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料受沁成牙黃色,有褐色沁斑。體略扁,剖面呈橄欖形,兩面形式和紋飾相同。兩端以切割和陰刻手法,各作一側身的老虎。兩虎相背向,虎身於中部合為一體,虎口微張,以圓形穿孔為虎目,兼作佩孔,供系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玉雙虎首璜
- 出土地點:安徽省含山縣凌家灘墓葬出土
- 所屬年代:含山文化
- 尺寸:長11.9cm厚0.4cm
- 出土時間:1987年
【名稱】玉雙虎首璜
【年代】 含山文化
【簡介】尺寸:長11.9cm厚0.4cm
玉璜始見於距今約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此後在新石器諸文化中,也有發現,大多光素無紋,少量飾有龍首、龍紋、神人紋等。但作雙虎首式者,僅此一件,極為難得。玉璜製作精美,並以雙虎目作系孔,生動有趣,形制和虎紋裝飾均較突出。
玉雙虎首璜,長11.9cm,厚0.4cm。新石器時代含山文化。 璜為較窄的弧形,近於半圓,中部厚,邊緣略薄。璜兩端呈虎首形,形似剪影,其上有陰線界出的五官,虎的獠牙極誇張,虎眼用穿孔表示,孔中可穿繩系掛。 此玉璜虎形之表面特徵明確,說明在新石器時代虎與人關係之密切,在社會生活中已出現對虎的崇拜,這對於了解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新石器時期人們的生活及普遍存在的動物崇拜非常重要。
【文物原屬】1987年安徽省含山縣凌家灘墓葬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