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樓春·鳳樓鬱郁呈嘉瑞

《玉樓春·鳳樓鬱郁呈嘉瑞》是宋代詞人柳永創作的一首詞。此詞詠寫皇宮中夜醮後舉行盛宴的場景,蘊含著對宋真宗求仙問道以及對群臣推波助瀾的不滿。全詞運用鋪敘手法,看似實錄,實則褒貶寓於其中,不僅有較高的文學價值,還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玉樓春·鳳樓鬱郁呈嘉瑞
  • 作者:柳永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全宋詞
  • 作品體裁: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玉樓春
鳳樓鬱郁呈嘉瑞。降聖覃恩延四裔。醮台清夜洞天嚴,公宴凌晨簫鼓沸。
保生酒勸椒香膩。延壽帶垂金縷細。幾行鵷鷺望堯雲,齊共南山呼萬歲。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玉樓春:詞牌名,又名“木蘭花”“歸朝歡令”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韻。
⑵鳳樓:有鳳凰圖案裝飾的樓宇。這裡指天子禁城的樓閣。鬱郁:華盛的樣子。
⑶降聖覃(tán)恩:聖祖降臨,廣布恩澤。降聖,指九天司命天尊。《宋史·真宗紀》:“(大中祥符五年)冬十月戊午,延恩殿道場,帝瞻九天司命天尊降。”覃恩,廣為恩典。覃,延長,擴展。四裔(yì):周邊。裔,指邊遠之地。
⑷醮(jiào)台:道士做道場時所設的祭祀神仙的壇台。洞天:本指神仙居住的地方。道教對神仙所居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說,即所謂洞天福地。這裡指的是供奉聖祖的道場,醮台上如洞天的設施。
⑸公宴:亦作“公筵”。公卿高官之宴會。王粲《公宴》有張銑解題曰:“此侍曹操宴,時操未為天子,故云公宴。”
⑹保生酒:宋代保生長壽的酒。保生,保護並使其生存繁衍之意。當時宋真宗特為趙玄朗上尊號“祖上保生天尊大帝”,簡稱“保生天尊”。保生酒的命名,即本於此。椒香:椒香之酒。一說花椒酒的香氣。古時習俗,將椒置於酒或漿中以敬長者或祀神。膩:綿軟醇厚。
⑺延壽帶:即指金縷延壽帶與金絲續命縷。宋代在降聖節時,人們會相互贈送綴有珠玉金銀的羅帶。
⑻鵷(yuān)鷺:這裡指的是群臣。堯云:指皇帝。《史記·五帝本紀》載:“帝堯者,放勛。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
⑼南山呼萬歲:高呼皇帝萬歲,壽比南山。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鳳樓華盛呈現嘉瑞之氣。聖祖降臨,廣布恩澤,四方受益。夜晚的祭台顯得很清冷,供奉聖祖的道場莊嚴肅穆,朝廷舉辦的宴會到凌晨還簫鼓聲沸。
在宴會上眾臣以保生酒上祝聖壽,還有花椒酒味道醇厚,延壽帶垂下細細的金絲。大臣們像鵷鷺般排著整齊佇列仰望皇帝,齊聲祝願皇帝長壽萬歲。

