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帶板

玉帶板

玉帶是一種由數塊乃至十數塊扁平玉板鑲綴的腰帶,是古代官品位的標誌。玉帶有方形、長方形、桃形等,表面常雕琢各種圖案的玉帶始見於北周,一直沿用至明代,清代廢除玉帶制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玉帶板
  • 描述:由數塊塊扁平玉板鑲綴的腰帶
  • 意義:是古代官品位的標誌
  • 形狀:方形、長方形、桃形等
  • 廢除玉帶時期:清代
  • 別稱:帶跨
簡介,各朝玉帶,唐至元玉帶板,明代玉帶板,皇帝御帶,

簡介

玉帶板又稱為帶跨,從13塊到26不等,材質、數量依據等級不同都有著嚴格的規定,唐代根據帶板的數目來稱帶,如“十三銙帶”。通過記載所知,在明代玉帶僅限於皇帝、藩王、建立功勳受封的公、侯、伯、駙馬及夫人。
在中國古代,最早出現在腰帶上以玉為裝飾品出現在北周時期。最初只是在腰帶的兩端連線處加玉質帶鉤,後來發展到在腰帶上鑲綴一圈片狀玉塊,玉塊的形狀有方形、長方形和桃形;有素麵的,也有表面淺浮雕刻圖案,以顯示主人的高貴身份。
唐代朝廷把皮質的革帶定為官服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規定用不同材質的配飾鑲綴在革帶上,以此體現官階的高低。只有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員才能系金帶或玉帶。明代標準一副革帶由20塊帶板組成,這20塊帶板又是由長方形8塊、長條形4塊、圭形2塊、桃形6塊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而成 。

各朝玉帶


由於歷史的原因,出土玉帶較為集中的地區有南京、北京、江西。南京是明太祖削平群雄,驅逐蒙元的根據地,也是從洪武初年到永樂遷都北京前五十餘年間(1368-1420年)的明朝統治中心。在明代考古中,南京眾多的王公、貴族、功臣墓葬中大多都有玉帶出土。永樂十九年(1421年)二月,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此後北京一直作為明、清兩代帝都。定陵墓中出土了萬曆皇帝使用的多條玉帶。另外,在北京地區發現的一些外戚、宦官的墓葬中也出土了玉帶。明代共封親王62位,受封並建立藩國者50位,王府遍及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四川、湖南、湖北、廣西、江西等地,其中江西的藩王墓發現較多,出土了相當數量的玉帶。此外,一些明代墓葬中還出土了非玉質帶板的革帶,帶板質地有金、銀、銅、木、凍石等。

唐至元玉帶板


唐代玉帶板,銙多製成方形,其雕琢方法多採用壓地隱起的方法,圖案邊緣用細而短的密集陰刻線整齊排列雕刻,然後自邊緣向內緩緩凹下,使中部紋飾凸起,與邊緣同高,再用較粗的陰刻線勾勒出輪廓,有如淺浮雕。唐代帶板一般都較厚,有的帶板還鑲以金邊,或以玉為緣,內嵌珍珠及紅、綠、蘭三色寶石。帶板素麵的較少,一般均為淺浮雕人物、花鳥、動物紋飾。帶板上的圖案以西域胡人形象最具特色,人物高鼻深日,著裝奇異。據載,此類玉帶板應屬西域產品或中土仿品。
宋、遼、金、元四朝皆雕造玉帶板,在此期玉雕中占有重要地位。帶挎或方或矩,製作規整,四角方正,面底同大,與唐代已明顯不同。帶板上雕刻的紋飾以雲龍、花草、人物、鳥蟲為主,尤其遼金更用具有山林情趣的自然場景入畫,所刻山林熊鹿、花鳥魚水風格寫實,自然生動,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唐代盛行的西域題材紋飾已經不見,宋代現了道裝人物帶板。如江西上饒南宋建炎四年(1130)趙仲湮墓出土的即是典型。在雕刻技法上,此時期多採用深層鏤雕方法來琢刻紋飾,所刻花鳥雲龍,數層疊壓成立體狀,細部用細陰線勾勒,花草葉脈也能刻得井然有序。帶板的形制在這個時期也發生了變化,帶挎除原有的方形、長方形外,新出現了桃形銙。元代帶銙還新出現了四角內凹成海棠瓢狀形的。

明代玉帶板

明代玉帶板數量較多,近年來考古發掘出土於墓葬中的整套帶板也不少。現今傳世品的玉帶板,大多是零散的帶銙和鉈尾。帶銙由長方形、桃心形、豎條形組成,另外還有委角長方形和方形帶銙。裝飾分素麵、透雕、鑲嵌寶石三種形式,所雕紋飾同元代相比有了較大的變化,早期仍有元代遺風,以雲龍紋為主。明中期帶有吉祥寓意的圖案開始流行,帶板上的紋飾幾乎全部轉為吉祥題材,如松鶴、麒麟、三羊、百狩等。
明代玉帶板早期的雕刻多是立體的深層鏤空,可以看出明顯的元代手法。明中期出現了分層鏤雕的琢法,先用減地法留出上層圖案,在降低的地子上再鏤雕底層圖案。這種風格與同期的雕漆特點相一致,具有很強的裝飾效果,但也失去了宋元時期自然寫實、生動逼真的特點,成為一種程式化的、呆板的圖案化紋飾。此期玉雕的刀法也變得硬直險峻。江西南城明益王朱祐檳墓出土的玉帶板可作為此時的典型代表。明晚期在雕工上呈現出粗獷簡略的風格,與早期有所不同。玉帶多數為20銙,圖案雖有定製,但頗為靈活。
明代玉帶板的框線比元代玉帶板窄,紋飾以龍紋為多,此時期還出現了嬰戲圖紋飾的玉帶板。明代最具特色的雕琢技法是先減地留出主題紋飾,在降低的地上透雕所需輔助紋飾,然後再加工主題紋飾,使得整體紋飾起伏感很強。

皇帝御帶

以短粗陰線及壓地隱起法雕刻胡人吹奏形象,系唐代玉帶板的典型之作。佩系玉帶是古代官場禮服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嚴格的規定,以帶板的質地、紋飾、塊數不同,來表示品級的高低。1943年四川省成都市前蜀帝王建墓出土的盤龍紋玉帶,是目前所僅見的唐、五代時期完整的成套玉帶,也是前蜀帝王建的隨身御帶,可謂無價之寶。它由7塊方形帶板與1塊圭形鉈尾板組成,帶板及鉈尾皆扁體,玉質潔白溫潤,每塊板上均碾琢龍紋圖案,具有浮雕效果。龍頭回望,雙目圓睜,炯炯有神;龍身蜷曲,在雲中盤旋;四肢健碩,龍爪剛勁有力。龍的神態生動,為研究中國龍紋的演變提供了寶貴實物資料。鉈尾背面有陰刻楷書118字,記載永平五年(915),前蜀帝後宮失火,玉料也在其中,然經烈焰燒後依然“溫潤潔白異常”,王建深為讚嘆,命玉工製成“大帶”,並記述“夫火炎昆崗,玉石俱焚,向非聖德所感,則何以臻此焉,謹記”,來表達自己對此帶的珍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