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斑病T小種穗腐病

玉米小斑病T小種穗腐病

玉米小斑病T小種穗腐病,是一種針對玉米發作的真菌性病害。病發時病部生不規則的灰黑色霉區,引起穗腐,嚴重的果穗腐爛,種子發黑霉變,導致玉米減產。為害的真菌玉蜀黍平臍蠕孢,屬於半知菌亞門。該病害可以通過田間管理和藥劑噴灑等方式防治。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玉米小斑病T小種穗腐病
  • 病原中文名:玉蜀黍平臍蠕孢T小種
  • 病原拉丁學名:Bolaris maydis Shoem
  • 病原分類地位:半知菌亞門真菌
  • 主要危害作物:玉米
  • 主要為害部位:穗
病害症狀,病原特徵,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田間管理,藥劑防治,

病害症狀

T型雄性不育系被小斑病菌T小種侵染果穗後,病部生不規則的灰黑色霉區,引起穗腐,嚴重的果穗腐爛,種子發黑霉變,別於小斑病菌O小種。T小種還可侵染葉片、葉鞘及苞葉,病斑較大,葉片上的病斑大小為10~20×5~10(mm),苞葉上產生直徑2cm的大型中央黃褐色、邊緣紅褐色的圓形斑,四周具明顯中毒圈,病斑上有霉層。

病原特徵

玉蜀黍平臍蠕孢(Bipolaris maydis(Nisikado et Miyake)Shoem.異名Helminthosporium maydis Nisikado et Miyake、Drechslera maydis(Nisikado et Miyake)Subram.&Jain),屬半知菌亞門真菌。有性態異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Drechsler)Drechsler,異名:Oph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chsler)。
子囊座黑色,近球形,大小357~642×276~443微米,子囊頂端鈍圓,基部具短柄,大小124.6~183.3×22.9~28.5微米。每個子囊內有4個或3個或2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長線形,彼此在子囊里纏繞成螺旋狀,有隔膜,大小146.6~327.3×6.3~8.8微米,萌發時每個細胞均長出芽管。無性態的分生孢子梗散生在病葉病斑兩面,從葉上氣孔或表皮細胞間隙伸出,2~3根束生或單生,欖褐色至褐色,伸直或呈膝狀曲折,基部細胞大,頂端略細色較淺,下部色深較粗,孢痕明顯,生在頂點或折點上,具隔膜3~18個,一般6~8個,大小80~156×5~10微米。分生孢子從分生孢子梗的頂端或側方長出,長橢圓形,多彎向一方,褐色或深褐色,具隔膜1~15個,一般6~8個,大小14~129×5~17微米,臍點明顯。該菌在玉米上已發現O、T兩個生理小種。T小種對有T型細胞質的雄性不育系有專化型,O小種無這種專化性。

傳播途徑

主要以休眠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成為翌年發病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風雨、氣流傳播,侵染玉米,在病株上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

發病條件

發病適宜溫度26~29℃。產生孢子最適溫度23~25℃。孢子在24℃下,1小時即能萌發。遇充足水分或高濕條件,病情迅速擴展。玉米孕穗、抽穗期降水多、濕度高,容易造成小斑病的流行。低洼地、過於密植蔭蔽地、連作田發病較重。

防治方法

田間管理

(1)因地制宜選種抗病雜交種或品種如掖單4號、掖單2號和3號、沈單7號、丹玉16號、農大60、農大3138、農單5號、華玉2號、冀單17號、成單9號和10號、北大1236、中玉5號、津夏7號、冀單29號、冀單30號、冀單31號、冀單33號、長早7號、西單2號、本玉1l號、本玉12號、遼單22號、魯玉16號、鄂甜玉11號、鄂玉筍1號、滇玉19號、滇引玉米8號、陝玉911、西農11號等。
(2)加強農業防治 清潔田園,深翻土地,控制菌源;摘除下部老葉、病葉,減少再侵染菌源;降低田間濕度;增施磷、鉀肥,加強田間管理,增強植株抗病力。

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25%苯菌靈乳油8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間隔7~10天一次,連防2~3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