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炊,當過五星村的貧協副主席,現任石獅市東村居委會老人會會長,熱心公益事業,積極協助黨支部、居委會做社區工作,在學校建設、道路建設、救助弱勢居民、解決民眾糾紛等方面都發揮了作用,受到社區好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善炊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性別:男
石獅市“八大王” 水產大王王善炊:,石獅市“八大王” 事件:,石獅市“八大王”今昔:,
石獅市“八大王” 水產大王王善炊:
1965年搞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時,王善炊當過五星村的貧協副主席,現任石獅市東村居委會老人會會長,熱心公益事業,積極協助黨支部、居委會做社區工作,在學校建設、道路建設、救助弱勢居民、解決民眾糾紛等方面都發揮了作用,受到社區好評。
王善炊的父親解放初就是一個開魚行的商人,經營業務很廣,與祥芝公社、永寧公社十多個漁村200多個魚販有業務往來。王善炊就跟著他父親學會了經營水產品的本領。1963年,當過國家幹部的王善炊毅然辭職,與父親一起做水產生產,可以說是石獅較早具有商品意識、大膽拋棄鐵飯碗下海經商的幹部之一。
作為水產大王的王善炊,當時主要從事以下兩方面的經商活動。
一是聯繫客戶。王善炊與許多漁民客戶和小販建立了聯繫。漁船出海歸來,剛一靠岸,往往就有一群漁販子等著,把御船的鮮魚蝦“包下來”,然後送到四面八方。王善炊則憑藉自己擁有市場經營店面的優勢,收購小販的魚蝦,小販賺小頭,他賺大頭。從1972年到1977年上半年,他基本控制了石獅鎮區糖房街、土地街、太原路和前園村等地水產品市場的大部分交易。他與十多戶固定店面經營者有固定的商業往來關係,從事協作經營。考慮到各地來的魚販都要到他的或與他有聯繫的經營場所交易,甚至上海、浙江、泉州、南安等地魚販到石獅來從事交易水產品都要與王善炊先接頭,可以說,王善炊的水產品買賣網路是比較大的。
二是依靠自己的資本,買賤賣貴。每當市場水產品跌價時,他就向市場大量購貨,囤積在倉庫里(他共有三間倉庫),過幾天市場缺貨,價格上漲,他就傾倉而出,獲取價差。這無疑是在運用價值規律作用,是地地道道的商品經營和市場經濟。 “文化大革命”期間,作為所謂的“八大王”之一,王善炊被送進“學習班”一年多。改革開放以後,王善炊的兒子開辦了服裝廠,1989年成立拼牌公司,發展成為福建省的著名商標,其產品包括夾克、西裝、休閒服、皮鞋、捲菸等,規模不小。
現在,王善炊賦閒時,會經常到兒子的公司走一走。他感到自己很舒心。
石獅市“八大王” 事件:
所謂“八大王”,究竟何許人也?在改革開放已經進行了二十多年的今天,回顧“八大王”的傳奇般經歷,對我們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曲折過程,應當不無啟發意義。
石獅市“八大王”今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於1956年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但在“左”傾思想的影響下,中國照搬前蘇聯模式,認為社會主義公有制只能是純而又純的公有經濟。不承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存在多種經濟成分,不承認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在這一階段的作用,不承認商品經濟是社會主義不可逾越的階段,更不承認社會主義也有市場經濟,而是認為越大越公越好,認為社會主義就是計畫經濟,個體私營經濟被視為建設社會主義的異己,必欲除之而後快;認為個體經濟是資本主義;認為商品生產是“地下黑工廠”;認為商品交換是自由買賣,投機倒把,等等。
20世紀60年代福建省的石獅,小商品市場已經很繁榮,這是石獅市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石獅市是著名的僑鄉,旅居海外華僑有30萬人,相當於全市的人口。從經濟地理來分析,石獅市是窮鄉惡土,只有10000餘畝的水田,其餘多為“風頭水尾漏沙地”,只能種地瓜。每逢水、旱災,就吃不飽飯。除了花崗石和沙子,石獅也沒有其他礦產資源。因此,石獅市世世代代有許多男子到南洋去謀生,成為“番客”。起初,“番客嬸”主要使用外匯度日。後來,她們把海外親人攜帶或寄送回來的家用小洋貨擺到街上出售,包括寫滿洋文的手錶、懷表、皮鞋、梳子、領帶、香水、痱子粉、皮箱,但最多的是各種衣服,如襯衣、外套、西裝、裙子等。“番客嬸”或以物換物,或用它們換來現鈔以購買糧食、蔬菜。因為她們賣的多半是舊衣服,所以她們的攤子又叫做“估衣攤”。她們的顧客,不僅有本地人,也有不少外地人。就這樣,石獅市逐步形成了一個以“估衣”為主的小洋貨市場。
石獅市人有經商傳統,有商品經濟頭腦,他們不僅利用小洋貨從事買賣活動,還廣泛利用其他的機會進行商品生產和經營。例如,在風行領袖像章的年代,石獅人迎合當時“個人崇拜”的政治需要,大量生產加工像章,販運到各地去銷售,取得了成功,一些私營老闆嘗到了在當時可謂巨大的甜頭。就這樣,一些從事商品生產和購銷的個體私營業主戶就在這樣的交換過程中產生出來,石獅市則因此而成為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源地之一。“文化大革命”後期,個體私營業主更是冒著被批判和坐牢的風險,開始更大規模地從事商品生產、商品交換,探索市場經濟之路,發生在石獅的所謂“八大王”事件,就是當時石獅發展商品生產、市場經濟的見證。到20世紀80年代初,政策放寬,華僑以物代匯,不再寄錢而是寄物件回來。每天,石獅市都會收到一兩千包從海外寄來的物品。在這種情況下,石獅市小洋貨市場更是風靡一時,被稱為“小香港”。
總之,石獅人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就敢於從事商品生產和市場經濟,擺地攤、賣“估衣”。儘管這還是最低層次上的商品經濟,但是,在當時“左傾”思想的影響下,這種商品經濟仍被視為資本主義的自由買賣和投機倒把,並因此而受到被剷除的威脅。1975年,石獅市曾把“八大王亂市場”的情況寫成材料,送到北京,作為典型批判的對象。1976年,中央新聞電影記錄片《鐵證如山》在全國各地播放,其中有一段解說詞稱:石獅的資本主義小攤點有993個,日成交額達60餘萬元,從鐘樓腳到民生街,只有500多米左右小街,正是當時的繁榮景象。出現了螺絲大王、水產大王、票證大王、水果大王、菸絲大王、磚瓦大王、糧油大王、撲克大王等“八大王”,即年收入超過10000元的典型。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的一個時期,這種批判仍在進行。例如,當時的一份批判材料就這樣寫道:“在‘四人幫’橫行的日子裡,石獅鎮烏雲蔽空,濁浪翻滾,資產階級幫派勾結城市資本主義勢力,向社會主義猖狂進攻。以自由市場聞名全國的僑鄉石獅鎮;4000餘戶的鄉鎮就有近千家的小攤販,每天上市的有25000多人,成交總金額達670000餘元,比國營合作商店的營業額還多一倍以上,經營行業二三十種,國家一二類物資以及30多個國家的進口商品充斥市場,各類工業品之多更是指不勝數。……這些攤販布滿大街小巷,一層挨著一層,一攤連著一攤,一直擺到國營商店的櫃檯邊,幾乎占領了社會主義的商業陣地……在這資本主義全面復辟,自由市場嚴重泛濫的妖霧裡,貪污盜竊,投機倒把分子亂中求利,大發橫財,壟斷石獅市場的‘八大王’就是其中的典型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