶貧救災,與家鄉士民同甘苦,共患難,至老死而無憾,是河朔三郡(彰德、衛輝、懷慶)二十四縣一著名士紳,婦孺稱頌,有口皆碑。 光緒二十年(1894年),王安瀾先在新鄉楊子和家當家庭教師,教育學生遵德守紀,勤奮學習,實事求是,頗受楊子和稱賞。後又主講懷慶“覃懷書院”和武陟“至用精舍”,結合當時形勢,他提出依法辦舍的主張,有關舍事不能一人說了算,這樣做可以達到“法立而不弊”,“綱正而目無不舉”,從而使“正學昌明”“士風端謹”。在籌辦“經正書舍”的同時,王安瀾還任河南高等學堂監督。 王安瀾一生在教育事業上用心最多的是和光緒進士、衛輝李敏修,光緒拔貢、衛輝王錫彤等六人,在衛輝所創辦的“經正書舍”。王安瀾認為當時書院的弊病是學風不正、學識不足、管理不民主,要求辦書舍仿效“外洋大學堂之法,講求藝術,冀得才智聰明之士,以開風氣”,廣開言路,博學多識,是補救時弊的靈丹妙藥。“經正書舍”建成後,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六月衛輝知府於滄瀾專門寫了《創建經正書舍》碑記,碑文並由王安瀾丹書,碑文未略曰:“主敬以術仁,窮理以集義,本末不遺,精粗兼盡”,為了培育英才,切忌急功近利,如此,“則經正之旨明矣”。 王安瀾除教書,就是扶貧救災,不論在濟源,或是在修武,或是在安陽,凡救災款,都是由王安瀾出後向京廷申請,並由王安瀾親手組織發放,在河朔三郡查清貧困戶的基礎上,共發放救災銀兩萬餘兩,深受百姓稱頌。 王安瀾精於詩文,擅長書法,關心農民革命運動,對官方出版的多達幾十萬字的、由清初鄭廉撰寫的關於河南農民革命運動《豫軍紀略》一書,王安瀾從頭至尾用蠅頭小楷抄寫一遍。該書仍然完好無損地保存在新鄉市圖書館。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2月22日孟縣百姓因不滿清廷壓迫,百姓奮起燒了縣衙,打傷了縣官,當時王安瀾在場婉轉為民講情,說:“民愚不可欺信矣哉。”王安瀾作有《詩說》《漫石集》《覃懷吟草》《口吃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