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皇帝書》是南宋鄭樵創作的一篇文書。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獻皇帝書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體裁:書信
- 作者:鄭樵
- 作品別名:獻帝書
- 作品出處:《夾漈遺稿》
作品原文,詞句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獻皇帝書
正月十一日,興化軍草萊⑴臣鄭樵,昧死百拜,獻書於皇帝陛下。臣本山林之人,入山之初,結廬之日,其心苦矣,其志遠矣。欲通古今之書⑵,欲通百家之學,欲討六藝之文而為羽翼,如此一生則無遺憾。忽忽三十年,不與人間流通事。所以古今⑶之書,稍經耳目;百家之學,初⑷識門庭。惟著述之功,百不償一。不圖晚景復⑸見太平,雖松筠之節,不改歲寒;而葵藿之傾⑹,難忘日下。恭惟皇帝陛下,誠格上下⑺,孝通神明,以天縱之聖,著⑻日新之德。君臣道合,一言而致中興,自書契以來未之聞也⑼。
臣竊見兵火之餘,文物無幾。陛下留心聖學,篤志⑽斯文。擢用儒臣,典司東觀。於是內外之藏,始有條理;百代之典,煥⑾然可觀。臣伏覩⑿秘書省,歲歲求書之勤,臣雖身在草萊,亦欲及茲時效尺寸。顧臣究心於此,殆有年矣。今天下圖書,若有若無,在朝在野,臣雖不一一見之,而皆知其名數之所在,獨恨無力抄致,默而識之⒀耳。謹搜盡東南遺書,搜盡古今圖譜,又盡⒁上代之鼎彝與四海之銘碣。遺編缺簡,各有彝倫;大篆梵書,亦為釐正。於是提數⒂百卷自作之書,徒步二千里來趨闕下,欲以織塵而補嵩華,欲以涓流而益滄海者也。
念臣困窮之極,而寸陰未嘗虛度。風晨雪夜,執筆不休,廚無煙火,而誦記不絕。積日積月,一簣不虧。十年為經旨之學,以其所得者作《書考》、作《書辨訛》、作《詩傳》、作《詩辨妄》、作《春秋傳》、作《春秋考》、作《諸經略⒃》、作《刊謬正俗跋》;三年為禮樂之學,以其所得者作《諡法》、作《運祀儀⒄》、作《鄉飲禮》、作《鄉飲駁議》、作《系聲樂府》;三年為文字之學,以其所得者作《象類書》、作《字始連環》、作《續汗簡》、作《石鼓文考》、作《梵書編⒅》、作《分音》之類⒆;五六年為天文地理之學、為蟲魚草木之學,為方書之學⒇,以天文地理之所得者作《春秋地名》、作《百川源委圖》、作《春秋列國21圖》、作《分野記》、作《大象略》,以蟲魚草木之所得者作《爾雅注》、作《詩名物志》、作《本草成書》、作《草木外類22》,以方書之所得者作《鶴頂方》、作《食鑒》、作《采治錄》、作《畏惡錄》;八九年為討論之學、為圖譜之學、為亡書之學,以討論之學所得者作《群書會紀》、作《校讎備論》、作《書目正訛》,以圖示之學所得者作《圖譜志23》、作《圖書譜有無記》、作《氏族源》,以亡書之學所得者作《求書闕記》、作《求書外記》、作《集古系時錄》、作《集古系地錄》;此皆已成之書也24。
其未成之書,在禮樂則有《器服圖》,在文字則有《字書》、有《音讀25》之書,在天文則有《天文志26》,在地理則有《郡縣遷革志》,在蟲魚草木則有《動植志》,在圖譜則有《氏族志》,在亡書則有《亡書備載》,二三年間可以就緒。如詞章之文、論說之集,雖多,不得而與焉。
