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燁趙北口詩行書》,是一篇古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玄燁趙北口詩行書
- 時代:清代
- 縱:135.5cm
- 橫:57.1cm
玄燁趙北口詩行書 《玄燁趙北口詩行書》軸,清,玄燁書,紙本灑金,行書,縱135.5cm,橫57.1cm。
釋文:
趙北時巡至,燕南古戍聞。人煙生曉市,橋影漾晴雲。浴鳥鞏記迎船出,垂楊隔浦分。中流清賞洽,簫鼓陋橫汾。趙北口作。
鈐 “康熙宸射匙慨翰”、“稽古佑文之章”、“淵鑒齋”印。鑑藏印有“寶笈三編”、“石渠寶笈所藏”、盛霸良“宣統尊親之寶”、“教育部點驗之章”。
此幅作品為玄燁所書其本人作五律一首,題為《趙北口》 ,載《清聖祖御製詩初集》卷七。趙北口位於直隸(今河北境內)剃艱遷任丘縣北五十里,又稱唐興口、趙堡口,為諸淀之水所匯。舊有堤、橋,通南北孔道,橋上題“燕南趙北”。康熙皇帝曾在仲春(農曆二月)在此閱水圍。他岀巡趙北口時見燕南古鎮一派太平景象,遂生感慨,賦此詩為紀。此幅書法精熟流暢,筆墨飽滿。
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年)即清聖祖康熙皇帝,順治皇帝第三子。他自幼受到系統嚴格的漢文化的啟蒙教育,對漢傳統文化有強烈的認同感。他不僅大力倡導漢文化,本人亦飽讀詩書,好學敏求,學習書法便是其重要的功課之一。萬機餘暇院檔應,他常與臣下觀摩古人墨跡,切磋書藝,以翰墨陶冶情懷。歷代書家中,玄燁對董其昌的書法最為崇尚,刻意模仿,功力漸深,最終成為一名出色的董派書家,並直接影響和引領了當時婆端永宙的書風走向,使清初書壇瀰漫著董派的流風餘韻。
此作曾經《石渠寶多戶雄晚笈三編》著錄,又經民國政府教育部點驗,寶藏至今已近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