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軍,男,漢族,1963年2月出生,200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居巢區駐滬黨委副書記。1988年作為一名退伍軍人赴上海務工至今,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業績,雙向帶動能力突出,同時也帶出了過硬的隊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孝軍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63年2月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一、進駐洋山深水港的先行者
退伍後,他當過村幹部、鄉團乾。面對多兄弟而困難的大家庭,他憑著那種在部隊磨練出的韌勁,於1986年5月毅然闖入商海。他開始了自己的原始積累,從在東北做泥瓦工輾轉到上海做碼頭水工,一點一滴地積累著財富和經驗。
從1989年到2000年,他不斷發展起來,並成立了申巢力源開發有限公司,隸屬上海港務工程公司。作為上海港務工程公司下屬單位,他沒有辜負領導對他的期望。1995年,由李嘉誠投資50億建設的軍工碼頭,其改建工程基本是由他完成的;同時,他還參與了石洞口碼頭工程建設;1997年,他的工程隊轉入浦東外高橋鎮二期工程。
2006年,他所在的水工碼頭黨支部被評為全國優秀基層黨組織,同時,參建項目被評為上海市精品項目部。2007年6月9日,王孝軍承建的工程通過國家交通部重大工程綜合文明質量檢查。這是洋山島唯一的一家,也是上海市僅有的三家之一。申巢力源開發有限公司也先後獲得上海市建築業最高獎“白玉蘭獎”和國家建設部特設的“魯班獎”。
二、黨的陽光,溫暖著大伙兒的心
“一個不關心民眾生活的幹部不是好乾部,一個不能服務於黨員和職工的黨支部書記更不是好書記!”王孝軍經常這樣想。
2007年9月初,他為首批30名職工購買了意外傷害險和醫療保險。他關心職工就像關心自己的家人。一位職工向我們介紹說,2007年9月下旬,上海第13號颱風側身而過,但他絲毫不馬虎。為了避開颱風,他將幾百號職工從洋山島安置到東海對面這邊一個賓館的37個標準間,吃住全部由他免費提供,等了3天,颱風過後才將隊伍撤回洋山工地。為了職工的安全,這些年來,他無數次重複地做著......
洋山海港,遠離市區,文化相對貧乏,駐紮著數萬民工。這些年,島上其它工程公司,諸如喝酒打架、賭博偷竊的事時有發生,但王孝軍的公司300多號人,靠黨支部每個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和他對職工的無微不至的關懷,將隱患消滅於萌芽之中。
那還是2002年剛上島的頭一年,工程正緊張施工期間,正值春節來臨。中國有句俗話: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但工程不能停下來,人就不能回家。如果勉強留人,人心渙散,反而影響工程質量。怎么辦?只有以心換心。王孝軍親自回老家殺豬宰羊,先給在島上做事的職工家庭一家家送去十斤八斤肉過年,然後再到島上成袋成袋帶回糖果瓜子和各種年貨。大年三十晚和整個正月,職工的一伙食比一般家庭還豐盛的多。他還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如下象棋比賽、撲克比賽、拔河比賽,給優勝者發獎品、發紅包……整個洋山建設工程平添了幾多喜慶的氣氛。就這樣,公司逐步形成制度,只要逢年過節,根據工程需要和職工意願,分批分期回家探親。實在不能走的,就在島上過年。天長日久,廣大職工都理解了王孝軍的一番苦心——洋山港建設是國家的宏圖大略,我們絲毫不能掉以輕心啊!
王孝軍建議黨支部又先後成立了工會、俱樂部等組織。只要誰家有困難,工會就會主動送去錢物。公司還規定,只要誰家孩子考上大學,公司都組織按類別送去2000—3000元獎金。每年9月份,是職工孩子們開學的日子,公司視每個職工的要求情況,都會提前預支職工工資。在王孝軍的隊伍里,老鄉占85%,有60餘人已追隨他20年了。
三、大膽創新,創造性開展活動
2008年7月1日,居巢區駐滬黨委終於掛牌成立,王孝軍擔任黨委副書記。首先開展“黨員找組織、組織找黨員”活動。通過媒體公布聯繫電話,各支部摸查,發動務工人員宣傳查找、發放《致居巢籍流動黨員的一封信》等方式廣泛聯繫黨員,為236名務工人員建立了流動黨員檔案,管理範圍基本囊括了所有在滬流動黨員。其次,健全工作制度,規範運行機制。一方面建立健全流動黨員學習培訓、跟蹤管理、發展黨員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確保各項工作有章可循。另一方面根據流動黨員住地分散、流動性大的特點,採取“個性化”措施。在規範組織生活方面,實行“五個一”,即要求每個黨支部每月至少聯繫一次黨員、每季度至少組織一次黨員學習、每季度召開一次支部委員會、每半年召開一次民主生活會、每個季度支部書記必須向黨委匯報一次黨員管理工作。駐江南造船廠56名黨員中有29人通過業餘學習,取得了電焊工、港口裝卸等技能證書。2008年駐滬黨委共收到入黨申請書96份,發展黨員2人。第三,管理與服務統一,維護黨員利益。為把駐滬黨委建設成為流動黨員在上海的“家”,駐滬黨委提出了“管理即服務”的工作理念,強化服務意識,豐富服務方式,拓展服務領域,從務工人員最關心的發展、就業、維權、計生等方面做起,讓他們充分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主動與當地勞動、計生等部門聯繫,在招工信息、勞務糾紛、計生服務等方面為務工人員提供幫助;建立困難黨員民眾救助制度,紮實開展困難黨員救助服務。2008年,駐滬黨組織共幫助追討拖欠農民工工資22萬元;面對金融危機,駐滬黨委積極應對,召開了所屬16個支部書記會議,積極幫助失業的外出人員,共為62人(其中黨員8人)重新找到了工作,極大增強了黨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樹立了黨組織在務工民眾中的威信。第四,引導黨員保持先進性,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以活動為載體,積極引導流動黨員參加各類活動,增強他們的榮譽感、自豪感,讓他們在“完善自我、回報家鄉、奉獻社會”中體現先進性、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組織開展以“比學習、比工作、比貢獻,樹立流動黨員新形象、樹立居巢人新形象”為主要內容的“三比兩樹”活動,以帶頭支持家鄉新農村建設、帶頭回鄉辦企業為內容的“雙帶”活動和“爭當居巢形象宣傳員、民眾致富的信息員、招商引資聯絡員”的“爭當三員”活動,積極發揮駐外黨組織和流動黨員的橋樑和紐帶作用。
在他的帶動下, 2008年駐滬黨委及流動黨員共為家鄉提供招商信息120條,簽約項目2個,實際引資3000萬元,為家鄉修公路、建學校等公益事業捐款22萬元,資助失學兒童24人,結對幫扶困難民眾68戶。同年底,區委號召在全區建立關愛睏難黨員幫扶基金,駐滬黨委積極回響,黨委班子成員及各支部書記帶頭捐款5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