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融(1917.4.20—1966.8.28)男,江蘇蘇州人,精密機械及儀器學家和儀器儀表工程教育家。中國儀器儀表工程教育和計量測試技術的開拓者,中國精密機械與儀器儀表學科的創建者之一。長期從事精密機械及儀器科學理論與技術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取得了既有理論意義又有實用價值的研究成果,培養了一批儀器儀表工程和計量測試技術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為發展中國儀器儀表學科與技術作出了重大貢獻。
基本介紹
個人履歷,人物生平,職業生涯,技術研究,主要論著,
個人履歷
1917年4月20日出生於江蘇省蘇州市。
1930—1933年就讀於上海大同大學附中
1933—1937年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獲工程科學學士學位。
1937—1940年清華航空研究所庚款補助研究員。
1940—1945年任中央機器廠工程師兼第七分廠廠長。
1945—1947年赴美國考察
1947—1948年赴加拿大麥哲爾大學從事研究工作,並在加拿大帝國機器廠任設計工程師。
1948—1949年上海資源委員會上海機器廠廠長兼總工程師。
1949—1952年任南開大學教授。
1952—1958年任天津大學教授,兼機械工程系副主任、教研室主任。
1958—1959年任天津大學第二機械系副主任兼精密儀器教研室主任。
1959—1966年任天津大學精密儀器工程系主任。
1966年8月逝世於天津。
人物生平
王守融江蘇省吳縣(今蘇州市)東山人, 1917年4月20日出生於書香世家。其祖父為清朝進士,其父王季同自幼好數理,不應科舉,曾就讀上海同文館,畢業後作過幾年教習,研究理化,後去英國留學攻讀機電工程,於1911年回國,其叔父王季緒是中國最早的機械工程專家之一,1912年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曾任國立北洋大學教授、教務長和天津大學教授等職。其兄弟姊妹中不乏為工程宿將、學部委員、婦科專家和大學教授等。
王守融天資聰穎,自幼受家庭薰陶,特別是父輩的影響,酷愛數理化各科學習,且動手能力很強。1927年在上海私立昌進中學附小畢業,1933年在上海大同大學附中理科畢業,同年以優異成績考入中國著名高等學府清華大學,在機械工程系攻讀航空工程,年僅16歲。他勤奮好學、才華出眾,學冠諸生,1937年畢業後留校任教。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後,王守融隨校南遷昆明,1938年任清華航空研究所庚款補助研究員,從事飛機性能與結構方面的研究工作,並發表了四篇有關飛機性能及結構方面頗有價值的學術論文。1940年,在昆明中央機器廠任工程師,併兼任七分廠廠長。1945年,赴美國與加拿大等地考察,後在加拿大麥哲爾大學從事研究工作,並在加拿大帝國機器廠任機械設計工程師。1948年回國後,出任上海資源委員會下屬的上海機器廠廠長兼總工程師。
解放後,1949年8月,應南開大學工學院院長孟廣喆教授之邀,延聘為南開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年僅32歲。王守融在南開大學任職期間,為機械系學生開設並講授了工具機械、工具機設計、汽車工程、金相及熱處理等多門課程,並編寫了講義和教材。同年,應北洋大學機械工程系主任潘承孝教授之邀,赴該校任兼職教授,為機械系學生講授工具機械、金相及熱處理和機工學等課程。
王守融知識淵博,學術造詣精深,特別是在近代機械加工工藝方面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加之備課認真,治學嚴謹,因而在課堂教學中條理清晰、邏輯嚴密、論證科學、分析透徹,深受師生所敬仰。
1952年院系調整時,南開大學工學院併入天津大學,王守融任天津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等職,並負責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精密機械儀器專業和後來的精密儀器工程系。為此,他嘔心瀝血、辛勤工作、貢獻出自己全部的聰明才智。在此期間曾為學生講授“機械製造工藝學”、“儀器製造工藝學”等課程。並編譯、編著出版了《精密儀器製造工藝學》、《儀器製造工藝學》等教科書。
1953年,王守融主持了“不等分半自動刻線機”的研製工作,於1955年研製成功“津儀01型半自動刻線機”。該刻線機的刻線精度達到了國際水平,成為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台計算尺刻線機,後為南京教學儀器廠和上海四達儀器廠所採用,1965年,該項成果獲國家科委重大科技成果獎。
由於王守融教學與科研成果卓著,1956年受聘為二級教授,曾任國家科委儀器學科組成員、中國科學院儀器館(現為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高等工業學校儀器儀表類專業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央教育部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編委。1962年3月,應邀參加了中央在廣州召開的“科技工作會議”,並於1956年、1964年參加了中國科學技術長遠規劃的制定工作。他是第三屆中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民主促進會天津市委員會常委。
