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拎著一個公文包,戴著大眼鏡,話語不多,看上去像一位閱歷不深的“陽光男孩”。這是4月末記者在上海市
徐匯區肇嘉浜路的
均瑤國際廣場32樓見到王均金時的第一印象。
陽光暖暖地照在均瑤國際廣場32樓的平台上,王均金隨意擺了個姿勢,讓記者拍照。均瑤國際廣場是
均瑤集團投資7億元盤活的一個“
爛尾樓”,是
5A級寫字樓,每年的租金超過7000萬元。“徐匯區是上海著名商業區,站在我們這個樓頂往下看,大上海的繁華盡收眼底。”王均金說,“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王均金每周的工作時間在40-50小時之間,他認為理想的工作時間是35小時。他說喜歡玩,喜歡打高爾夫球和唱卡拉OK。這一切很難將他與均瑤集團的董事長聯繫起來。但他出任均瑤集團董事長後,在企業中確立了建設“百年老店”的經營戰略。可以說,王均金成功接住了他哥哥
王均瑤走後留下的盤子。
王均金工作之餘經常與家族的下一代交流。“我要培養好我們家族的每一個小孩,讓他們明白事理,具備自控能力,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王均金是
上海世界外國語國小董事長和
上海世界外國語中學董事長。他說:“這兩所學校是投資6000萬元收購的,我們給學校提出的要求是,一定要做成百年名校。”
問到王均金的身價時,他有點狡黠地笑了笑:“我的身價,也就是十幾萬元。因為每年自己也就花十幾萬元,這個就應該是我的身價吧。”
臨危受命
臨危受命演繹造富神話完成平穩過渡
2004年11月,均瑤集團董事長
王均瑤病故。王均金走到台前,接任集團董事長職務。
對於為什麼是王均金“接棒”,而不是三弟
王均豪,王均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表示:“因為我比他年長,比他早在社會上闖蕩幾年。”記者在均瑤集團總部並沒有見到王均豪,但他的一張照片卻讓記者印象深刻:梳著一個時髦的“莫希幹頭”,看上去非常 “酷”。均瑤集團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這兄弟倆各有特色,相對來講,王均金更沉穩一些。
王均金回憶,其實是在2004年下半年開始,集團的許多事情已經是自己在處理了,家族已經提前做了一些準備。大哥剛剛去世,集團就啟動了危機處理程式,在王均瑤去世的第10天,均瑤集團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對外通報了相關事宜。
雖然已經做好了準備,但王均瑤的去世還是讓他迷茫過。王均金說:“有老大在的時候,許多事情輕鬆很多。”他表示,企業發展到這樣的規模,方方面面牽涉的事情很多,好在始終沒有亂。同時均瑤集團的基礎非常好,抗風性強,這也使得王均金對做好集團的事情充滿信心。
王均瑤去世的時候,正是均瑤集團與
無錫商業大廈集團有限公司的談判進入關鍵時期。王均金很快向無錫商業大廈集團有限公司發出繼續履行要約的函。均瑤集團最終以超過2億元現金買下了無錫商業大廈集團有限公司90%的股權。收購無錫商業大廈的主要原因是商業大廈屬於現金流型的企業,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有一定的增長幅度,抗風險能力比較強。此次收購為均瑤集團進軍零售商業領域打好了根基。無錫商業大廈集團控股上市公司———無錫商業大廈股份公司,此舉也為均瑤集團進軍資本市場打開了通路。
王均金透露,均瑤集團已經對無錫商業大廈集團有限公司做好了戰略規劃,目標是要打造成一個“有一定的增長幅度,具備一定的抗風險能力,有一定價值”的公司,但沒有透露具體細節。王均金表示,自己是大股東代表,如果說得多了,有可能影響上市公司的股價。
在收購了無錫商業大廈之後,均瑤集團又投資6億元興建
宜昌均瑤國際廣場,這兩大項目構成了均瑤集團的商業零售板塊的主體。
選準現代服務業
完成了集團的平穩過渡之後,王均金一直在考慮這樣一個問題:均瑤集團經營的方向包括乳業、房地產、航空、賓館等,有些雜,需要認真地清理一下,最理想的狀態是選好一兩個方向,精力不要那么分散。在進行企業戰略梳理的過程中,均瑤集團確定了企業發展的方向———現代服務業。
均瑤集團的現代服務業包含兩大主業,分別為航空運輸業和行銷服務業。而行銷服務業的三大板塊又包括零售業、食品飲料和文化產業。在這兩大主業中,只有包機運輸和均瑤牛奶是均瑤集團的傳統強項,其餘的那幾項幾乎都是
從零開始。
為何選擇了現代服務業作為均瑤集團的戰略方向?王均金介紹,之所以選擇了現代服務業,因為現代服務業中相關產業的共同點是具有強大的現金流,他信奉“現金為王”的理念。只有具備了強大的現金流,才能在國家的巨觀調控中進退自如。要想實現現金流的能力強,就必須實現企業輕資產。他說:“我手裡有錢,就不會跑到銀行去貸款,國家調整利率政策,對於我們企業沒有任何影響。”
