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犀屬

獨角犀屬

獨角犀屬(學名:Rhinoceros):是犀科下一個屬,僅有爪哇犀和印度犀兩種動物。與大部分犀牛不同的是,它們只有一個角。體肥笨拙,體長2-4米,肩高1.5-1.9米,體重900-3000千克之間。前後肢均三趾;皮厚粗糙,並於肩腰等處成褶皺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或大部無毛;耳呈卵圓形,頭大而長,頸短粗,長唇延長伸出;頭部有實心的獨角,起源於真皮,角脫落仍能復生;無犬齒;尾細短,身體呈黃褐、褐、黑或灰色。

喜歡棲息在高草地、蘆葦地和沼澤草原地區。主要在清晨和傍晚覓食草、蘆葦和細樹枝等。 身上有明顯的皮褶,皮上還有許多圓釘頭似的小鼓包,好像披著一層厚厚的鎧甲,但皮褶之間的皮膚卻很細嫩,容易受到蚊蟲叮咬,因而它們幾乎每天都進行泥浴,清除並防止蚊蟲叮咬。分布於尼泊爾、印度東北部、爪哇島的烏戎庫隆國家公園。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爪哇犀,印度犀,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下級分類,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外交贈送,

形態特徵

爪哇犀

體長2-4米,肩高1.5-1.7米,體重1.5-2噸之間。獨角。門齒2對。與印度犀Rhinoceros unicornis)區別在於後者體型更大,且皮膚更粗糙。除了耳邊和尾端有硬毛外,全身無毛, 很厚的皮膚像盔甲一樣。身體肥大,四肢短粗,顯得很笨拙。雄犀有一隻角,雌犀沒有角。角沒有與頭骨的骨骼結構相連。有細長的上唇,該上唇向外延伸並超過下唇。有大的門牙齒。外皮由大皮塊連線組成,像是披了厚重的盔甲。

印度犀

體長2.1-4.2米,尾長60-75厘米,肩高1.1-2米,體重2-4噸。身上有明顯的皮褶,皮上還有許多圓釘頭似的小鼓包,好像披著一層厚厚的鎧甲,但皮褶之間的皮膚卻很細嫩。

生活習性

爪哇犀:喜歡生活在野草密布、有大片蘆葦的低地雨林環境中,以小樹上的葉子、嫩芽為食物,也吃一些果實。清晨和傍晚是採食的主要時間。爪哇犀有泥浴的習慣。身軀龐大的爪哇犀膽子卻很小。受驚時,爪哇犀常常採取逃避的態度,迫不得己需要防禦時,用的也不是角,而是用尖銳的撩牙去對付敵害。
印度犀:喜歡棲息在高草地、蘆葦地和沼澤草原地區。主要在清晨和傍晚覓食草、蘆葦和細樹枝等。皮褶之間的皮膚容易受到蚊蟲叮咬,因而它們幾乎每天都進行泥浴,清除並防止蚊蟲叮咬。

分布範圍

分布於尼泊爾、印度東北部、爪哇島的烏戎庫隆國家公園。
獨角犀屬
印度犀分布圖
獨角犀屬
爪哇犀分布圖

繁殖方式

2-4月是獨角犀屬的生育高峰。雌犀成熟在3-4歲間,雄性成熟在6-9歲之後,懷孕期間是16-17個月,每次交配間隔達4-5年。每胎只生一頭幼犀,幼犀哺乳為1-2年。幼犀和母親一起生活2年左右。爪哇犀平均壽命35-40年,爪哇犀壽命最長的可達50多年。

下級分類

獨角犀屬(2種3亞種)
類別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及年代
備註
Rhinoceros unicornis
Linnaeus,1758
-
Rhinoceros sondaicus
Desmarest,1822
-
亞種
爪哇犀指名亞種(印尼亞種)
Rhinoceros sondaicus sondaicus
Desmarest,1822
極度瀕危
爪哇犀越南亞種(印支亞種)
Rhinoceros sondaicus annamiticus
Heude,1892
2011年滅絕
爪哇犀印度亞種(北部亞種)
Rhinoceros sondaicus inermis
Lesson,1838
1960年左右滅絕
參考資料來源: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8年 ver 3.1——易危(VU)。
爪哇犀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Ⅰ。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8年 ver 3.1——極危(CR)。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Ⅰ級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Ⅰ。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哺乳類)——RE(區域滅絕)。

