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樹頭村

獨樹頭村

據傳,明朝末年原許尤村許、尤兩家沒落後,先有王、劉、餘三姓人遷入。後來,崔氏從山西遷至獨樹頭村,該姓人口在本村逐漸繁衍擴大。清朝康乾盛世時期崔氏崛起並步入鼎盛時期,當地人一度稱其為“二沂州府”。直到解放前後,以崔氏古建築群為主的獨樹頭村,其商貿、文化和軍事在臨沂都占據著重要地位,曾有“二臨沂”之說。因其商貿繁榮、文化先進、人口聚集,成為臨沂城北最大的商貿中心。

獨樹頭村歷史悠久,如今一分為四,頗具規模的崔家大院遺址就坐落在如今的獨二村、獨三村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獨樹頭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下轄地區:4個自然村
  • 地理位置: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九曲鎮
歷史沿革,人文古蹟,古學堂,崔家大院,廟宇,商貿集市,製造業,紅色古村,

歷史沿革

過去的碑刻上有載:“距城二十里許,有村為獨樹頭……”舊時村中以鐵貨發達著稱,小到頂針菸袋鍋子,大到鐵鍋犁鏵,應有盡有。村中房屋眾多,客居便利。南來北往的生意人尤以東北、陝西、山西的最多,有時天晚找不到落腳處,客商們都願到獨樹頭住宿。一來二去,這兒逐漸成為臨沂地域商貿經濟發展的中心,“獨樹頭”曾一度名揚全國。
時光推移,只可惜原有村容風貌以及舊廟會、集市等已蕩然無存。

人文古蹟

古學堂

1987年版《臨沂縣誌》中記載:“獨樹頭村,相公莊區鄉里第一高等國小校,清宣統二年三月成立,崔祖蔭任校長,公葆椿、龐作梁等任教員。”
民初,獨樹頭村村民崔聯景又辦義學,即獨樹頭學堂。該學堂所用房舍乃原崔家祠堂,學堂坐北朝南,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300米,主要是崔聯景捐款辦學,因此稱“義學”。後來,在村內發現了殘缺的半塊青石碑,該碑詳細記述了當時捐資辦學的情況,現青石碑不知去向,碑文未留存後世。
學堂正門外東西兩側各栽有一棵大樹,直徑均有1米多粗,三個小孩合抱才能抱過來。正門是木製雙扇大門,有青石基,無台階,青石基上設有木門檻,五六歲的學童經過時必須高抬雙腳才能邁過去。過正門後便是學堂庭院,一條南北走向的土路將庭院分隔為東西兩院,土路兩側栽種了大量槐樹、楊樹,夏天遮陰蔽日,學童們在院子裡嬉戲打鬧。土路東側設有一間教師辦公室,明三暗五。據說這間辦公室此前供奉著崔氏歷代祖先的牌位以及掛式畫像,後來牌位和掛像均不知被遺棄何處。
土路西側緊靠學堂正門的地方是操場,操場南北長八九十米,東西寬五六十米,整個操場上就倆籃球架,一下課,不少學童爭先過來打籃球、跳繩。操場北側也是三排教室,在這三排教室和操場西側有一處自然形成的土台子,平地起約半米高,校會、表彰大會等都在這裡舉行。
因學堂沿用崔氏祠堂的房舍,牆體外層均為青磚壘砌,內層用三合土夯實,至屋山頭高4米有餘。屋頂用小青瓦覆蓋,屋脊為青瓦疊蓋,屋頭上安有獸型動物塑像。每間教室屋檐下均有東北大楊木支撐的立柱,因歷經風雨侵蝕,大楊木立柱外表漆黑。屋檐向外延伸約0.3米,屋檐下有木製橫樑,橫樑上雕刻有飛禽走獸、花木紋飾。
當時的學堂,木製課桌、椅子,剛建校時生源主要是獨樹頭村的孩子,後來村周圍東張莊、西張莊、小官莊、桃園村等幾十個村莊的孩子們都來此上學。教師均來自獨樹頭村,分語文、算術、音樂、體育等課程。上午兩節課,下午三節課。學童最多時,一至六年級每個班都有30餘名學生,書聲朗朗。
1989年版《續修臨沂縣誌》中有載:“區里獨樹頭國小,校長劉君實,學田245.84畝。”對獨樹頭學堂之後一定時期的發展也有記述。