王均金舉例說,如果自己擁有相當數量的工廠,固定資產是不少,但價值能有多高呢?相反,如果借用別人的工廠來生產自己的產品,自己只是制定一個標準,這樣的風險更低。
均瑤集團在湖北宜昌的乳業加工生產基地已經嘗試著“輕資產”運作了。王均金坦言,靠自己建工廠一是占用了太多的資金,其次是速度太慢了,隨著均瑤品牌的通路進一步完善,集團發展產業奉行不講規模、講盈利的原則,講利潤,轉變資產價值,堅決不背包袱。
進軍文化產業
在見到王均金之前,記者怎么也沒有想到均瑤集團和北京2008年奧運會有什麼關係。因此,在上海市徐匯區均瑤國際廣場的均瑤集團總部門口,五個醒目的大福娃讓記者吃了一驚。王均金很自豪地說:“我們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特許經營商和零售商,這些都是我們自己的產品。”
為北京奧運會生產福娃,這屬於均瑤集團的文化產業。王均金表示,之所以選擇文化產業,很關鍵的一點是這個產業的投入不大,但獲利可觀,而且公司不用背什麼包袱,發展越深入,產品的價值就越高。均瑤文化作為均瑤集團旗下品牌行銷領域的專業公司,擁有兩個專業研發團隊,主要著力於品牌授權特許經營模式。
2005年,均瑤集團獲得北京奧組委授權,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特許經營商和零售商。 2006年3月和9月,均瑤文化分別獲得
第三屆全國體育大會、世界田徑黃金聯賽以及北京2008殘奧會官方授權,成為這幾項大型賽事產品的授權生產商。 2006年底,均瑤文化獲得了F1官方授權產品
大中華地區獨家供貨商和獨家銷售代理商的權利。公司已經盯上了下一屆奧運會的商機,對下屆世界盃也很有興趣。
王均金透露,集團在全國已經有七八十個奧運特許產品專賣店。在
北京奧運福娃的製造中,均瑤集團的產品占到了50%。
組建吉祥航空
航空運輸業是均瑤集團確定的一個主要業務方向。王均瑤、王均金兄弟最早是做包機業務起家,因此對航空業情有獨鐘。
中國民航總局在2003年透露出民營企業有望進入航空領域的信息後,王家兩兄弟決定要開設自己的航空公司。
說起來,
吉祥航空名字的來歷卻是一波三折。最早的航空公司的名稱為“東部快線航空”,後來出於公司
戰略定位的考慮,將公司的名稱改為“鳳凰航空”。就在這一名稱在民航總局的網站上進行公示時,又與國航的飛機標識發生衝突。因為國航的飛機尾翼上就畫著鳳凰。公司的名稱最後就成了“吉祥航空”。2005年6月,均瑤集團獲準籌建
上海吉祥航空有限公司。
將基地設在上海的航空公司有東航、上海航空、春秋航空,吉祥如何與其他公司競爭?王均金說:“我們不與別人比規模,要比個性。”
吉祥航空公司的目標是做“旅客想要的航空公司”,主要吸引公務、商務旅客和商務休閒旅客,圍繞這些客人去設計產品。比如,吉祥航空客艙座位的間距是單通道飛機中最寬的,而且頭套和座椅套都用的是一般航空公司頭等艙的布料,比一般的要貴50%,給旅客以舒適感;公司全部使用新飛機,所有客艙的地毯都是全新的,都是王均金親自把關;在航線的選擇上,吉祥航空也把目標定在為商務客人提供方便。航班的空當對乘客更有價值,如三亞航線,其他公司大都安排在晚上,吉祥航空就安排在白天。王均金這樣解釋,在上海做航空,選擇個性化的特點是至關重要的,市場有這個條件,成功機率也比較高。
集團發展史
兩兄弟白手起家圓飛天夢少小離家
王均金1969年出生於溫州蒼南縣。回想起兒時的生活,他印象最深的就是父輩教育孩子們做事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不做損人不利己的事———“伸出手,要摸得住胸頭一巴掌地(良心)。”後來,他們兄弟三人先後外出闖蕩,心中始終銘記著老父的教誨。
王均金告訴記者,他小時候是一個愛逃學的學生,所幸的是,這並未影響到他最初的創業。那時候,他在老家溫州陸陸續續做過一些小生意,比如印刷品、證件加工等,規模都不大,只是賺一些小錢,但是這些經歷為他今後的創業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在十八九歲的時候,他意識到自己應該嘗試著到外面闖蕩一番,於是,1989年,在大哥王均瑤的帶領下,他踏上了離鄉之路。
“白天當老闆,晚上睡地板”,這句話是溫州人艱苦創業的真實寫照。溫州人能吃苦、敢冒險、抓機遇的拼搏精神在王均瑤兄弟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王均金回憶說,自己當年跟著大哥到湖南闖蕩時,因為沒有買到坐票,兩人一路都睡在火車的座椅下面。“那時候我們的創業欲望特彆強,我們溫州人做生意的理念是‘永遠不要打工,大小都要做老闆’,當老闆的願望支撐著我們義無反顧地打拚天下。”
膽大包天