奈秋先蒲柳,景迫桑榆27,兄弟淪亡,子姓28亦殤。惟余老身,形影相弔。若一旦條先朝露,則此書與此身,俱填溝壑,不惟有負於平生,亦且有負於明時。謹繕寫十八韻29、百四十卷,恭詣檢院投進。其餘卷帙稍多,恐煩聖覽。萬一臣之書有可采,望賜睿旨,許臣料理余書,續當上進。微臣遭遇右文30之世,寧無奮發之情?使臣得展盡底蘊,然後鶴31歸蕙帳,狐正首丘。庶幾履陛下之地,食陛下之粟,不辜為陛下之一民也。仰冒天威,伏惟聖慈,特賜睿覽,臣無任瞻天仰聖,激切屏營之至。臣樵冒死百拜進。
詞句注釋
⑴草萊:指平民。
⑶古今:函海本《夾漈遺稿》作“古人”,此處據四庫文淵閣本《夾漈遺稿》。
⑷初:《林竹溪集》作“粗”,此處據四庫文淵閣本《夾漈遺稿》。
⑸復:《莆陽文輯》作“獲”,此處據四庫文淵閣本《夾漈遺稿》。
⑹傾:《莆陽文輯》、《林竹溪集》作“心”,此處據四庫文淵閣本《夾漈遺稿》。
⑺上下:《莆陽文輯》、《福建興化縣誌》作“天地”,此處據四庫文淵閣本《夾漈遺稿》。
⑻著:藝海珠塵本《夾漈遺稿》、涵海本《夾漈遺稿》作“以”,《林竹溪集》作“作”,此處據四庫文淵閣本《夾漈遺稿》。
⑼自書契以來:藝海珠塵本《夾漈遺稿》作“自古以來”,《莆陽文輯》“興作書契以來”,此處據《林竹溪集》及鄭樵《通志·總序》中的“自書契以來,立言者雖多”一句。
⑽志:《林竹溪集》作“意”,此處據四庫文淵閣本《夾漈遺稿》。
⑾煥:《莆陽文輯》作“燦”,此處據四庫文淵閣本《夾漈遺稿》。
⑿覩:《莆陽文輯》作“觀”,此處據四庫文淵閣本《夾漈遺稿》。
⒀默而識之:函海本《夾漈遺稿》作“然紀記之”,《莆陽文輯》作“姑能紀”,《林竹溪集》作“姑能紀記之”,此處據藝海珠塵本《夾漈遺稿》。
⒁又盡:《林竹溪集》作“以及”,此處據四庫文淵閣本《夾漈遺稿》。
⒂數:《林竹溪集》作“四”,此處據四庫文淵閣本《夾漈遺稿》。
⒃諸經略:藝海珠塵本《夾漈遺稿》、函海本《夾漈遺稿》、《林竹溪集》作“諸經序”,《莆陽文獻》作“序略”,此處據四庫文淵閣本《夾漈遺稿》。
⒃諸經略:藝海珠塵本《夾漈遺稿》、函海本《夾漈遺稿》、《林竹溪集》作“諸經序”,《莆陽文獻》作“序略”,此處據四庫文淵閣本《夾漈遺稿》。
⒄運祀儀:四庫文淵閣本《夾漈遺稿》作“運祀議”,藝海珠塵本《夾漈遺稿》、函海本《夾漈遺稿》、《莆陽比事》等均作“運祀儀”,當以“運祀儀”為是。
⒅編:《莆陽文輯》、《林竹溪集》作“論”,乾隆二年《興化府莆田縣誌·藝文志》有《論梵書》,此處據四庫文淵閣本《夾漈遺稿》。
⒆類:《林竹溪集》作“韻”,此處據四庫文淵閣本《夾漈遺稿》。
⒇為方書之學:四庫文淵閣本《夾漈遺稿》、藝海珠塵本《夾漈遺稿》、函海本《夾漈遺稿》均無,此處據《莆陽文輯》、《林竹溪集》及上下文意。
21列國:四庫文淵閣本《夾漈遺稿》作“列傳”,此處據乾隆二年《興化府莆田縣誌·藝文志》、《莆陽比事》。
21列國:四庫文淵閣本《夾漈遺稿》作“列傳”,此處據乾隆二年《興化府莆田縣誌·藝文志》、《莆陽比事》。
22本草外類:四庫文淵閣本《夾漈遺稿》作“草木外類”,此處據《莆陽文輯》、《莆陽比事》、乾隆二年《興化府莆田縣誌·藝文志》及《寄方禮部書》。
23圖譜志:諸本《夾漈遺稿》作“圖書志”,此處據全句文意及《通志天文略天文序》“臣舊作《圖譜志》”。
24此皆已成之書:藝海珠塵本《夾漈遺稿》作“此幸皆已成之書”,此處據四庫文淵閣本《夾漈遺稿》。
25音讀:乾隆二年《興化府莆田縣誌·藝文志》、《莆陽比事》於鄭樵著作目錄“國小類”中有《音韻》,“讀”或為“韻”之訛。
26天文志:《通志天文略天文序》作“天文書”,此處據四庫文淵閣本《夾漈遺稿》。
27景迫桑榆:指將近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