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良(棋師王嘉良)

王嘉良(棋師王嘉良)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嘉良,長期擔任黑龍江隊教練和《北方棋藝》主編(1979年起),著書立說,影響甚遠,在我國象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黑龍江省政協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嘉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黃縣
  • 出生日期:1932年(壬申年)9月
  • 職業:棋手
  • 代表作品:《象棋前鋒》、《象棋後衛》、《象棋中鋒》、《橘中膽》
運動生涯,生涯數據,個人作品,人物軼事,

運動生涯

王嘉良,出生於1932年,山東黃縣(今山東龍口)人。解放前即已成名,以“東北虎”之美譽馳騁弈林數十載。
1956年、1957年和1959年,先後獲第一屆、第二屆、第四屆全國象棋賽亞軍;以後至1981年,又七次進入前六名。是1980年第一屆“亞洲杯”象棋比賽團體冠軍中國隊的主力隊員之一。王君棋風凶焊,大刀闊斧,是我國北派棋手的傑出代表,他潛心鑽研,矢志創新,為我國象棋現代布局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生涯數據

1982年獲“中國象棋大師”稱號,1984年獲“中國象棋特級大師”稱號。

個人作品

1979年起任。曾與李德林合編《象棋前鋒》、《象棋後衛》、《象棋中鋒》、《橘中膽》等。

人物軼事

一代宗師 桃李成蹊
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東北三省這地界,會下象棋的人沒有不知道王嘉良的,走在北方的街頭巷尾,到棋攤去湊熱鬧,每每會聽到這樣的話:“交棋吧您吶,這棋王嘉良來了也不行嘍。”
不獨是民間,在中國象棋史上,王嘉良的名字也占據著閃光的一頁:20世紀50年代初期,年僅18歲的王嘉良,在哈爾濱棋界已躋身一流,1956年踏上了全國比賽職業棋手道路,先後獲第一屆、第二屆和第四屆全國象棋個人賽亞軍,以後又七次進入全國個人賽前六名。他勇猛兇悍、大刀闊斧的棋風,被譽為北派棋藝的傑出代表,1982年他獲得中國象棋大師稱號,兩年後又獲得中國象棋特級大師稱號,並被國務院授予體育運動榮譽勳章。他曾任黑龍江棋院副院長兼象棋隊主教練、中國象棋協會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並是黑龍江省第二屆至第六屆政協委員。
這位北派泰斗、號稱“東北虎”的王老,縱橫南北,逐鹿枰場,贏得了“南有楊官麟,北有王嘉良”的威名,在全國賽場上,他坐鎮一台百戰不殆,以勇猛兇悍的棋風和精密獨到的布局研究享譽國內外棋壇,他下的棋很像京劇的“叫板”——高昂嘹亮,每有驚人的轉折,引人入勝,常被觀眾圍個水泄不通。
王嘉良
王老不僅以其棋風兇猛、大刀闊斧而馳騁棋壇,而且他還善於挖掘和培養人才,為黑龍江省象棋的繁榮做出了努力。除了下棋外,自1960年,王老便開始執教省隊,先後培養出了象棋大師孫志偉、特級大師趙國榮、象棋大師張影富、張曉平,女子象棋大師張曉霞張梅、劉麗梅、女子特級大師郭莉萍王琳娜等棋手,作為象棋隊主教練,王老從選拔棋苗、精心培育到率隊出征可謂面面俱到,現任黑龍江棋院院長的趙國榮是王老最得意的“門生”,他不僅奪得了三屆全國個人冠軍,率隊奪得1990年全國象棋團體冠軍,還將乃師的“北派”棋風發揚光大,成為青出於藍的“新東北虎”。王老對女子棋手的選材和訓練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女子象棋隊從無到有,從弱小到強大,無不凝聚著他的心血,1997年,王琳娜在漳州全國個人賽上技壓各路巾幗英雄,填補了北方女棋手從未獲得冠軍的空白;2000年黑龍江女隊摘取女團桂冠,而郭莉萍於2002年在宜春全國個人賽中成為第二位北國女狀元,兩位女傑又奪得世錦賽女子冠軍,達到了本項目的最高峰,這一切,無不與王老最初的發現和哺育有關。