職業生涯
中國儀器儀表工程教育和計量測試技術的開拓者
儀器儀表廣泛用於機械製造、冶金、化工、能源、環保以及國防工業等部門,成為觀察、測量、計算、記錄和控制自然現象與生產過程的工具。為了發展國民經濟,必須大力發展科學技術。而發展科學技術,除了需要進行理論上的研討之外,還必須進行一系列的科學實驗,而儀器儀表是科學實驗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中國沒有獨立完整的儀器儀表工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3年開始執行的第一個五年計畫,國家將陸續建成一批大型骨幹工業企業和國防工業,而這些企業中必須配備大量的儀器儀表,為此,國家要在高等學校設立新的專業——儀器儀表類專業,以培養國家急需的儀器製造和計量測試技術方面的專門人才。
1952年,中央教育部委託天津大學籌建“精密機械儀器專業”,此時,王守融擔任了該專業籌備組組長職務。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國高等學校中最先設定的精密機械儀器專業,從而為有計畫的培養能夠獨立進行儀器設計、製造、以及科學研究的高層次工程技術人員奠定了基礎,以滿足國家建設的需要。
在王守融的主持下,制定了精密機械儀器專業的教學計畫,主要課程的教學大綱。1956年根據中央高等教育部的指示,重新進行了修訂,作為中國統一的教學計畫。該教學計畫對課程的門類、學時數、各實踐環節的安排和要求均有明確的規定,成為指導教學的基本檔案,對中國高等學校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在王守融的領導下,籌建了精密機械儀器實驗室。由當時的民主德國、蘇聯和瑞士等國家進口了為數眾多的儀器設備和精密加工工具機,其中某些高精度的儀器設備,在當時國內的一些科研院所亦尚不具備,堪稱一流。該實驗室除滿足了本科生和研究生進行教學和科學研究需用之外,還經常接受國內一些科研院所和廠礦企業的高水平實驗和儀器設備的鑑定任務。
在王守融的主持下,組織教師自編出版了中國第一套精密儀器工程教育方面的教科書和教材。如儀器製造工藝學、儀器零件及機構、儀器製造刀具與工具機、公差及技術測量以及機械製造量儀、精密機械儀器、自動量儀等。在編寫這些教材的過程中,參考了大量國外有關書刊,並注意聯繫中國實際,內容充實、條理清晰、深入淺出,深受師生的歡迎,為眾多工科院校選用,在中國儀器儀表工程人才的培養上,發揮了巨大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中央號召“學習蘇聯”,實行專業教學,聘請蘇聯專家來華短期講學,指導研究生、培養師資。1956年,王守融被選任為國家首批研究生導師,這是新中國專家教授自己培養研究生的開始。參照蘇聯培養研究生制度,他於1957年招收了副博士研究生一名,“文化大革命”前王守融共培養了六名研究生,現在他們大都已成為專家學者、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和高級工程師。
1959年,在王守融主持下,創建了天津大學精密儀器工程系,任系主任。又先後建立了熱工儀表、計時儀器、光學儀器等專業,並試辦了計算機專業和航行儀表等專業。歷經14年不斷地發展壯大,至1966年初,天津大學精密儀器工程系已建成為一個專業門類齊全、教學水平、學術水平在國內堪稱一流的科系,為國家共培養和輸送了2200餘名大學本科生和30餘名研究生。這些畢業生遍布中國各地,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做出了許多貢獻,其中不少人在工礦企業、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擔任著重要職務。
王守融在主持創建天津大學精密儀器工程系的工作中,表現出兢兢業業、一絲不苟、治學嚴謹、身體力行。60年代初,在教師進修提高工作中,他曾親自為中青年教師開設和講授工程數學課程。使全系在學科建設、教學基礎建設,科學研究、師資培訓、研究生培養等諸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與發展,為今後進一步壯大與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技術研究
中國精密機械與儀器儀表學科的創建者之一
40年代初,王守融在昆明中央機器廠任工程師兼任第七分廠廠長時,結合生產需要,從事過精密加工工具機和工具顯微鏡等儀器設備的設計和研製工作。50年代初,在南開大學機械系任教時,在講授金相與熱處理課程時,為了使學生能觀看到金屬的金相組織,曾將生物顯微鏡改裝為金相顯微鏡,以滿足教學要求,受到學生好評。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由於工業生產和高等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計算尺的需用量急劇地增加。當時一些工廠和高等工業學校都在設法製作各種計算尺,諸如從最簡單的照相紙計算尺到正規的刻線計算尺。但是計算尺製造過程中的最關鍵的一道工序——刻線工序卻依然採用手工方式進行。當時雖然也有一些專用的刻線設備,但一般都是用人工手搖絲槓對準刻度盤或對準樣尺上的刻線,一條一條地進行刻劃。這樣不但工人的勞動強度高、生產率低,且刻線精度難於保證。
