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孤山

玉溪孤山

澄江亦是沉江的諧音,古滇國曾在這裡輝煌,如今古城已沉於撫仙湖底,只留下了孤山。 海中之山有仙跡,山中之水為珍泉。撫仙湖在雲嶺之中,孤山島在撫仙湖內,可謂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孤山在滇中五大湖泊里是獨一無二的,在雲南二十幾個高原湖泊中首屈一指,故有雲南第一島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玉溪孤山
  • 原名:瀛海山
  • 位置:江川縣
  • 發現時間:宋代
  • 宮殿: 八個
  • 所屬:撫仙湖
孤山概述,傳說,其它,

孤山概述

原名瀛海山,位於距江川縣城約17公里的撫仙湖江川水域之中。明代以前瀛海山傍有一小島(稱小瀛海山),兩島之間有一鐵橋(虹飲橋)相通。明末一夕地震,小島及虹飲橋沉沒,唯瀛海山屹然獨存,孤山由此得名。
孤山孤山
孤山成於宋,盛於明,曾建有八殿五閣三亭一堂一庵一塔。八殿即:大佛、大雄、接引、三清、活佛、子孫、雷祖、白衣等殿;五閣即:玉皇、斗母、雄文、呂祖、凌霄等閣;三亭即:襟海、宛在、探璃等亭;還有十詠堂、水月庵、銅塔。銅塔塔基下闊五丈,塔身高九丈,一十三層構成,中鑄金剛經,飾以朱紺碧翠,閃爍澄明。孤山昔為迤東名勝,有“巍然形勝冠南洲”之譽,成為滇中名勝之最。
玉溪孤山

傳說

關於孤山,也有一個傳說:一位仙人為了阻擋洪水,用鎬頭在岸邊的山上一刨,山缺了一塊,島就在水中了。因此,至今於朝湖方向的山少了一角,而島的形狀是朝山面陡峭,背面則平緩。
撫仙湖湖水碧綠如玉,孤山島恰似鑲嵌在綠玉上的一顆寶珠,故又得名“環玉山”。因孤山四周碧水環繞,起風之時四周碧水雪浪,又稱“水金山”、“瀛海山”。歷史上孤山還用過海中山、湧泉山、瀛山、小金山、等名,但是最確切的還是應叫孤山。它好像是群峰爭雄被擠掉在湖裡一樣,剛剛從水裡探出頭來,雖然仍不甘心,可孤立無援,無可奈何地望著風光秀麗的撫仙湖,望著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孤山的面積八十餘畝,地理位置極佳,四周險峻,特別是東、南、北三面高出水面二十多米,均為懸崖絕壁。民間傳說:“孤山山高無路”,“孤山獨座虎難行”。孤山雖小,但風姿奇異,景致迷人,有自然生成的十景:爛柯坪、魚樂園、弄珠岩、南無洞、天生橋、龜極峰、捨身岩、觀生台、振衣崗、連心石,堪稱旅遊勝地,享有“迤東勝跡”之美譽。
孤山島南與海門公園風景點幾里相隔,北與明星風景點碧雲寺上的“蓮花峰”俯仰相望。北面平緩,西南陡峻,石壁如削,西面有巨石方正平坦,取名“欄柯坪”,也叫“棋盤石”。相傳當年的孤山環境幽靜勝過天堂,常有仙人來此弈棋消遣,其中有兩位流連忘返,坐化為石,人稱“雙人石”。東面有一石洞稱“仙人洞”。南面有巨石懸崖,由“天生橋”可渡至南端的“迎風亭”。崖下碧水浩淼,風和日麗之際,不時有青魚成群結隊匯集於此,高峰時可形成三四千平方米的“青魚陣”,競相遨遊嬉戲撒歡,故有“魚樂國”之稱。絕壁上方有塊台板,立其上可睹“魚樂國”奇景,被稱為“觀魚台”。每年舊曆六月初六日,當地百姓還在孤山舉行廟會。做會期間,人們都要帶上自己親手製作的彩色“米花團”及其他食品,投入湖中,吸引成千上萬條青魚前來受領祭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孤山島獨有的“青魚奇觀”。青魚陣以每年的農曆七月至十一月為高潮期,逢萬里晴空,風平浪靜之日,遊人皆可大飽眼福,且近前魚群不散,拍照不亂,悠遊自如。

其它

站在孤山頂上遠眺,撫仙湖美景盡收眼底,涌動的湖水一片碧綠,琉璃萬傾,像透明的碧玉,像無瑕的水晶,這時人們才完全體會出撫仙湖的清麗撫媚。?
如今,開闢了五山一村之孤山的遊覽路線,將在孤山集中展示古滇國文化,為迎接更多的中外遊客創造了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