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問儒(1920.10.1~2006.01.22)女,畢業於民國時期的南京國醫傳習所,為民國醫宗張簡齋的嫡傳弟子。曾任南京中醫公會第一、二屆委員會秘書長。南京中醫學會第一、二理事會秘書長。南京中醫學會第三屆理事會理事。曾於1954年在南京市衛生局醫政科工作,後調入江蘇省中醫院,並堅持臨床工作50餘年直至退休。
基本介紹
- 人物名:王問儒
- 主要成就:江蘇省中醫院創院元老之一
- 擅長:中醫婦科
- 出生日期:1920年
- 逝世日期:2006年
主要經歷,學術內容,一、崇尚經典,精究脈學,二、治病求本,獨闢蹊徑,三、衷中參西,辨證察病,臨床套用,軼事典故,
主要經歷
王問儒畢業於民國時期的南京國醫傳習所,為民國醫宗張簡齋的嫡傳弟子。1954年在南京市衛生局醫政科負責中醫科工作。後調入江蘇省中醫院籌備創院,參與了江蘇省中醫院新址的選址、擴大和對周邊居民的動員拆遷、安置以及全省各地名醫的動員調入、安置及各科室人員安排、配置、調整等大量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並堅持臨床工作50餘年直至退休。
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當時的江蘇省中醫院成立了專家工作室(當時叫“特診室”,類似現在的名醫堂),醫院特請王問儒主任坐鎮“特診室”,專門為當時省、市的要人、名人以及外賓看病,同時還經常會診、出診,專攻疑難雜病、奇病怪症。
曾任南京中醫公會第一屆(1938年)、第二屆(1942年)委員會秘書長。南京中醫學會第一屆(1952年)、第二屆(1954年)理事會秘書長。南京中醫學會第三屆(1956年)理事會理事。
學術內容
一、崇尚經典,精究脈學
祖國醫學源遠流長,中醫經典浩如煙海,王問儒醫學底蘊和文學功底深厚,崇尚經典,精研《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等著作。王氏對脈學的研究多有心得,尤擅獨取寸口法,不論外感時病,亦或內傷雜病,大小方脈,切脈便知病因病源,診脈即曉病根所在。王氏善於通過切脈的脈形大小、脈動盛衰、脈體寬薄、脈率徐疾來判定血證的預後向愈。通過切孕婦的脈象,判別胎兒性別,準確率八九不離十。
二、治病求本,獨闢蹊徑
幾千年來祖國醫學的不斷發展,逐漸形成了許多流派,王氏獨尊脾胃派李東垣和補腎大家張景岳,提倡培後天之本以暢氣血生化之源,補先天元精之氣以固其精。五臟之病,窮必及腎,王氏治療內傷雜病必補其腎,而補腎需分陰陽,貴在分清補陰還是補陽,先補陰還是先補陽,亦或是陰陽並補。其治久病虛病重病,必調補後天之本,使氣血之源充沛;同時還兼固先天之本,滋腎中精元之氣。王氏遵益腎大家景岳陰陽並調之補腎名方,自創別具特色的驗方、藥對、配伍方法等,其法溫而不燥,滋而不膩,水中生火,源源不斷,生生不息,故而每獲良效,屢起沉疴。
三、衷中參西,辨證察病
王氏崇尚祖國醫學,強調首先要原汁原味地繼承中醫傳統,其次必須使之發揚光大和改革創新;倡導中西醫結合,辨證與辨病相結合,中醫髒象學說和現代生理學互為參考,中醫四診合參與西醫的生化物理檢查相結合,堅持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結合現代醫學為我所用,使中醫的診斷由巨觀逐漸走向微觀,由肉眼觀察上升到細胞、分子、甚至基因等,由尺寸到公分到納米,以延伸中醫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
臨床套用
王問儒用藥輕靈,變化萬千,別具特色,擅長治療冠心病、心肌橋、心律失常、萎縮性胃炎伴腸化、克羅恩病、頑固性頭痛、柯興氏綜合徵、橋本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不孕不育等,均有獨到之處。
王問儒還是現代針藥結合新領域的先驅者,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她曾移師江蘇省中醫院針灸科數年,獨創針藥結合療法,再加上肌肉注射維生素等方法,治療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嚴重的帶狀皰疹、中風后遺症、慢性強直性脊柱炎等病獲得了理想的效果。
軼事典故
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當時的江蘇省中醫院李國光院長專門成立了專家工作室(當時叫“特診室”,類似現在的名醫堂),特請王問儒主任坐鎮“特診室”,在漢中路155號新建門診大樓三樓一隅,專門為當時省、市的要人、名人以及外賓看病,同時還經常赴約會診出診等,專攻疑難雜病,奇病怪症。除了在“特診室”會診外,王師亦不忘大眾,看普通號經常忘我工作,延班加班,忙得顧不及喝水和上衛生間,日復一日,風雨寒暑忙碌了近五十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早期醫院條件較差,夏天沒有電風扇,室內40多度的高溫下,帶領學生一起到二樓內科平台上仍然堅持看病。王師對一些經濟條件較差的病人,不但不要掛號費,還掏自己的錢為病人付醫藥費,使患者深受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