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詩說

獻詩說是《詩經》整理編纂過程的一種說法。此說始於東周。周天子為觀察民風,了解民情,制定章典,曾建立了公卿列士獻詩的制度。《國語 · 周語上》:“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而後王斟酌焉。“《國語 · 周語六》:......古之言王者,政德既成,又聽於民, 於是乎使工誦諫於朝,在列者獻詩,使勿兜。“從《詩經》中那些歌功頌德和諷諫的作品裡甚至寫出了作者的名字。如《大雅》中的《嵩高》和《蒸民》兩篇都有“吉甫作誦“之句,這吉甫就是西周著名的貴族尹吉甫。有些典禮的詩,如祭祖、宴客、出兵、打獵所用的樂章,也可能是巫史等有關的職官所作,然後進獻上去的。簡言之,獻詩說有一定的道理,它起碼反映了《詩經》“雅”“頌”中一部分詩篇的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獻詩說
  • 本質:《詩經》作品來源的觀點
  • 含義:《詩經》作品來源於獻詩
  • 出處:《國語》,《左傳》
“獻詩說”含義,古籍記載,

“獻詩說”含義

獻詩說:古代關於《詩經》作品的來源一種觀點。與“王官采詩”和“孔子刪詩”一同被認為是《詩經》編選與收錄的來源。當時天子為了“考其俗尚之美惡”,下令諸侯獻詩。 據《國語》、《左傳》等先秦等古籍記載,《詩經》主要來自公卿列士的獻詩,公卿列士通過獻詩的方式進行諷諫或讚頌。現在一般認為,《詩經》中《大雅》《小雅》和《國風》中的許多詩可能便是通過獻詩的途徑蒐集出來的。
關於《詩經》中詩歌收集方式的一種說法,產於先秦時期。持此說的學者認為,古代王朝的君主為了解自己執政的得失,常命朝廷官員以詩歌的形式進諫。

古籍記載

關於獻詩說,先秦古籍中曾有記載:《國語·晉語六》載範文子語說:“吾聞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聽於民,於是乎使工誦諫於朝,在列者獻詩,使勿兜;風聽臚言於市,辨妖祥於謠,考百事朝,問謗譽於路,有邪而正之,盡戒之術也。“ 《國語·周語》載:“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鼓獻曲,……師箴,瞍賦,曚誦。” 公卿烈士獻詩的目的主要是動用詩歌進行諷諫或讚頌,表達對政治的評價。《詩經》中有些作品為此說提供了可靠的內證,如“王欲玉女,是用大諫”(《大雅·民勞》)。“寺人孟子,作為此詩。凡百君子,敬而聽之”(《小雅·巷伯》)。以上所舉內證、外證可以證明當時確實存在公卿獻詩的制度。用詩於政教的獻詩制度涉及到詩歌創作與運用,體現出“主文譎諫”的文化傳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