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龍族傳統體育

獨龍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獨龍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它的延續與發展,與獨龍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繫在一起。既是獨龍族民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台,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獨龍族傳統體育
獨龍族概況,獨龍族歷史,獨龍族傳統體育,代表性體育項目,阿扁(摔跤),阿格來依(跳高),網 石,老熊搶石頭,

獨龍族概況

獨龍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的獨龍河兩岸,也有少數散居在貢山縣北部的怒江兩岸。根據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獨龍族人口為7426人,為國家重點扶持的人口較少民族之一。獨龍族有自己的語言,獨龍語和景頗語、珞巴語、僜人語言比較接近,貢山怒語與獨龍語基本相通。由於獨龍族長期與世隔絕,語言發展緩慢,受外界影響小,具有藏緬語活化石的特徵。獨龍族過去沒有文字,20世紀50年代初,緬甸日旺人創造了一種文字——日旺文。

獨龍族歷史

史籍記載,唐宋時期獨龍族屬南詔、大理管轄,元明清時屬麗江木氏土司統治。在《大元一統志》中,稱獨龍族為“撬”。清中葉劃歸麗江納西族康普、葉枝兩土千總分管。明清時期的文獻中稱獨龍族為“俅”“俅子”等。1909年委任專職“俅官”管轄。1918年在今貢山縣設定菖蒲桶行政公署,1933年改為貢山設治局,並在獨龍江地區推行保甲制度。
新中國成立前,獨龍族只剩二千多人。他們的社會生產是以原始粗放的刀耕火種農業為主,採集、漁獵仍占較大比重。新中國成立後,根據他們自稱“獨龍”,又其聚居於獨龍江河谷,因而正名為獨龍族。

獨龍族傳統體育

雖然獨龍族人數很少,但他們頑強地傳承著自己彌足珍貴的語言和習俗,以堅韌的性格書寫自己獨有的歷史和文化。獨龍族的傳統體育有著較為突出的民族特色,主要代表性的傳統體育項目有射弩、阿扁(摔跤)、阿格來依(跳高)、網石、溜索、老熊搶石頭、巴樓木哇、滑草和拉姆等。這些項目無不和獨龍族所處的自然環境、生產、生活方式及交通方式有緊密的聯繫。

代表性體育項目

阿扁(摔跤)

阿扁,為獨龍語,即獨龍族的摔跤。是一項在田間地頭、工余及節日中舉行的較力型競技形式。
阿扁比賽為兩人相擁較量,以互相抱住對方的腰與肩,力爭將對方摔到在地為勝。這一比賽形式規定不能有抱腿、絆腿動作。多採取三跤兩勝或一跤定勝負。

阿格來依(跳高)

阿格來依,為獨龍語,意即跳高。是流行於獨龍江一帶成年男子及少年兒童中間的運動形式。
阿格來依多在農閒時集體飲酒的場合中舉行。比賽前,先將兩根帶叉的樹幹埋在地下,上面橫搭一竿。比賽時,採取正面單腳、雙腳縱跳過竿,可跳至齊胸高度。與此相類的,獨龍族民間還有一種利用竹竿支撐跳越的形式。這種形式也是人們過溝坎及深澗的藉助手段。

網 石

網石,又稱“響石”,是獨龍族民間一項傳統的投擲競技活動。
網石投擲活動,需用麻線織成一個菱形的網石兜,兩邊各繞上一根四尺長麻繩。投擲前,一端結扣套在手指上,另一端結疙瘩夾於手指間,網兜中放上鴨蛋大的一枚圓石。投擲時,網石在頭上旋轉加速,看準目標後將夾在指間的繩疙瘩放開,圓石利用慣性飛出,與空氣摩擦發出聲響,可飛至300米開外擊打目標。如居高臨下,可投擊碗大的石塊。過去,獨龍族的網石多用於戰爭和狩獵,現已經成為一種競技性體育活動。

老熊搶石頭

老熊搶石頭,是獨龍族中一項普及性較廣的體育遊戲活動。
這一活動的參加者男女不限。比賽時,先由一人臥撐於地,護住身下的數塊石頭,其他人要設法從身下搶出石頭而不被踢著。被踢者則罰進場護石。如一輪比賽中石頭被搶光,則重新開始新的一輪比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