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鎮平玉雕)

玉雕(鎮平玉雕)

玉雕(鎮平玉雕),河南省鎮平縣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鎮平玉雕是流傳於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的一種民間玉石雕刻技藝。南陽獨山出產聞名遐邇的獨山玉,這種玉也稱“獨玉”,是中國“四大名玉”之一,具有色澤鮮艷、透明度好、硬度高的特點。獨玉開採歷史悠久,以之為基礎進行的雕刻可以追溯到四千五百年前的安國城遺址龍山文化層中。鎮平玉雕除以南陽獨山玉為原料外,還廣泛採用東北岫玉和外國進口的玉料。按技法分,鎮平玉雕包括花活、素活兩大類型。花薰、轉爐、飛禽、走獸、仕女人物等都屬於花活,刀法複雜,雕工細膩,造型新穎。戒指、手鐲、耳環、項鍊等則屬於素活,製作時特別講究玉料的色澤和質地。

2008年6月7日,玉雕(鎮平玉雕)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Ⅶ-5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玉雕(鎮平玉雕)
  • 別名:鎮平玉雕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申報地區:河南省鎮平縣
  • 遺產編號:Ⅶ-57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歷史淵源,初露,雛形,沉寂,復興,衰微,發展,鼎盛,文化特徵,製作工序,題材作品,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初露

鎮平地處中原,南陽腹地,是中華民族的發樣地之一。據夏代名都——古呂國城文化遺址出土文物考證,遠在舊石器時代,這裡便有人類繁衍生息的足跡。先人們以石頭製作出石斧、石鑿、石鐮、石鏟的生產,生活工具和石刀石箭等防衛武器。這些石器的出現,為後來的石雕製品奠下了先導基礎。故《呂氏春秋·求人》名著中有”故功績銘乎金石”之說。
直至新石器的早中期,隨著祖先們智商、智慧的不斷進化,石器製品由低級到高級,由粗獷向精細方面演化,出現了以“石雕”為特徵的新技術、新工藝,又選用特色的石料磨製成較先前相對進步的石雕製品,石雕製品初露萌芽。以位於遮山鎮張灣村中心崗漢代古墓群的“殘碑”石製品為例,足以證明鎮平的先人們已熟練地掌握了石雕製品工藝和技術,對後來的行業發展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

雛形

《辭海》中釋:“新石器時代晚期,即有玉雕工具,玉器是從玉工具發展起來的。至殷商時代,已有大量製作的禮儀用具的各種配飾”。東漢大科學家、文學家張衡的《南都賦》中贊其:“其寶利珍怪,則金彩玉璞,隨珠夜光,珍羞琅珩,充溢園方,琢雕狎獵,金銀琳琅”,記載了那個時代玉器雕刻的盛況。從前文中不難看出,自新石器時代至漢代,玉雕加工業和玉器製品像空中的種子,已撒播各地,開花結果。
鎮平玉雕業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1975年3月河南省政府公布的全省第一批文物重點保護單位——鎮平縣安國城遺址“龍山文化”層出土的2枚”圭形帶穿玉鏟”出土文物考證,鑑證了鎮平的祖先們遠在4000年前就已採用質地優良的玉石製作出既科學又較為先進的生產、生活工具,從中也揭示了鎮平的玉雕業在這個時代已具雛形。
秦朝宰相李斯手著的《諫逐客書》中的“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於前,而隨俗雅化,佳治窈窕趙女,不立於側也”,記載著把宛地產的水珠嵌在簪上,作為宮女們的裝飾物。換言之,從歷史學的觀點看,秦漢時代,鎮平隸屬南陽郡領地,李斯文中的“宛”是南陽的簡稱,其中的”宛珠之簪”表現了李斯對宛屬領地的玉雕精品的尊崇和美好讚頌。

沉寂

三國(公元220年—280年)至南宋(公元1127—1279年)年間,鎮平受戰亂和災疫的雙重襲擊,人口銳減,百業蕭條。尤其是兩晉、南北朝的長期戰亂,鎮平乃至中原地區一度出現了“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絕而不生”的一片淒涼景象。加之隋、唐兩朝,由於受患於涅水的多次暴漲,鎮平疆土完全埋藏於涅水之濱,造成”千里無雞鳴,白骨蔽平原”的悽慘局面。直至元代,各業雖有所復甦,但又受經濟、文化中心南移的影響,鎮平百業元氣大傷,各行各業再次一蹶不振,玉雕業也就此趨於沉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