王均金和大哥到湖南後,正好趕上了
北京亞運會的商機,兄弟二人做起了亞運會的紀念章,很快便小有所成。
1989年春節前夕,王均瑤哥倆和很多老鄉一起,坐著長途汽車顛簸在回鄉的山路上,“汽車真慢”,他們抱怨道。“飛機快,你包飛機回家好了!”同行一位老鄉的這句話點燃了他們一個“膽大包天”的夢想———承包飛機!家人都笑他們
痴人說夢,那年頭,買飛機票還需要縣團級以上的證明呢!但他們並不泄氣,又是跑市場,又是跟有關部門溝通。經過大半年的奔波,他們終於成立了溫州天龍包機公司,承包下了長沙-溫州的航線,並在1991年開通了包機,當時是每周飛兩班,自己組織客源。自此,王均金和飛機結了緣。
1999年,王均金去武漢出差的時候,得知武漢航空公司準備改制,他馬上與對方接洽合作事宜,但前前後後接觸了多次也沒能談下來。直到2001年,均瑤集團終於出資與武漢航空公司簽訂了一個協定,計畫在武漢航空引進戰略投資人的時候進入。當時雙方約定:不管哪一方的資本進入,均瑤集團都要參股。2002年,均瑤集團出資1.08億元,擁有了武漢航空公司18%的股權,成為第一家入股國有航空公司的民營企業。
在2005年組建吉祥航空之後,王均金又玩了一個大手筆,控股了民營航空公司———基地位於天津的奧凱航空公司。控股奧凱之後,均瑤集團的航空產業形成了以上海和天津為基地,呼應上海的
亞太航空樞紐及
天津濱海新區航空城的戰略布局。
回饋社會
王均金看重企業的發展,但更看重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在他的帶領下,均瑤集團積極支持社會公益事業,集團先後直接投入6000萬元用於各種公益活動和慈善事業。
掌舵均瑤集團這兩年,王均金想通了這樣一個問題:一個企業,只有給社會帶來更大的價值,企業和企業家自己才真正有價值。他在集團里提出這樣一個口號:“均瑤是我們的,更是社會的。”對於企業回饋社會,王均金有兩個層面的理解:第一個層面是企業本身對社會的回饋,即不管企業賺了多少錢,對社會的第一貢獻都是稅收,第二貢獻是提供就業崗位,第三貢獻是實現員工致富;第二個層面則是企業家的主動回饋行為。在均瑤集團向社會公益事業直接投入的6000萬元中,王均金最看重的是2003年捐款1000萬元設立的“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畫均瑤基金”。“把 1000萬元捐給某個貧困縣,可能沒多久就被花完了。我們這1000萬元基金已獎勵了3萬多名東部發達地區大學生到西部貧困地區當
村幹部或鄉村教師,這種 ‘精神脫貧’的價值更大。”王均金說。
此外,均瑤集團還在湖北
三峽庫區進行系列投資,解決當地部分移民的就業問題,這也成為中國光彩事業的成功案例。為了解決當地老百姓的就業問題,集團在宜昌建設的乳品加工基地還放棄了自動化包裝而改用人工包裝。2005年,王均金還直接出資6000萬元收購了上海兩所學校的無形資產,集團內部曾對此頗有爭議,但王均金卻說:“不要去算投入多少,要看將來能培育多少人才。百年樹人,學校越辦越好,是積德的事。”他給學校提出的目標是“經濟的賬不要算,最大的目標是辦百年名校”,並每年為這兩所學校補貼500萬元。
“企業的發展應該與社會的發展接軌,企業持續發展也需要和諧社會作保障嘛!”王均金說。
跳出經營
與許多民營企業的掌門人不同的是,王均金並沒有把集團所有的權力都攬在自己身上,而是選擇退出經營層面,只負責董事會的工作。2005年11月,均瑤集團引進了“外腦”,
畢博管理諮詢公司原全球執行副總裁兼大中國區執行長
黃輝出任均瑤集團執行長。在均瑤集團的各個業務板塊中,基本上都由職業經理人負責,集團的老員工對於集團的這一戰略都很認同。
王均金表示,自己之所以從經營層面抽身,是出於兩點考慮:其一是企業要想維持的時間長一些,自己就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定要從具體事務中脫出來;其二是不能光站在經營層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而要有開闊的眼界,要有思考問題的高度。“如果僅僅是站在上海,我只能看到公司在上海的運轉。跳出經營層後,我看到的是國際貿易的遊戲規則、供需關係以及未來企業如何進行資源配置。”
從經營層抽身後的王均金有了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在周末時,他喜歡去打打高爾夫球。打著打著,他還悟出了一些道理:“打高爾夫球可以調整人的心態,因為打進每一桿球都不能有一點急躁。企業家做企業也是這樣,有了好的心態,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把企業做好,做強,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