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學與理學的學術思想理路研究

玄學與理學的學術思想理路研究

《玄學與理學的學術思想理路研究》是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漢民。

基本介紹

  • 書名:玄學與理學的學術思想理路研究
  • 作者:朱漢民
  • ISBN:9787516105641
  • 頁數:284
  • 定價:56.00元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3
  • 副標題:玄學與理學的學術思想理路研究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玄學與理學的學術思想理路研究》著重探討玄學與理學的學術脈絡與思想理路,顯然主要是採用“內在理路”的解釋方法,說明玄學與理學的內在關聯,筆者認為,思想文化產生、演進的“內在理路”總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產生的,我們所探討的,是一種社會歷史“外緣條件”下演變、發展的“內在理路”。但是,《玄學與理學的學術思想理路研究》著重探討思想文化演進的內在理路,因為這確是一件做得不夠但有著重要意義的工作,特別是對我們思考中華文化如何能夠形成一個源遠流長的獨特系統,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

作者簡介

朱漢民,1954年生,湖南邵陽人。湖南大學二級教授,歷史學、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現任嶽麓書院院長、湖南省社科聯副主席、湖南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曾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文化遺產保護先進個人、首屆湖南省優秀社會科學專家等名譽。 擔任的學術兼職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評審專家、湖南省人民政府首屆諮詢委員、教育部歷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客座研究員、湖南省政府學位委員會評審專家、中國實學會副會長、中華朱子學會副會長、武漢大學國學院兼職教授、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基地首席專家、湖南省哲學學會副會長、湖南省歷史學會副會長、湖南省書院研究會會長等。 擔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主持國家重大學術文化工程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振興行動計畫項目、國家重點圖書以及其他部省級科研項目十多項。在海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兩百多篇。出版學術專著有《宋明理學通論》、《宋代四書學與理學》(合著)、《中國思想學說史》(宋元卷主編)、《儒家人文教育的審思》、《湖湘學派與湖湘文化》、《聖王理想的幻滅》、《忠孝道德與臣民精神》、《中華文化通志·智育志》、《湘學原道錄》、《玄學理學的學術思想理路研究》、《長江流域的書院教育》(合著)、《中國書院文化》等十餘種。主編《清史·湘軍史料叢刊》(10卷)、國家規劃教材《中國傳統文化導論》、《中國書院》叢刊、《嶽麓書院學術文庫》、《嶽麓書院藏秦簡》等。曾獲國家圖書獎、全國優秀教材獎、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十多項。

目錄

導論
第一章從名士風度到聖賢氣象
一魏晉名士風度及其雙重人格
二宋明聖賢氣象
三名士風度與聖賢氣象的內在關聯
(一)士大夫的主體意識
(二)名教可樂的問題
(三)情性的問題
(四)性與天道的問題
第二章玄學、理學“身心之學”的思想理路
一緒論
二玄學的身心思想
(一)精神權威的崩潰與個體自我的崛起
(二)名士的身心追求與困境
(三)魏晉身心之學的依據:性與理
三理學的身心之學
(一)理學的個體自我意識
(二)理學的身心一體觀
(三)身心之學與性理之學
四玄學、理學“身心之學”的發展理路
(一)從“遺其形骸”到“形骸與天地相應”
(二)從“無心”到“大心”
(三)從自然之我到名教之我
第三章玄學、理學“性理之學”的思想理路
一緒論
二先秦性理觀念溯源
三玄學:建構性理學說的早期形態
四理學:性理學的完成
五性理學的建構與中國哲學的精神
第四章玄學、理學的經典詮釋方法及其聯繫
一緒論
二玄學、理學的言意之辨
(一)經典詮釋與言意之辨
(二)玄學、理學對歷史文本的肯定:言與意的聯繫
(三)思想創新的依據:言與意的差異
三玄學、理學的本末、體用之辨
(一)玄學的經典詮釋方法:本末之辨
(二)理學的經典詮釋方法:體用之辨
(三)理學體用之辨與玄學本體詮釋方法的傳承關係
(四)理學體用之辨對玄學本體詮釋方法的發展
第五章玄學、理學《論語》學的學術理路
一緒論
二玄學《論語》學與內聖之道
(一)聖人之道的價值取向:自然與名教
(二)聖人之道的本體:道與無
(三)聖人之道的方法:“體無”、“明道”
三理學《論語》學與內聖之道
(一)經典詮釋
(二)本體建構
(三)下學上達工夫
四兩種《論語》學的學術理路
(一)一致的本體詮釋方法
(二)相通的精神境界
(三)同構的哲學體系
第六章玄學、理學的《周易》義理學及其理路
一緒論
二王弼的《周易》義理學
(一)義理的學術形式特徵
(二)義理的人文內涵
(三)實用理性的義理
(四)本體論的義理
三程頤的《周易》義理學
(一)程頤義理《易》學對王弼之學的傳承
(二)體用一源的《易》理
(三)卦才與人生境遇
四《周易》義理學與中國傳統思維方式
(一)從理性化的神靈到理性化的哲學
(二)義理易學與中國傳統思維方式
結論
主要參考及徵引文獻
· · · · ·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