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次於1991年在丹東地區報導玉米灰斑病嚴重危害,隨後在遼寧省各地相繼發生並嚴重流行,造成很大損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玉米灰斑病菌
- 首次報導:1991年
- 適合溫度:10~35℃
病害症狀特點和病原菌形態,病害症狀特點,病原菌形態,生物學特性,pH的影響,溫度的影響,
病害症狀特點和病原菌形態
病害症狀特點
玉米灰斑病菌主要為害葉片,其次為害苞葉和葉鞘,嚴重時可侵染莖稈。在苞葉、葉鞘和莖稈的症狀與葉片症狀相同。初始病斑在透射光下呈針尖狀褪綠的黃色小斑點,2周后,感病品種上形成長矩形病斑,長1-6 cm,寬0.2~0.4 cm,寬度受葉脈限制,多數沿玉米葉脈擴展。病斑交界處清晰。病斑中央灰色,邊緣具褐色壞死線,葉片兩面均可產生灰色霉層,以葉背面居多。發病嚴重年份,植株葉片枯死早衰,產量下降。
病原菌形態
分生孢於倒棍棒形,下端較直或稍彎曲,無色,1~8個隔膜,多數3~5個隔膜,孢臍明顯,頂端較細稍鈍,有的頂端較尖。分生孢子梗單生或叢生,一般3~10個,暗褐色,粗細一致,1~4個隔膜,多數1-2個隔膜,常呈曲膝狀,1-3個膝狀節,上著生分生孢子,具孢痕,分生孢子梗無分枝。
生物學特性
pH的影響
同pH對菌絲生長的影響有明顯差異,pH 4~12均能生長,其中pH 5~lo較適合,最適pH 6~8。當pH 2和3時,PDA培養基不凝固,病菌不生長。pH 4—12雖能生長,形成正常菌落,但生長緩慢。
溫度的影響
溫度對菌絲生長影響很大,適合溫度為10~35℃,以20一25℃生長最快,低於10℃或高於35℃不生長,說明該菌適宜相對中溫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