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縮病是由玉米粗縮病毒(MRDV)引起的、發生在玉米的病害。主要為害葉片、葉鞘、苞葉、根和莖部等,玉米生長的整個階段都可能發生玉米粗縮病,其中苗期感染的幾率最高,染病後的玉米植株在5-6葉表現出明顯的症狀。
玉米粗縮病是一種世界性的病毒性玉米病害,以帶毒灰飛虱傳播病毒,是中國玉米產區的主要病害之一,亦是中國北方玉米生產區流行的重要病害,該病害具有毀滅性。一般田塊產量損失40-50%,發病較重的田塊產量損失在80%以上,嚴重的田塊幾乎毀種絕收。
玉米粗縮病在防治上,要堅持以農業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方針,其核心是控制毒源、減少蟲源、避開危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玉米粗縮病
- 外文名:Maize rough dwarf
- 病原:玉米粗縮病毒
- 為害植物:玉米
- 為害部位:葉片、葉鞘、苞葉、根和莖部等
發病歷史
病原特徵
為害症狀
- 幼苗受害
- 成株期感病
侵染循環
流行規律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 加強監測和預報:在病害常發地區有重點地定點、定期調查小麥、田間雜草和玉米的玉米粗縮病病株率和嚴重程度,同時調查灰飛虱發生密度和帶毒率。在秋末和晚春及玉米播種前,根據灰飛虱越冬基數和帶毒率、小麥和雜草的病株率,結合玉米種植模式,對玉米粗縮病發生趨勢作出及時準確的預測預報,指導防治。
- 選用抗病品種:儘管玉米生產中套用的主栽品種中缺少抗病性強的良種,但品種間感病程度仍存在一定差異。因此,應根據種植地條件,選用抗性相對較好的品種,同時要注意合理布局,避免單一抗源品種的大面積種植。目前推廣的品種尚未發現高抗病品種,比較抗(耐)病的品種有魯單50、魯單053、魯原單14等。
- 調整播期:根據玉米粗縮病的發生規律,在病害重發地區,應調整播期,使玉米對病害最為敏感的生育時期避開灰飛虱成蟲盛發期,降低發病率。春播玉米應適當提早播種,麥田套玉米改夏直播,適當推遲播期,儘量縮短小麥、玉米共生期。鄒城市玉米種植模式主要有麥套玉米、搶茬玉米和晚播玉米3種,其中以麥套玉米發病最重,其次為搶茬玉米,晚播玉米最輕。春播玉米應當提前到4月中旬以前播種;夏播玉米則應集中在5月底到6月上旬為宜。
- 清除雜草:路邊、田間雜草不僅是來年農田雜草的種源基地,而且是玉米粗縮病傳毒介體灰飛虱的越冬越夏寄主。對麥田殘存的雜草,可先人工鋤草後再噴藥,除草效果可達95%左右。選擇清除雜草的優點是苗期玉米不與雜草共生,降低灰飛虱的活動空間,不利於灰飛虱的傳毒。
- 加強田間管理:結合定苗,拔除田間病株,集中深埋或燒毀,減少玉米粗縮病侵染源。合理施肥、澆水,加強田間管理,促進玉米生長,縮短感病期,減少傳毒機會,並增強玉米抗耐病能力。
- 利用抗病作物設定防護帶:利用灰飛虱不能在雙子葉植物上生存的弱點,在玉米周圍種植大豆、棉花、花生等雙子葉作物作為保護帶,將灰飛虱拒之於玉米田以外,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化學防治
- 藥劑拌種:用內吸殺蟲劑對玉米種子進行包衣和拌種,可以有效防治苗期灰飛虱,減輕玉米粗縮病的傳播。播種時,採用種量2%的種衣劑拌種,可有效地防止灰飛虱的危害,同時有利於培養壯苗,提高玉米抗病力。播種後選用芽前土壤處理劑如40%乙莠水膠懸劑、50%杜阿合劑等,每畝550-575毫升,對水30千克進行土壤封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