創作背景

宋真宗自景德元年(1004)奉歲幣與契丹議和的澶淵之盟後,自感恥辱,遂與王欽若合謀,偽稱“天書”降世,企圖披上“君權神授”的神聖外衣,挽回聲望。從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起,真宗假託神人五次降下“天書”,進行了上聖祖尊號,東封泰山,西祀汾陰等大型活動,這就是所謂的“天書”事件。真宗在“天書”事件期間,下詔頒布了若干舉行慶祝的節日。以正月三日“天書”降日為天慶日“天書”再降為天貺節,以七月一日趙玄朗降生為先天節,十月二十四日降延恩殿日為降聖節。並詔在京師建景靈宮以奉聖祖,天下府州軍監天慶觀增置聖祖殿。降聖節與天慶節、先天節,同稱為三大節日。柳永有十首左右的詞與“天書”事件有關,皆有其現實背景。這首《玉樓春》就是其中寫宮中夜醮的一首。詞中所述宮中夜醮等情節,實有其本事,並非柳永憑空虛構或虛辭誇飾。柳永可以說是“忠實地”根據真宗“布告天下”的御撰《聖祖臨降記》來寫這首詞的。此詞創作時間當為大中祥符五年(1012)。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詞寫夜醮的翌日宋真宗在皇宮中舉行盛宴,接受朝臣稱賀的場景。上闋開篇“鳳樓鬱郁呈嘉瑞”一句直接描寫宋真宗迎接祥瑞的情景。“降聖覃恩延四裔”,說明這次降聖節為趙玄朗“降聖”延恩殿一事而打的夜醮禮儀非常隆重,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宋史·禮志》的記載:“休假五日,兩京諸州府,前七日建道場設醮,假內禁屠輟刑,聽士民宴樂,京師張燈一夕。”接著“醮台清夜洞天嚴,公宴凌晨簫鼓沸”兩句表現祭台道場的莊嚴肅穆和皇宮宴會的熱鬧場景。雖然字裡行間仿佛只是在進行實錄,不包含任何褒貶,只是進行藏頭露尾地諷刺揶揄,但是在這些文字的背後流露的是對於宋真宗耽於神仙之道的荒唐做法的強烈不滿,而這些與史書印證,真宗一朝的政治之弊可見一斑。
下闋進一步描寫宮中盛宴。“保生酒勸椒香膩,延壽帶垂金縷細”是《宋史·禮志》所云降聖節的禮儀的詩意體現:“中書、親王、節度、樞密、三司以下至駙馬都尉,詣長春殿進金縷延壽帶、金絲續命縷,上保生壽酒。”降聖節賜宴百官,必須戴上延壽帶入宮慶賀。“延壽帶”與“保生酒”是降聖節所奉禮儀中所特有的必備之物。“幾行鵷鷺望堯雲”,形象地寫出群臣依班排成行列,像鵷鷺那樣進退有序,遠瞻天顏的情景。“齊共南山呼萬歲”,謂大家一齊山呼萬歲,祝皇帝壽比南山,生動地展示了當時“一國之君臣”尊“聖”而“如病狂”的鬧劇。
這首詞跟柳永創作的其他四首與“天書”事件有關的《玉樓春》詞一樣,共同反映出來的是柳永對時政的密切關注,說明柳永早期之作並不限於風情,也有一系列涉及時政進獻宮廷之作,這透露出他的希世求進之心,同時他在詞中又隱隱地表露他對於當朝的態度:對宋真宗求仙問道的不滿,對群臣推波助瀾的不滿,對當時這種昏聵朝政的不滿。

名家點評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王星琦《柳永集》:“此首與前一首(指《玉樓春·昭華夜醮連清曙》)當寫於同時。所不同處在於一是借古說今,一是直說罷了。這回所諷,不止於對宋真宗耽於神仙之道的荒唐,也捎帶上群臣的沉湎其中,推波助瀾。‘一國君臣如病狂然,吁,可怪也’(《宋史·真宗紀贊》)。可見,連正史亦有微詞。細繹二詞,柳永的諷刺揶揄藏頭露腳,他仿佛只是實錄,褒貶並不明顯,想這正是他的高明之處。詞的意味不大,甚至有些枯燥,然其史料價值卻不容低估。將其與史書對讀,真宗朝荒政弊端一目了然。”

作者簡介

柳永,宋代詞人。字耆卿,初名三變,字景莊,崇安(今屬福建)人。景祐元年(1034)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排行第七,世稱柳七或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善為樂章,長於慢詞,以描寫歌妓生活、城市風光以及失意文人羈旅行役的生活等題材為主,語多俚俗,尤善鋪敘形容,曲盡其妙。對北宋慢詞的興盛和發展起過重要作用。詞作流傳極廣,有“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之說。生平亦有詩作,惜傳世不多。有《樂章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