為了解決計算尺的刻線問題,王守融從1953年開始研究製造一種半自動刻線機,使計算尺製造中刻線工序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由於當時缺乏這方面資料(在資本主義國家尚屬企業機密),因此給研製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工作中發生了不少周折,歷盡艱辛,一直到1955年才製作出第一台樣機。
為了使計算尺能夠實現自動刻線,必須解決下述三個問題:
1)不等分刻線問題:在一般計算尺(Aristo型為例)上共有22條刻線標尺。在每一條標尺上平均有350條間距不等的刻線,最多的有600條;最寬的間距為2.9402mm(在LL03標尺上10-3~1.2×10-3之間)。最大與最小相差8倍。因此,計算尺自動刻線機或半自動刻線機必須有適當的機構,能自動調節每一次刻線行程後的送進量;也就是能在刻線的過程中自動控制這7000條刻線之間的不等間距,並達到一定的精確度。當時,中國已有一些刻線機只能用來刻制等分的標尺,如米尺、比例尺和游標尺,但因不能刻不等分的標尺,無法用來製造計算尺。
2)多種長短線變化循環的問題:在計算尺的各條標尺上,刻線長度的變化循環共有三種(A型、B型、C型),在各條標尺上,這三種循環的交替情形又有著不同的變化,例如在LL3標尺上要交替11次(B-C-A-C-A-B-A-C-A-C-A)之多。因此,計算尺自動刻線機必須有適當的機構能自動調節每一條刻線的長度,以符合上述各種循環的交替情況。
3)滿足刻線的精度要求;根據演算尺寸鏈,由於各條標尺的刻線誤差的大小和正負對於每一次演算過程來說完全是偶然性的;而一般計算尺的演算精度是要求準確到第三位數字,也就是演算結果的最大總誤差相當於所得值的0.5×10-5;同時各條標尺的最大刻線誤差應相等。通過分析計算,確定計算尺自動刻線機或半自動刻線機的刻線總誤差不超過±0.024mm。
根據上述各項要求,王守融親自構思設計方案,並參加繪製總裝圖的工作,在青年教師和技術工人的協助下,經過二年的艱辛努力,終於在1955年研製成功津儀01型計算尺半自動刻線機。該機控制刻線間距的機構是全自動的,控制刻線長度是半自動的。經過實際檢測,該刻線機的刻線精度完全符合設計要求,達到了當時的國際水平。這部刻線機可以每分鐘同時在10支計算尺的毛坯上刻26~42條線;每8小時平均可刻20~30支計算尺。
王守融主持研製的半自動刻線機,是中國第一台自行設計、製造的計算尺刻線機,刻機解決了自動不等分刻線的問題。1956年2月,根據中央高等教育部的指示,將全部設計圖樣資料轉給南京教學儀器廠組織批量生產。該項科研成果於1965年被國家科委授予重大科技成果獎。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開了關於知識分子問題會議,中共中央書記、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在會上作了“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接著在中國二屆政協二次會議上,周恩來總理代表黨中央發出“向科學進軍”的號召。同年,為了開展中國儀器儀表的科學研究與產品開發,經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機械工業部與天津大學共同商定,在天津大學創辦成立天津儀表研究室,這是中國在高等學校設立儀器儀表科學研究機構的首例。經領導批准,任命王守融擔任研究室主任。該研究室除有第一機械工業部派來的技術人員外,並吸引了眾多的專家教授如蔡其恕、馬師亮、陳蔭谷、昝寶澄、劉豹、吳又芝、苑文炳、吳繼宗等來室工作。研究室的研究課題,大部分是結合當時國民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國防建設急需產品、軍工項目等。為推動中國儀器儀表事業的發展、科學研究以及國防建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在50年代,王守融就已成為中國的知名的專家教授,曾先後被聘任為國家科委儀器學科組成員,中國科學院儀器館(今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1956、1964年,兩次參加了中國科學技術長遠規劃的制定工作。正當王守融為國家的科學教育事業和學科建設工作進一步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辛勤工作之際,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遭到殘酷迫害,身心受到極大的摧殘,1966年8月28日被迫含冤離別人世,年僅49歲。
主要論著
1王守融.吳繼宗,孫家鼒譯.精密儀器製造工藝學.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56。
2王守融.多環尺寸鏈的分選裝配法.天津大學學報,1956(2):25-32。
3王守融、孫家鼒.津儀01型計算尺半自動刻線機、天津大學學報,1956(3):14-24。
4王守融主編.儀器製造工藝學.北京:中國工業出版社,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