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吾

原名王報德,又名王安國。安徽淮南人。高等國小畢業後,考入省立蕪湖第二甲種農學學校。參加學生愛國運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培吾
  • 別名:王安國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安徽省壽縣(今屬長豐縣)
  • 出生日期:1906年 
  • 逝世日期: 1931年
  • 職業:革命者
  • 畢業院校:安徽蕪湖省立第二甲種農業學校
  • 信仰:共產黨
人物生平,1925年春,1926年夏,1929年冬,1930年春,1931年,人物事跡,革命歷程,

人物生平

1925年春

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夏參加五卅運動。

1926年夏

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秋中共蕪湖地委成立,被選為委員。不久任中共蕪湖地委代理書記。參與領導蕪湖地區的革命鬥爭,發展黨團組織。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後,被派赴蘇聯入莫斯科大學學習。1928年6、7月間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兼任大會記錄員,被選為大會宣傳委員會委員。

1929年冬

回國,曾回鄉進行農村經濟調查。

1930年春

被派往鄂豫皖邊參加武裝鬥爭。4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正式成立,他任由皖西紅三十二師改編的第二師政治委員。同師長率全師參加了攻占霍山、英山等地的戰鬥,曾指揮部隊在英山獅子坳殲敵軍一部。同年10月被選為中共紅一軍前敵委員。後紅一軍第二、第三師合編為第二師,仍任師政治委員。此後率部參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第一次反“圍剿”作戰。指揮第四團,六團在麻埠香火嶺斃俘敵軍3000餘人。

1931年

1931年2月,鄂豫皖革命軍事委員會正式成立,任政治部主任。領導鄂豫皖紅四軍和地方紅軍加強政治工作建設。編寫《紅軍須知》等政治教材,開展戰場宣傳鼓動,健全黨團組織,嚴格民眾紀律,提高了部隊戰鬥力。5月後張國燾實行錯誤方針,他同曾中生等幾次被公開批評,受到排斥打擊。同年9月底在光山白雀園被逮捕。11月中旬被錯殺。1945年中共七大時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人物事跡

1930年10月中旬,紅一軍在光山召開全軍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改選紅一軍前委。王培吾除繼續留任二師政委外,又被選為紅一軍前委委員。
同年11月上旬,紅一軍按中共中央指示進軍武漢,準備向長江岸邊發展。11月24日,敵十三師補充團一個營侵入謝店。紅一軍乘其立足未穩,進行突襲,獲得全勝。30日夜,紅一軍冒雨南下奔襲新州敵地方民團。時敵第二混成旅正從黃安、寧埠南撤,剛剛到新州宿營。王培吾等率二師乘其不備,發起突襲,使該旅死傷慘重。12月,紅一軍東移但店休整,傳達中共六屆三中全會決議,改變向長江南岸發展的計畫,決定回師皖西,恢復皖西根據地。在王培吾等同志的領導下,紅二師回師東征,鬥志高昂。自12月14日起,先後在金家寨、鵝毛嶺、麻埠、獨山、葉家集和蘇家埠等地連戰連捷,殲滅大量反動武裝。後來,紅二師又受命集中兩河口地區,進占葉家集,開闢新區,鞏固和擴大了革命根據地。
國民黨安徽省主席陳調元,見皖西重鎮紛紛告急,忙令其第四十六師及警備二旅全力防守六霍,伺機向紅軍反撲。敵鄂豫皖三省邊區綏靖督辦李鳴鐘亦令其第三十師一個旅由商城侵占金家寨,企圖組織新的合圍。
12月29日,敵第四十六師三路向麻埠侵犯,紅一軍根據敵情變化,將主力集中於麻埠地區,準備相機消滅進犯敵之一路,粉碎敵之合圍。
12月30日,紅一軍以第一師之第一、三兩團與紅二師第四團迎擊中路之敵於東鮮花嶺。經過四個小時激戰,殲敵先頭部隊一部,後續之敵另一部潰退鮮花嶺東之間興寺,亦被紅一、二兩團圍殲。此時,右路之敵也進到鮮花嶺,軍部立即調紅二師第四團迎擊。王培五接受任務後,立即帶領紅四團指戰員向左路猛撲。突然,流彈擦過他的前額,頓時鮮血直流。通訊員嚇出一身冷汗,王培吾卻風趣地說:“嗯!這是打氣的!”包紮停當,他又揮槍衝上去指揮。在紅軍指戰員英勇反擊下,敵潰不成軍。敵團長指揮不靈,企圖逃跑,王培吾手起槍響,打斷了他一條腿,當場活捉。王培吾帶領紅四團指戰員乘勝追擊,在石婆店與六團前後夾攻,猛擊右路之敵。
鮮花嶺戰役,斃敵團長以下3000餘人,繳長短槍1700餘支,迫擊炮數門,電台一部,取得了巨大勝利。
1931年1月中旬,紅一軍與紅十五軍在河南長竹園會合,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原紅一軍二師與十五軍第三團合編為第十一師。2月初,中共鄂豫皖臨時特委召開擴大會議,正式組成中央鄂豫皖特委和軍事委員會,曾中生任特委書記兼軍委主席。軍委下設參謀部、政治部、總醫院等,王培吾任政治部主任。
王培吾擔任鄂豫皖軍委政治部主任的時間雖不長,而且是處在戰鬥頻繁,物資貧乏、環境艱苦的條件下,但他仍以驚人的毅力,努力工作,廣集民眾的智慧,做出了出色的成績。在宣傳教育方面,他編髮《紅軍須知》作為政治教材,建立連隊上政治課和早晚點名講話制度,軍師兩級出版報刊,連隊出牆報,還建立列寧室,開展文娛活動。在培養幹部方面,除創辦軍政幹校外,各級政工幹部都配備副職,特別注意從實際工作中提高和選拔幹部。在對敵工作方面,創造了許多新穎的宣傳方式。注意軍民關係,規定連隊與駐地民眾舉行聯歡會;進行紀律檢查;幫助民眾生產勞動,嚴格執行借物還物,損壞賠償等制度,當時商城民眾流傳這樣一首歌謠:“白匪來了雞鴨狗光,紅軍來了把水擔滿缸;白匪來了糧草都搶光,紅軍來了收割糧進倉。”在黨團建設方面,除了團以上單位建立和健全黨委和共青團團委外,連隊都建立黨支部,培養和發展黨員。據當時十師、十一師統計,兩師黨團員共2437人,由於這些黨團員都是部隊的骨幹,極大地提高了部隊的戰鬥力。
1931年11月中旬,在“肅反”運動中,王培吾被錯誤殺害,時年25歲。
王培吾生前蒙受不白之冤,在1945年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得到平反昭雪,恢復了名譽,恢復了黨籍,並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革命歷程

