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歷
王凌雲的父親王好禮善於持家,思想開明,所以王凌雲才有機會上學;1920年10月,王凌雲與同村同學趙大盈入洛陽吳佩孚的西工兵營當兵。三個月後,王凌雲藉故從兵營回到伊陽縣投奔恩師許學義,經許學義介紹入伊陽縣立高等國小堂念書,其時,新任伊陽縣知事鄭國翰兼任校長;1924年,王凌雲從
伊陽縣第一高等國小堂畢業後,恰好鄭國翰與鎮嵩軍憨玉琨接洽,被憨玉琨委任為混成旅旅長,王凌雲被
鄭國翰收入麾下,為馬弁(衛兵);很受鄭國翰的賞識; 1925年,王凌雲被被35師師長
憨玉琨提升為上尉副官。憨玉琨與胡景翼在鞏縣開戰後失敗自殺,鄭國翰退到靈寶,委任王凌云為第35師第1混成旅衛隊營少校營長,令其到伊陽招兵,不久,鄭國翰在靈寶管道口被李萬林殺害。1926年4月,又投奔伊陽王建昭,被王建昭委任為陝潼護軍使署第9混成旅第1團2營,任少校營長。 1927年6月混9旅改編為伊陽城防總隊後任第3隊隊長。 1929年7月升任總隊長。
人物經歷
1930年5月伊陽城防總隊擴編為臨(汝)伊(陽)平(等)自(由)四縣剿匪司令部,河南省主席萬選才委任王凌云為臨(汝)伊(陽)平(等)自(由)四縣剿匪總司令。在此期間,聽從張治公的建議,在城防總隊基礎上,積極招兵買馬,隊伍迅速膨脹到6000餘人。
1930年9月,王凌雲被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路總指揮
張鍅收編,委任為二十路第三師少將師長,協助十七路總指揮楊虎城進攻據守洛陽、
新安、
澠池一帶的宋哲元。同年12月9日,
蔣介石將二十路編為二個師,王任七十五師二二五旅少將旅長。
1931年2月第225旅改稱第20路軍特務旅(旅轄兩團),仍任少將旅長。1931年春,二二五旅被調
汝南。不久移駐臨汝,協同第九師在臨汝、
郟縣、
登封、
禹縣一帶“剿匪”(即剿滅那些沒有被收編的桿眾武裝)。7月又移南陽“剿匪”。
1932年3月,王凌雲的特務旅改番號為第227旅(旅轄兩團),仍任少將旅長。
1933年6、7月間,調回洛陽整訓。之後,在
嵩縣、伊陽、伊川、臨汝一帶“剿匪”。
1934年初,調駐南陽,任南陽警備司令;7月,隨76師調駐江西。先駐資溪,後駐南城。所部參加對
中央蘇區的第五次“圍剿”。1934年10月,進南京高等教育班受訓,1935年10月畢業。
王凌雲於1936年2月3日敘任陸軍少將;
1937年3月,王凌雲帶職入
陸軍大學將官講習班受訓。6月,畢業返部。1937年8月13日,
淞滬會戰爆發後,王凌雲率部隨第20路軍總部被調參加了上海抗戰,擔任構築福(山)嘉(興)線的國防工事。臨戰前的10月16日,被蔣介石擢升為第76師中將師長;此後率部在福山鎮與與日寇激戰四晝夜,期間王凌雲亦身先士卒,赤膊上陣;此戰後,76師威名遠揚,
蔣介石親為76師改代號為“福山部隊”,又優先為76師補充兵源,合第32、第40、第44師殘部部連同第76師殘部(不足兩千人),合編為新76師,1938年2月,76師被編入第79軍夏楚中部;之後率部轉戰於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無數次與日軍激戰;參加
南昌會戰、
桂南會戰。
1942年1月升任第2軍中將副軍長兼第76師師長。經湖北、四川、貴州、
西康進入雲南,6月25日升任第2軍(轄第9師、第76師、新編第33師)中將軍長。9月,赴重慶中央訓練團受訓,1943年元月返部,3月,第2軍改屬中國遠征軍序列,王率部參加滇緬抗戰;1945年元月1日,獲得
青天白日勳章,後又獲得美國銀質自由勳章;1944年5月,洛陽淪陷,王凌雲的母親輾轉來到重慶,蔣介石又親自為之題寫“廣慈博愛”。
抗戰勝利以後,駐軍滇西,兼任滇西警備司令;1946年7月,第2軍整編為第9師(轄整編第9旅、整編第76旅、整編預備第2旅),王凌雲任中將師長。7月升任雲南警備總司令部中將副總司令(總司令為何應欽之侄
何紹周)兼整編第9師師長。
自1947年3月,王凌雲部被蔣介石從雲南調入中原戰場後,先參加救援在
孟良崮戰役被陳毅、粟裕所部圍的整74師
