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2012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是2012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
  • 作者:左東嶺
  •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12年4月1日
  • ISBN:978710010465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採取文、史、哲打通的研究方式,具體考察陽明心學在歷史的實際運行過程中對士人心態的影響方式與影響結果。其主要研究途徑為,探討陽明心學產生的歷史前提與發生契機,指出陽明心學的實質特徵與對陽明本人人生存在的意義,梳理出陽明心學在中晚明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對士人精神生態所造成的實際影響。其主旨在於,揭示陽明心學為了解決明代士人的生存困境,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學主張,它由內在的個體自適與萬物一體的社會關懷兩方面的內涵構成,目的是要解決自我生命的安頓與挽救時代的危機,而在歷史的實際運行中,它卻逐漸地向著個體的自適而傾斜,從而變成一種士人自我解脫的學說。
  《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所要取得的效果是,力爭將明代的歷史、哲學、文學諸文化要素融會貫通起來,使陽明心學與士人心態的研究變成一種立體系統的研究。其意義在於,不僅弄清陽明心學與士人心態之間的實質聯繫與真實面貌,並為明代的歷史、哲學與文學研究提供一種合適的詮釋角度。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明前期的歷史境遇與士人人格心態的流變
第一節 道與勢之糾纏――明代士人境遇的尷尬
一、方孝孺之死――明代士人悲劇與尷尬命運的序曲
二、成祖朱棣的政治策略與永樂士人的無奈
三、仁、宣士風與台閣體
四、于謙之死――士人的尷尬與絕望
第二節 理學、八股與明代前期士風
一、八股科舉制度的選擇與理學意識形態的確立
二、科舉與聖學:手段與目的的顛倒
三、理學流行中的士人人格與心態
第三節 白沙心學與明代士人人格心態的變異
一、江門心學的內轉及其時代印痕
二、內在超越與江門心學的價值取向
三、受用與責任一陳獻章的複雜矛盾心態
第二章 王陽明的心學品格與弘治、正德士人心態
第一節 弘治、正德的士人心態與陽明心學發生的心理動機
一、弘治、正德二朝的士人境遇及其心態流變
二、“龍場悟道”的心理動機與王學產生的意義
第二節 良知說所體現的陽明心學境界
一、致良知與四句教之關係與陽明之學術風格
二、“無善無惡”與“致良知”所體現的人生境界
三、“致良知”說產生的時代原因及其王陽明的人生實踐
第三節 王陽明的求樂自適意識及其審美情趣
一、求樂與自得
二、王陽明的審美情趣
三、王陽明的歸隱意識與明代士人生存空間的拓展
第三章 嘉靖士人心態與王學之流變
第一節 嘉靖朝政治與士風演變以及王學之遭遇
一、“大禮議”對嘉靖士風之影響與王學所扮演之角色
二、世宗獨裁與陽明心學之際遇
三、嘉靖晚期士風與王學的擴張變異
第二節 王艮――儒家狂者的典型
一、“思出其位”的進取意識
二、守道尊身的人格設計及其對時代的回應
三、狂俠精神與泰州傳統
第三節 羅洪先――歸寂與自保的代表
一、“歸寂”的原因及其所蘊含的人生追求
二、“徹悟仁體”與羅洪先的晚年心態
第四節 王畿――三教合一與士人心態的新變化
一、心學的內部學術對話與王畿的良知觀
二、王畿心學理論所體現的人生價值取向
三、王畿的人生實踐與人格心態
第五節 唐順之――從氣節到中行的心學路徑
一、陽明心學與唐順之的學術思想
二、唐順之的心學思想與文學思想
三、陽明心學與唐順之的晚年心態
第四章 陽明心學與晚明士人心態
第一節 風雲變幻的晚明政局與陽明心學的歷史命運
一、張居正與陽明心學
二、晚明政局與陽明心學的歷史走向
第二節 李贄――陽明心學轉折的標誌
一、李贄的心學因緣與其人格心態之特徵
二、自適與真誠――李贄對心學理論的改造與超越
三、從本色論到童心說――明代性靈文學思想的演變(一)
第三節 陽明心學與晚明言情思潮
一、湯顯祖的心學淵源與其言情說的內涵
二、心學影響與佛學因緣――湯顯祖人格心態演變軌跡描述
三、馮夢龍的人格特徵與其情教說
第四節 陽明心學與追求性靈的士人心態
一、公安派的心學淵源與求樂自適的人生價值取向及其人格心態
二、從良知到性靈――明代性靈文學思想的演變(二)
三、從公安到競陵――晚明士人由開放到封閉的心態轉換
主要參考引用書目
後記
再版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