出身清苦 自強不息
王嘉良老師1932年9月出生於山東黃縣,是父母珍愛的獨生子,儘管生活清苦,家裡儘其所有撫育他,他十六、七歲已經長到1.80的身高,長大成人後達到了1.91米,在人群中總是呈現“鶴立雞群”狀態,像一個籃球運動員,當然,王嘉良老師的籃球運動水平確實非常出色,在象棋隊當教練時,年過四十的他常與本省籃球隊的隊員切磋球藝,他搶籃板、投三分球每每有上佳的表現,經常贏得觀眾熱烈的掌聲。
王嘉良老師在垂髫之年就隨父親流連棋攤,父親是當地的象棋野戰高手,機敏過人的王嘉良很快將象棋戰法瞭然於心,一來二去,兒子開始代替父親上陣,漸漸把眾位鄉鄰殺得丟盔卸甲,象棋的天賦初見端倪。
在他十幾歲時,因為“闖關東”全家搬到了哈爾濱,他很快成為“小棋霸”。因為生活的窮困,他賣過香菸、當過力工,但從未放鬆對象棋的鑽研,從五十年代起代表哈爾濱與各地象棋高手對陣,轉戰於瀋陽、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會高手,闖棋路,運奇謀,經常是飢啃燒餅、困睡地鋪,獲得的是象棋水平的千錘百鍊,比賽對弈的百折不撓。在全國正式設立象棋比賽項目後,王嘉良的名字在象棋界已經是無人不知,作為專業棋手,沒有生活上的後顧之憂,他以更加忘我的精神投入到深愛的象棋事業中。功夫不負有心人,1985年,具有歐式建築風格的黑龍江棋院在哈爾濱市和平路建成,為了建成棋院,王老多方求援,籌措經費,真是煞費苦心。黑龍江象棋界有今天的輝煌,王老功不可沒!
愛好廣泛
黑龍江日報,這張他熟悉的報紙很快打開了王嘉良記憶的閘門,回憶起他與黑龍江日報之間難忘的一件事。
上世紀80年代,為了普及和發展我省象棋事業,王老經過長時間考慮想藉助報紙這個媒體來提高我省象棋水平。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他來到黑龍江日報社尋求支持。
王老感激地說:“沒想到出乎意料的順利,很快達成一致意見。黑龍江日報特為象棋開闢了個小專欄,每周一期,由我來投稿講解棋局。見報不久就深受愛好者的歡迎。一時間,大街小巷、林陰道上都可以看到下棋和圍觀的棋迷們。”他不無感慨地說:“時間過得可真快,一晃已經有20年了!當初的合作,不僅與貴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並保持至今,而且借貴報這塊‘風水寶地’,我還結交了報社內外的一些棋友,真是一舉兩得啊!”
王老具有樂觀豁達的性格,他的棋藝也是威名遠播,他的朋友遍及海內外。國內一些象棋名將如胡榮華李來群徐天紅等棋王都到黑龍江拜謁遊學切磋,其中很多人與王老結下了深厚友誼。
王老棋藝非凡,但卻不是個“棋呆子”,他興趣廣泛,熱愛生活,是個充滿生命活力、且老有童心的人。
他愛釣魚。記得有一年棋隊去水庫野遊,他身穿雨衣雨褲,手執釣竿,守夜垂釣,那種痴迷與忘我,讓釣魚高手也刮目相看。說起釣魚來,有一段插曲,因為王老的棋藝風格固然兇猛善戰,但有著急於求成而失於穩健的缺點,這與他的直爽性格、炮筒子脾氣密不可分,為這,他總是在奪冠的“衝刺”階段馬失前蹄、與冠軍失之交臂。為了練習“心平氣和”,他選擇靜待“魚兒上鉤”的枯燥坐功來修煉自己,功夫在棋外,可謂用心良苦!一次與棋友們比賽看誰釣得又多又快,王老竟然喜滋滋地釣起了一隻貪食的肥水鴨,成為棋壇的有趣軼事。
王老年青時是籃球場上的驍將,中年以後又喜歡打桌球,他反應奇快,扣殺有力,加之雙臂頗長,呼叫適時,經常成為球檯旁最有人氣的“球員”,現在年逾古稀的王老,也時常揮拍打上一陣子,那股爭勝的勁頭雄風仍在。
下圍棋,打麻將也是王老的“絕活”,因其入迷和精幹而水平高超,而他所追求的勝境仍是其中的拚鬥過程。下圍棋常與對手設“賭資”,賭午飯或者水果,有時要捎上一兩個陪客,局中不乏玩笑戲謔,盡享博弈雅趣。打麻將基本上是老友聚會,在朋友家或自己家裡,在麻將桌上的王老也會耍賴皮、惡作劇,讓朋友們直笑他童心不老。王老還曾在股票方面投入過精力,以他敏銳的頭腦和果斷出擊的性格小賺了一筆後,又在股市風波莫測時及時收手,靜觀不動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