張靈甫所部的軍事行動,後又連續飾演救火隊長的角色,率部席不暇暖的為南麻戰役被解放軍所圍住的整11師胡璉部和在臨朐戰役被圍的第8軍李彌部以及范家集被圍的黃國梁等部解圍。1947年11月在青島召開的軍事會議上,蔣介石以決心太慢、行動遲緩為由,撤去王凌雲的整9師師長之職,調為
國防部中將高謀;11月末,蔣又調任王凌云為膠東兵團中將副司令官(司令為
范漢傑);12月下旬,蔣介石在
漢口任命王凌云為第13
綏靖區(轄整編第9師、整編第15師)中將司令官兼行政長官;駐守南陽與襄陽黃維兵團和信陽張珍兵團形成犄角,相互溝通、聯絡,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對抗。
1948年9月22日,王凌雲敘任陸軍中將,1948年11月4日,王凌雲率部放棄南陽撤退到襄陽,1949年初,被宋希濂奪權,後又到四川,依靠張群,胡宗南成立新軍,布防在大巴山一帶。11月任豫陝邊區挺進軍總指揮兼豫西行署主任。
1950年,王凌雲化名張克明在四川通江找一村姑結婚,準備了其終生做一普通百姓,後被此村姑告發,遂被解放軍俘虜。被俘後被押解到北京
功德林戰犯所改造。
1961年12月25日特赦獲釋後,被安排在北京郊區大興縣紅星公社蘋果園學習栽培水果技術。
1963年移居河南鄭州後出任河南政協秘書處專員。
1968年9月,因在文革中遭到衝擊而離家出走,就此失蹤,下落不明
王凌云為王席珍作《平山五修族譜序》
平山五修族譜序
古今偉大人物對於畢生事業、日常生活,學問之造成,品行之修養,多有忠實之日記記載以傳後世,即歷代國家興衰、君臣賢愚、政治良窳、人民憂樂,一一編諸史冊,使後人有所稽考,知所法戒。推及一族之眾,子孫蕃衍、土地增廣、尊卑親疏、生歿葬向若不志之於譜,若干年後,其能秩序井然不亂者乎?是家乘之不可無可想知矣。考貴房先世自威公居太原發祥,而後始祖光大公官居江南,繼遷茶陵,終籍安仁。嗣後楚南公、奇英公、文習公分為平山新市祠、天堂嶺祠、
宜陽小背祠,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互相崢嶸。迨及繁衍日眾,散居平山鋪、龍海塘、南雷廟等二十餘處,由一而十而百千而萬,行見將來以皇如繭絲蟄蟄、瓜瓞綿綿亦可預計也。茲值貴房譜牒五修之期,適當倭寇內犯之際,澎湃驚駭,人心騷然。然而貴房執事諸公猶不因之稍懈,此種奮發努力暨團結精神足見貴房隆宗重典、和親
睦族氣概,令人欽佩,堪稱壯舉。今譜事將竣,又值長沙大捷之後,凱歌遍傳,萬民鼓舞,而貴房
譜牒又得以安然美滿竣事,善始善終象徵。
貴房先靈不昧,實開後世子孫,發皇之先兆。是則異日人才茁起,緯武經文,顯英豪於東亞,播洪威與西歐,族宗藩衍,由
安邑而三湘而全國,
裕後光前,雲實有厚望焉。
貴房席珍同志供職本師,此次由黔領兵回鄂,以貴房族譜將竣乞序於余。雲以戎馬倥匆,鮮治往史,寡學無文,難副殷望;但云同在槐蔭庇護之下,籍雖豫省,本源相符。今得以錄詞譜首,洵亦幸事,因不揣拙陋,握管構思,樂而為之序。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2軍第76師師長王凌雲 民國29年識
家鄉蟒莊村
蟒莊村為河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村落;蟒莊村位於中原腹地,
伏牛山南麓,屬於豫西丘陵與
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面積僅僅4.5平方公里的蟒莊村在地形地貌上具有平原,丘陵,山地,盆地等幾種迥然不同的奇觀。堪稱中國村莊中的“黃山”。村東的嶺巔地帶為觀賞名山大川的絕佳之地。 國民黨中將王凌雲出身於斯,同為國民黨中將的
孫殿英受業於此(孫殿英的受業恩師為王凌雲族兄王凌霄)。
蟒莊民居屬於典型的北方民居,自古以來蟒莊人利用村里多有吳起石(玄武岩)的便利,建起了一幢幢一棟棟的石頭房子;蟒莊村尚保存完好頗具特色的從清代,民國,計畫經濟時代的石頭房子數十棟,分布在村內各方,其中最具價值,最有氣勢魄力的民居當屬保存完好雕樑畫棟規模龐大的王凌漢老宅,其次為東的水泥廠廠房和村西的大戲台(化工廠,建築上雕刻有備戰備荒為人民字樣)保存最為完好,再次,村內尚保存有各色計畫經濟時代以石頭為主體建築的石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