種群現狀

印度犀歷史上在中國境內也廣泛分布。但由於人類居住地的擴大,分布範圍大大收縮。托馬斯·C·捷爾頓曾於1874年這樣描寫這種印度的哺乳動物:“這種巨大的犀牛居住於喜馬拉雅山的尼泊爾山腳。它在西藏地區的東部比西部分布更為廣泛,在阿薩姆(印度東北部一邦)的種群最為繁盛。”
約20世紀初,印度犀剩不到200頭存活於印度阿薩姆邦。經過保育後,2010年,約有2700餘頭存世,其中四分之一被限制在印度北部和鄰近尼泊爾的十個小型保護區內,其餘約2000頭幾乎生活在布拉馬普得拉河上的加濟蘭加國家公園內。2012年,世界上印度犀的數量大約有3000隻左右,它們生活區域也被限制在印度北部的阿薩姆邦和鄰國尼泊爾的一些地區。
造成印度犀日益減少的原因有盜獵,棲息地的消失和種群的分離。犀牛的最大威脅是人類。由於國際市場還是對犀牛角有所需求,盜獵者因此可獲得非常高的經濟利益。在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地區、韓國和一些東亞國家和地區,犀牛角被製成傳統藥材。阿拉伯國家把犀牛角看作社會級別的象徵;在葉門和阿曼,犀牛角被用來製作儀式上使用的匕首手柄。在整個20世紀80年代,許多盜獵者為了利益不惜任何手段,犀牛的數量因此而銳減。
由於人口的增長,犀牛的棲息地日益縮小。在亞洲,因農業和人類定居而對雨林的破壞也正在大幅度地摧毀犀牛的棲息地。種群的分離是因為人類占據了越來越多的林地,犀牛群特別是亞洲犀牛,被村莊和農場分離。這導致很小部分的犀牛群獨自生活和近親繁殖,基因弱化和出生缺陷。
印度犀屬於易危珍稀類保護動物,全世界現存3200頭左右,但仍是亞洲數量最多的犀牛。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的卡齊蘭加森林公園生活著1600餘頭獨角犀,被公認為“獨角犀的樂園”。卡齊蘭加國家森林公園緊鄰中國西藏,北依雅魯藏布江,南瀕孟加拉灣,擁有廣闊的熱帶草原和叢林,特別適宜印度犀繁衍生息。自森林公園成立後,印度犀得到了有效的保護,數量日漸增多。
1922年,爪哇犀在中國境內的最後一頭被殺。此後,再也沒人在中國見到過犀牛。
由於大量捕殺,爪哇犀只分布在爪哇島的烏戎庫隆國家公園和越南的吉仙國家公園(越南亞種),數量非常稀少。越南戰爭後,越南境內的爪哇犀被認為滅絕。後來WWF在越南拍下了爪哇犀的照片,展示並證明了越南仍然存在爪哇犀,但專家估計全為雄性,如果估計正確,那么越南爪哇犀野外種群復興的可能性將為0。或許會有1-2頭未被拍下的雌性,但如果在這些年裡它們被捕殺或死去,就能意味爪哇犀在越南境內分布的結束。而爪哇島上的野生種群也可能因近親繁殖的次數增加,而使幼犀先天缺陷增加或抵抗疾病能力低下,最終不能維持整個種群的延續。
2011年10月25日,WWF宣布越南的爪哇犀亞種滅絕。截至2019年,全球估計只有72頭。

外交贈送

2018年6月,中尼雙方簽署關於《贈送兩對亞洲獨角犀牛的諒解備忘錄》後,兩對亞洲獨角犀牛(印度犀)已先後落戶廣州長隆野生動物園和上海野生動物園。9月26日,尼泊爾首次向中國贈送兩對亞洲獨角犀牛(印度犀)用於繁育研究和展示教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