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函山石窟造像

玉函山石窟造像

玉函山又名函山、臥佛山、興隆山,海拔523米,是濟南近郊最高的山峰。其勢呈東西走向,北有五峰,自西而東為鼓樓峰、透明峰、帥旗峰、行龍峰、鵝頭峰。因造像得名的西佛峪,在透明峰的陰崖間。西佛峪的摩崖造像上下分五層,共有89尊。第一層有11尊佛像,第二、三層有33尊,第四層多達32尊,第五層為13尊。所占面積長13米多,高近7米,有佛有菩薩,有站有坐,還有5座大型石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玉函山石窟造像
  • 又名:函山、臥佛山、興隆山
  • 海拔:523米
  • 走勢:東西走向
歷史淵源,藝術價值,發現與破壞,

歷史淵源

玉函山石窟造像位於岱陰曆城區十六里河鎮分水嶺村東南玉函山北麓,為西佛峪摩崖造像。玉函山北面山腰西北方有巨石,上刻“佛峪”,東約150米即石窟造像。
據山間西佛峪寺造像間已知的題刻記載,一位叫做楊靜太的婦女於開皇四年八月初十來到這裡,首先在山陰新月形天然石廈之間開鑿了佛像,其殘字尚留存在第三龕下。五天后的中秋之日,另一個叫做劉洛的人緊隨而來,他在題記中自稱為“七佛主”。
之後,隋代人夏樹、殷洪纂、羅江、王景遵、傅郎振、羅寶奴、張竣母桓、顏海夫婦、僧人智定等形形色色的人士先後在這裡敬造佛像,共同祈求幸福平安。這個造像和題記的過程一直持續了近三百年,直到唐大中十年左右才宣告結束。

藝術價值

西佛峪的摩崖造像上下分五層,共有89尊。第一層有11尊佛像,第二、三層有33尊,第四層多達32尊,第五層為13尊。所占面積長13米多,高近7米,有佛有菩薩,有站有坐,還有5座大型石龕。造像最高者達1.3米,最低者約25厘米。在雕刻技法上,線條疏潔,衣紋簡直,多採用直平線階梯式刻法。令他們高興的是,這裡的“隋代造像保存得相當完整,毀壞的比較少”(張鶴雲《濟南石窟及摩崖造像》)。
這些隋代造像“造型華麗,衣紋遒勁,比例適度”,與“比例姿態修長,面部輪廓瘦削,頸部直挺,口角微笑”的魏代造像風格和“造型體積充沛豐滿,雍容莊嚴而大方”的唐代造像風格,具較明顯區別。並且,從造像者的身份上說,北魏在濟南附近的造像是地方長官聯合僧尼營造,隋唐以後一般信徒及僧尼營造的加多。張鶴雲認為:“尤其玉函山造像更有佛與菩薩雜坐者,其原因,玉函山造像者多是一般信徒,經濟條件較差。

發現與破壞

張鶴雲(1923~2008),河北豐潤人,1945年畢業於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中央美術學院前身),因從事革命活動被捕,出獄後避禍青島山東大學,1952年來到濟南,執教鞭于山東師範學院。1953年,他回到北京,進修於北京師範大學和中央美術學院。王遜和張安治的中國美術史、西洋美術史,梁思成的中國建築史,汪菊淵的中國造園史等,都使他受益匪淺,尤其常任俠、沈從文有關印度石窟和文物知識的講座,給張鶴雲打開一扇新的視窗。
1954年秋天,張鶴雲和同院青年教師荊三林開始了艱辛的考察之旅。他們背上鋪蓋卷,帶上乾糧,徒步翻山越嶺,尋覓一處處佛教文化遺存。濟南南郊黃石崖、千佛山、龍洞山、東佛峪、佛慧山開元寺、琨瑞山千佛崖、靈鷲山齊城峪和玉函山西佛峪都留下他們的足跡,這些地方散布著許多藝術精美極具歷史價值的石窟及摩崖造像,最早為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最晚為明天啟二年(1622),前後綿延一千餘年。張鶴雲和荊三林重點就魏、隋、唐三個朝代的文化遺存,逐個考察研究。北魏及東魏時代的造像主要在歷山黃石崖、龍洞和東佛峪三處;隋代造像除東魏已開闢的東佛峪和龍洞以外,另有千佛山、佛慧山開元寺、玉函山西佛峪等處;唐代造像主要在琨瑞山千佛崖、靈鷲山齊城峪及東佛峪等處。尤其隋代,濟南經濟好轉,佛教信仰普遍,造像之風大盛,營造地點也由市區附近逐漸向遠處發展。千佛山的造像起於隋開皇元年(581),三年後繼而開闢的地區便是二十里外的玉函山西佛峪。張鶴雲不光拍攝照片,還以素描形式畫下石窟及摩崖造像的風貌,附以詳細的文字介紹,包括石窟和摩崖造像的歷史背景,古蹟名稱及來歷,營造時間及佛像的數量、高度等。張鶴雲和荊三林對於這處人跡罕至的文化遺存驚喜不已,此前他們未見有任何文字記載,因而認為這次考察具有發現意義。其實,在他們之前,早已有捷足先登者。
1925年秋,日本學者常盤大定、關野貞來到山東,也來到濟南玉函山西佛峪,踏查史跡,還拍下大量照片。常盤大定、關野貞在《支那佛教史跡踏查記》中記述,他們是10月22日來到玉函山的,當時還有一位叫藤本的攝影師,從中午12時開始拍照、拓字。接待他們的是廟裡的道士。當初的佛峪寺已變身碧霞殿。而有佛峪之前,玉函山是一座道教之山,山名得自青鳥銜玉函的傳說。此傳說與漢武帝和道教女神西王母有關,至今山頂泉井仍稱王母池。清代于慎行《玉函山眺望》有“青鳥不歸丹鷲遠,仙蹤佛地兩徘徊”之句,可見這裡佛道輪莊,從其臥佛山的別稱也看得出來。兩位日本學者足跡遍及華北以及南方幾省,數百幅精美照片、拓片匯成《中國文化史跡》等書。儘管如此,張鶴雲和荊三林的工作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他們是首批考察此地的中國學者,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一批。
“文革”浩劫到來,紅衛兵們浩蕩開進山谷,無情地揮動大錘,將89尊精美造像的頭部全部砸毀,就連在六七米高處的釋迦三尊像,亦不能倖免。這與張鶴雲當年在黃石崖看到的情形相似。黃石崖的造像大都沒有頭顱,那是毀於北周武帝的滅佛運動。張鶴雲沒有想到,玉函山的造像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躲過一次次劫難,一直安然無恙,卻碎裂於20世紀60年代,且毀壞得更為徹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