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過程
制定背景
硒是人體健康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提高機體免疫力、抑制腫瘤、修復細胞以及拮抗重金屬等多種功能,被譽為“長壽元素”“防癌元素”。1988年,中國營養學會將“硒”列為中國居民每日必須攝入的15種膳食營養素之一,並提出了中國居民膳食硒攝入量推薦標準,截至2019年最新標準的適宜區間為成人每日60—400微克。但是中國人均硒每日攝入量為36微克,遠低於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硒每日攝入量,硒“隱性飢餓”問題較為嚴重。為改善國民存在普遍的硒“隱性飢餓”問題,提升民眾健康水平,及認真貫徹落實《江西省農業農村廳關於加快推進全省富硒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贛農字〔2019〕69號)等政策檔案要求,特制定該標準。
編制進程
2019年7—8月,成立標準工作小組,編制工作計畫,開展標準起草工作,通過實地調研、資料收集、起草小組多次討論研究,形成了標準草稿,並申請立項;地方標準《獼猴桃富硒栽培技術規程》(DB36/T 1320-2020)由江西省機關事務管理局提出並歸口。
2019年10月,標準工作小組參與了該標準的立項答辯工作。
2019年11月,完成標準討論稿後,在標準工作小組內部進行討論修改形成標準徵求意見稿。
2019年12月,徵求意見,標準工作小組根據意見和建議修改完善標準。
2020年11月9日,地方標準《獼猴桃富硒栽培技術規程》(DB36/T 1320-2020)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2021年4月1日,地方標準《獼猴桃富硒栽培技術規程》(DB36/T 1320-2020)實施。
制定依據
起草工作
起草單位:宜春市農業農村局、蘇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省宜春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江西省標準化研究院、奉新縣農業農村局、萬載縣農業農村局、江西新西藍生態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江西恆暉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省食品發酵研究所、江蘇省硒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研究院、南京大學(蘇州)高新技術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劉瑛、塗貴慶、湯鋒、李幫明、王小華、王富強、柳堂龍、彭蘇梅、盧堅雯、張以莉、歐陽冬梅、尹雪斌、李飛、王張民、曾建華、汪秋雨、余君、張桓、陳呂明、吳瓊、黃啟華、湯小明、潘靈、胡春桃、唐紅英、甘艷清、肖紅、陳宗奎、陳文龍、李萬剛、王訓斌、易愛忠、鄭敏、鄭慶、李偉、張明剛、張寧。
標準目次
前言 | |
---|
1 範圍 | |
---|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 |
---|
3 術語和定義 | |
---|
4 產地環境 | |
---|
5 栽培技術和管理 | |
---|
6 硒營養強化 | |
---|
7 檔案管理 | |
---|
附錄A(規範性附錄)農事活動記錄表 | |
---|
附錄B(規範性附錄)投入品使用記錄表 | |
---|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地方標準《獼猴桃富硒栽培技術規程》(DB36/T 1320-2020)規定了獼猴桃富硒栽培的術語和定義、產地環境、栽培技術和管理、硒營養強化和檔案管理。該標準適用於硒含量背景值大於(含等於)0.2mg/kg的土壤獼猴桃富硒栽培。
引用檔案
| DB36/T 877 綠色食品—獼猴桃栽培技術規程 |
參考資料:
實施建議
建議江西省農業農村廳、各設區市和各縣(市)農業農村局應聯合省標準化研究院、富硒技術有關單位、獼猴桃栽培單位及有關個(群)體等做好標準宣貫工作。
意義價值
地方標準《獼猴桃富硒栽培技術規程》(DB36/T 1320-2020)提供的栽培技術是通過土壤改良方式提高生物有效硒供給或通過根際硒營養強化、葉面硒營養強化等方式增加獼猴桃樹生長過程中的硒營養供給,再經獼猴桃樹自然吸收和內生轉化,有利於提高獼猴桃中硒含量,實現富硒獼猴桃栽培技術在江西省範圍內快速推廣和套用,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國民硒補充量不足問題;同時也有利於推動富硒獼猴桃栽培規範化,促進農業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