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俗名小考

關於唐代高僧玄奘(唐三藏),其俗家姓名歷來存在爭議。《玄奘俗名小考》是發表於《咬文嚼字》2008年05期的一篇論文。其觀點鮮明獨到,學術態度嚴謹,且集合了多方意見,具有科學性與權威性。其論述對玄奘俗名爭議的解決具有重要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玄奘俗名小考
  • 人物:高僧玄奘
  • 朝代:唐代
  • 針對:俗名
玄奘俗名小考,認為應該用“褘”的理由是:,

玄奘俗名小考

隨著錢文忠教授《玄奘西遊記》在央視《百家講壇》中的熱播,玄奘這位唐代高僧,又引起了人們新的興趣。對玄奘出家前的俗名叫什麼,就有不同的說法。
玄奘本姓陳,這是沒有疑義的。《舊唐書》中就有記載:“僧玄奘,姓陳氏”但是,他的名字卻總說紛紜。有人說名“禕(yī),有人說名“褘(huī)”。認同他叫陳禕的,有《中國歷史大辭典》《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等工具書。而認為他叫陳褘的,有《辭海》《中國佛教百科全書》等工具書,還有錢文忠教授的《玄奘西遊記》等著述。
造成玄奘俗名說法不一的原因,主要是當時官方的史書沒有一個明確的記載。除了《舊唐書》提到玄奘的姓氏外,《新唐書》中再沒有說及,這就造成了沒有一個權威說法的狀態。而對“禕”和“褘”兩字的考證,也顯得各有其理。

認為應該用“褘”的理由是:

“褘”字作為玄奘的俗名,應該出自《禮記》中的句子“夫人副(古代貴族婦女的頭飾)褘”,‘褘’義為一種服飾(或說祭服)。玄奘的二哥長捷法師俗名陳素,“素”字也是出自《禮記》中的句子“大夫素帶”,“素”義為白色的生絹(帶),也是一種服飾。這種親兄弟間名字出自同一古籍的原則,應該是有力的證據。
認為應該用“禕”的理由是:(一)“禕”為美好之義,且多用於人名;而“褘”為古時王后的一種祭服。(二)玄奘的“奘”字,為壯大之義,根據古人名與字相配的原理,大與美相承,從意義上看“禕”字更加合理。(三)“禕”和“褘”兩字,一個為示字旁,一個為衣字旁,由於這兩個偏旁十分接近,古代常常混用,“褘”字可能是“禕“字的誤寫,如漢碑、敦煌寫卷、唐石經上都是這樣,其實都屬於別字。
否認玄奘名“禕”的人,還有幾點推論:其一,如果因為辭書上說“禕”字“多用於人名”,就認定肯定是這個字,這就不對了。因為一個字在大部分的文獻里只是用於人名,可以得出結論此字“多用於人名”;但是如果因為某個字“多用於人名”,就認定某歷史人物的名字就是這個字,這樣的反推在邏輯上是不成立的。其二,所謂用“禕”字是“大與美相承”,是把古人名、字相配的原則用錯了地方,因為僧人的法號是不必配合俗名的。比如近代高僧弘一法師,本名李叔同,法號與名字,其間並沒有什麼聯繫。其三,“禕和褘兩字,由於偏旁相近,古代常常混用”,時有這種可能。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會特意將“褘”字寫成“禕”字。因為作為刻石版刻工,一般不會願意費工多刻一筆,而總是希望省力少刻一筆的。更何況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後人閉尊者諱而故意缺筆,於是給後世造成了誤會。因此,不論是從取名的用意,還是從刻石刻經版的混用方面說,玄奘的俗名都應是“陳褘”。
當然,即使認為玄奘的俗名叫“陳禕”,也不能說就是錯的。在這方面,錢文忠教授的《玄奘西遊記》做的比較到位,他在正文裡都用“陳褘”,但在旁邊加個括弧,裡面註明也作“禕”。錢教授解釋說:“為什麼這么講?因為只有一個地方講他叫陳禕,另外四個同時代的文獻講他叫陳褘,而我們在沒有足夠多的證據情況下,只能取多的一個,不能拿少的否定多的......”這是學術研究應取的嚴謹態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