1931年,時任鄂豫皖軍委政治部主任的王培吾,為了保護廣大的黨員幹部,和推行極“左”路線的張國燾開展堅決的鬥爭,被冠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當時他年僅25歲。
王培吾,學名王報德,又名王安國,1906年出生於安徽省壽縣一個世代務農的貧寒家庭,自小就在家餵豬、放牛。其父在他12歲時,不惜舉債送他入國小讀書。為了不辜負父親的苦心,他勤奮讀書,品學兼優,國小畢業時被學校推薦參加縣中考試,因受到成績平庸的富家子弟排擠,結果未被錄取。1924年夏,王培吾來到蕪湖,考入省立第二甲種農業學校。
1924年下半年,蕪湖教會學校育才中學進步學生髮動反奴化教育鬥爭,得到蕪湖各校學生大力聲援。王培吾以極大的熱情參與了這次鬥爭,接受了革命洪流的第一次洗禮,並從此走出書齋,將目光投向國家的命運與前途,認真探求科學理論,積極參加蕪湖的革命運動,開始探索改造社會的道路。
王培吾在革命實踐中迅速成長,並以奮勇爭先的鬥爭精神、豐富的理論功底、敏捷的思維能力和出眾的領導才能逐步成為蕪湖革命運動的領導人之一。1925年,他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底擔任蕪湖團地委學生運動委員會書記;1926年初,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4月擔任蕪湖第一個黨組織──中共蕪湖特支委員,同年底接任特支書記,成為中共蕪湖黨組織的主要領導人。在他的領導下,蕪湖黨、團組織得到很大發展,革命運動如火如荼。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發生後,黨中央為保存骨幹力量,決定派他到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
1929年冬,王培吾學成回國,不久受中央派遣到鄂豫皖邊區參加武裝鬥爭。1930年,他參加了立夏節起義,並創建了紅三十二師;同年10月,他被推選為紅一軍前委委員;1931年2月,中共鄂豫皖特委、鄂豫皖軍委成立,王培吾擔任鄂豫皖軍委政治部主任,成為鄂豫皖蘇區紅軍的重要領導人之一。同年11月中旬遇害,年僅25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