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獨立天主教會運動
- 外文名:Independent Catholic Movement
- 別名:天主教獨立運動
- 相關運動:解放天主教會運動
獨立天主教會運動(英語:Independent Catholic Movement),是基於4世紀羅馬帝國皇帝干涉基督教的宗教事務,而從第一次大公會議後陸續脫離羅馬教廷、羅馬天主教會的長期運動。包括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在內的...
宗教改革在德國爆發,迅速波及西歐各國。在新興資產階級勢力較強的地區,如瑞士、尼德蘭、法國南部,宗教改革以民眾運動方式進行,因而比較徹底。在封建勢力強大的中央集權君主國家,如英格蘭、北歐各國,一般是自上而下進行改革,國王取代教皇成為教會首腦,削弱教廷的地位,建立獨立自主的國家教會。瑞士 蘇黎世和日內瓦是...
克呂尼修道院倡導改革,主張實行嚴格的禁慾主義,教士須過集體生活,教士不得婚娶,以防止教產私有化;禁止買賣聖職;要求獨立,反對世俗統治者任命主教和對修道院的敘任權等。該運動得到西歐各國修道院的回響並接受克呂尼修道院的領導。克呂尼運動得到羅馬教廷的積極支持,教皇格里高利七世親自指導運動。該運動加強了教會,...
中國天主教界的愛國人士首先站出來,憤怒譴責羅馬教廷利用中國天主教作為帝國主義顛覆新中國工具的種種行徑,號召中國廣大天主教徒行動起來,實現中國天主教的自立革新,受到了中國廣大天主教徒的熱烈回響,從而掀起了一場反帝愛國運動,使長期以來為國外勢力操縱的中國天主教改變成為中國天主教界自辦的宗教事業。
中國天主教徒反對帝國主義利用天主教進行侵略,並擺脫外國勢力對中國教會的控制,維護祖國尊嚴和教會主權的愛國愛教運動。早在1916年,天津天主教界的愛國人士在各界人民的支持下,便起來反對法國當局以建立教堂為藉口,擴大租界的無理要求。在1919年五四運動中,上海、天津等地天主教界的愛國人士和教會學校的師生,...
歐洲宗教改革運動的歷史原因 一、經濟上,14~15世紀,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在歐洲封建社會內部生長和發展起來。但是,天主教會對歐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壓榨,嚴重束縛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這是歐洲宗教改革運動發生的根本原因。二、意識形態上,希臘、羅馬文明之後,處於基督教精神枷鎖下的歐洲,雖然經歷了約1000年之久的文化...
與天主教、東正教並列的基督教三大派別之一,是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中脫離出來的新教派和後來繼續分化出來的眾多新宗派的統稱,它強調因信稱義、信徒人人都可為祭司和《聖經》具有最高權威三大原則,反對崇拜聖像和聖物,拒絕天主教的彌撒,而採取講道、同唱讚美詩等崇拜儀式的改革。中國的新教各教會自稱基督教或耶穌教...
1957年7月15日—8月2日舉行,出席會議的代表共241(因病因事請假四人)。會上成立了“中國天主教友愛國會”,通過了中國天主教友愛國會章程及進一步開展反帝愛國運動的決議,強調中國天主教會必須實行獨立自主,徹底割斷同梵蒂岡教廷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聯繫,反對梵蒂岡教廷利用宗教干涉我國內政、侵犯我國主權的活動。
殖民統治時期的拉丁美洲天主教會,C.哥倫布發現美洲後,羅馬教皇於1493年發布關於基督教世界的分界線,把新大陸定為天主教的世界。16世紀宗教改革後,原來信奉天主教的許多歐洲國家改信新教,但西班牙和葡萄牙仍然保留天主教制度,並成為天主教最鞏固的堡壘。為鞏固殖民統治和彌補天主教在歐洲宗教改革運動中的損失,...
他們主張捷克獨立,建立胡斯派自己的教會,在崇拜禮儀中用捷克語代替拉丁語。分裂 1420~1431年,胡斯運動兩大派雖曾共同挫敗帝國十字軍的五次進攻,但經過長期紛爭,終於分裂。聖杯派一直與羅馬保持聯繫。他們沒收了教會財產,把持了一些城市的政權,認為目的已基本達到,即主動與教皇妥協。1433年,巴塞爾會議接受聖杯派的...
16世紀歐洲出現宗教改革運動,羅馬公教內部陸續分化出若干個派別,其特點是使用刪減掉若干章節的《聖經》,被統稱為“抗羅宗”,又稱“新教”。因為歷史和文化原因,19世紀,新教(抗羅宗)在傳入中國時,中國人直接將其翻譯為“基督教”。其實,中國人所說的“基督教”一詞,特指從天主教會分裂出來的新教。基督新教...
由於耶穌會士經過嚴格挑選和訓練,水準較高,故其後的天主教會領袖多為耶穌會士出身。他們為上層統治階級所重視,能夠左右世俗當局,形成了一股政治勢力,有力地遏制了新教的改革運動。教廷改革 天主教自15世紀召開一系列公會議之後,要求教廷改革的呼聲更高。教皇保羅三世面臨嚴峻的形勢,為重振教皇威望,乃著手改革...
蘇聯學者塔塔里諾娃也認為,“英國國教會的敵人極力想清除教會里的一切天主教殘餘,因此人們把他們叫做清教徒”另一個蘇聯學者約·阿·克雷維列夫也認為,英國清教運動是“採取宗教反對派的形式”進行的“政治反抗”。西方學者也有許多人持相同看法。有人認為,那些在瑪麗女王時代逃亡國外的加爾文主義者在伊莉莎白時期回到...
主張建立獨立於天主教的民族教會,發動反抗德國封建主的民族解放運動,1415年,康斯坦茨教長會議在他拒絕放棄新教教義後處以火刑。簡介 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學校長。胡斯以獻身教會改革和捷克民族主義的大義而殉道留名於世,他的追隨者被稱為胡斯信徒。羅馬天主教視其為異教徒,於1411年革除其教籍。14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