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禎放鷳圖

王士禎放鷳圖

《王士禎放鷳圖卷》,國畫精品,清朝著名畫家禹之鼎的代表作品,該畫卷肖像刻畫的逼真生動,畫法融墨骨法與江南法為一體,表現出禹之鼎繪畫藝術成熟期的典型風格,代表了禹氏中晚年肖像畫的藝術水平。畫幅紙本,設色。縱26.1厘米,橫110.7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士禎放鷳圖卷
  • 年代:清代
  • 作者:禹之鼎
  • 收藏: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基本信息,創作背景,畫作賞析,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名稱】《王士禎放鷳圖卷》
【年代】清代
【作者】禹之鼎
【簡介】紙本,設色。縱26.1厘米,橫110.7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創作背景

禹之鼎創作的肖像畫數量甚多,且多為當代名人。如康熙二十三年返京不久,即為曹寅畫《棟亭圖》,曹寅即曹雪芹先人,官兩淮監政,為康熙寵臣;二十四年為陳廷敬畫《燕居課兒圖》,陳廷敬官大學士,工詩文,與王士禎、汪琬並稱當世;二十七年為朱昆田畫胡波吹笛圖像》卷,朱昆田即朱彝尊之子,工詩文書法;二十八年為朱彝尊畫《小長蘆釣魚師圖》,朱彝尊為著名學者,詩與王士禎稱南北兩大宗,官檢討,入直南書房;同年為高士奇畫《江村南歸圖》卷,高士奇為著名鑑藏家,工書善畫,供奉內廷,官至禮部侍郎。這些名人肖像均刻畫精細,形神畢肖。
以畫供奉暢春園。擅山水、人物、花鳥、走獸,尤精肖像。初師藍瑛,後取法宋元諸家,轉益各師,精於臨摹,功底紮實。肖像畫名重一時,有白描、設色兩種面貌,皆能曲盡其妙。形象逼真,生動傳神。有《騎牛南還圖》、《放鷳圖》、《王原祁藝菊圖》等傳世。

畫作賞析

畫面右上角禹之鼎隸書題:“放鷳圖”。左上角錄王士禛詩一首,並題:“庚辰長夏雨後,大司寇王公順久寓京師,檢詩為題,命繪放鷳圖,仿佛六如居士筆意,漫擬請政,恐神氣閒暢,用筆高雅不及焉。禹之鼎。”“庚辰”為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禹氏時年54歲。前後隔水有王氏門生王原、史夔題2則。
此幅作品是禹之鼎晚年人物肖像畫的精品之作,表現的是清代著名文人王士禛因久客京師思念故里而放鷳出籠的故事情節。圖繪王士禛坐於庭前椅榻之上,手執書卷作沉思狀,面前一小童正將籠門打開放出白鷳。畫面上雲氣繚繞,遠山迷濛,山下屋宇隱現於雲氣之間,一派空闊清幽之景,恰如其分地表現出身居高位的主人公思念故里、欲脫卻樊籠的內心情感。情景交融,將王氏詩中的內容和詩中所含的內在意韻通過 繪畫 充分地表現出來,詩情畫意,極富感染力。
此圖之肖像刻畫的逼真生動,與存世王士禛其它肖像相較幾無二致,但神情磊落、氣度灑脫的氣韻則有它圖所不能到者。畫法融墨骨法與江南法為一體,表現出禹之鼎繪畫 藝術 成熟期的典型風格,代表了禹氏中晚年肖像畫的藝術水平。

作者簡介

禹之鼎(1647-1716),清代康熙年間著名畫家,字尚吉,一字尚基,一作尚稽,號慎齋。廣陵(江蘇興化)人,後寄籍江都。擅長人物,尤以肖像著稱。康熙二十年(1681)官鴻臚寺序班,以畫供奉入直暢春園。幼師藍瑛,出入宋、元諸家。其寫真多白描,秀媚古雅,為當代第一。一時名人小像多出其手。嘗為王翬作騎牛南還圖,又有王會圖一卷,稱傑作。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六十三,畫有仿馬和之西郊尋梅圖。入京供奉內廷後,譽滿京師,“一時名人小像皆出其手”(清·秦祖永《桐陰論畫》)。然而,關於他的生平,畫史記載卻極簡略,可能基於他是宮廷畫家而非文人士大夫之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