崔家大院

學堂東、北、南側均為居民戶。西側為崔家大院。崔家大院東側、崔家祠堂旁邊有一處宅院,其東西長約600米,南北寬約600米,恰似不規則的正方形,乃崔家花園。崔家花園正門也是木質雙扇大門,進門後東、西兩側各有一處明三暗五的廂房,中間是一條青石鋪設的道路。
崔家花園分前後兩院,可以從前院穿堂房直接進入後院。前後院之間南北兩側各修建有隔牆,兩面隔牆東側開有一處閭門。花園最西側是一處大面積的花圃,占地約6萬平方米,花圃北側是一處供花匠住宿的房舍。花園內除了花圃,其他空地全部栽種了各類花草,其中不乏名貴花木,崔家人閒暇之餘便來此賞花,休閒娛樂。
民國初年,狹義上的崔家大院南北長2000餘米,東西寬1000餘米。大院院牆均用三合土夯實,外層壘砌青磚,牆磚縫用白石灰填充,整個院牆高約3米。院牆外天然形成了一道河溝,形狀似秤桿鉤子,名曰“小金溝”。小金溝內的水全靠雨水囤積,溝寬六七米,深約兩米。
崔家大院坐北朝南,門朝東,1966年前一直保存完好。大院正門東西兩側各有一隻石獅子守家護院,木製大門檻,成年人也要抬腿半米高才能入內,入院後便是一條青石鋪設的正道。
大院房屋結構複雜,有明二暗三,明三暗五式(兩側各有一間西廂房、中間為堂屋,外表看起來是三間,其實為五間房屋)結構,更有大八卦、小八卦、三宅六院、三宅九院等結構。
房屋具有典型明清古建築風格,結構考究,選材精良,所用石料來自北河河底和不遠處的沭埠嶺村,磚瓦由村東大窯汪取土燒制,木材從村外楊、柳、榆樹林伐來。設計無從考究。前出檐後出廈,檐、廈大都有木棒站柱,屋檐較大,都帶走廊。
房頂採用青色小瓦鋪設,質地堅硬,雖然歷經數百年仍能遮風擋雨。房子兩側的兩個房頭、前出檐上大都依建築形式的不同分別雕有獸頭、龍頭等奇珍異獸圖案,雕工精湛,畫像各具特色,栩栩如生,顯示了當時勞動人民高超的建築工藝。
崔家大院在建築用料以及堅固程度上比起現代建築也毫不遜色。據說有的房子在建造時還採用了蛋清、豆漿、石灰等材料,使得房體異常堅固。此前村西的一座房子由於漏雨翻修,主人在揭開瓦片時發現了早已經凝固的黃白色沾瓦泥,證實了蛋清、豆漿、石灰和泥的說法。
民國時期,崔家大院四個院角以及東、西牆中間均建有炮樓,共六座,其中東、西牆中間的這兩座炮樓是後期由專供養鴿子的閣樓改建而成。炮樓均為青磚壘砌,兩層高約6米,四面牆上留有槍眼、炮眼。當時崔家的長槍是從俄羅斯購進,子彈頭都是不鏽鋼製作,一槍一發。所使用的炮都是土炮,一個大鐵炮筒,裡面裝上土藥、大豆般大小的鐵球,點上捻子引火,只聽“砰”地一聲巨響,鐵球夾在土藥中如掃帚般散開,威力相當大。每個炮樓都有一門土炮,多則兩門。
除了土炮,還有“生鐵牛”,長約1米,寬40厘米,放在炮台上從來沒用過。日本人占領臨沂後,為了加強防禦,老崔家不知道從哪裡又弄了些長槍,其中短槍兩支,一支短槍是盒子槍,讓本地土豪借去後就再也沒有歸還,另外一支由崔家崔梅萍隨身攜帶。
1924年,一眾土匪來搶劫崔家大院,結果崔家事先得知訊息提高了宅院防禦能力,土匪沒有得逞,這也是崔家炮樓為數不多的派上用場的事件。
從總體布局看,崔家大院以連線各房各院的中軸線向兩側輻射布局。每排房子右面有一條胡同,房子前面有一條深巷,聯成一個整體,形成攻防兼備的大戶院落,具有很好的防匪防盜功能。
牆是牆,屋是屋,廊是廊,房屋建築很難區分,不熟悉的人乍一進去,哪裡都一樣,院子套著院子,各院之間由便門連通,極易轉向。

廟宇

財神廟即關爺廟,建在獨樹頭村內,坐北朝南,東西長約30米,南北寬約20米,主殿供奉著泥塑彩繪的關羽塑像,塑像高約3米,塑像下方是一處高約1米的長方形泥平台,這裡終日香火不斷。
村內東南角另建有一座廟宇,名曰天齊廟。該廟的存在主要是教化人心,多行善少作惡。天齊廟供奉著10座泥塑彩繪的神像,神像面部猙獰,凶神惡煞,一進殿內頓時感覺毛骨悚然,做了惡事的村民一般不敢入內。
天齊廟院子西側有一棵銀杏樹,直徑約1米,樹根以前在地下,日久天長雨水沖刷導致部分樹根裸露在外,形似盤龍狀。另外,廟內還豎立有四塊紅石碑,碑文不詳。
奶奶廟院內一棵大銀杏樹,樹頭很大,遮蓋了大半個院子。該廟正殿供奉著泰山奶奶,每逢廟會十里八鄉的村民都會過來上香。

商貿集市

獨樹頭村三、八逢集,這個鄉村集市最早也就賣些青菜、蘿蔔,抗戰時期雜貨、布匹、棉麻等商貿才開始興盛起來。村里老人形容:“抗戰時期的獨樹頭集市相當於現在的臨沂城西郊批發市場,各類物資應有盡有。”
集市一般從上午八點到下午五點。擺攤設點的商販早早清掃街道,或整理貨攤,或席地開張。夏日則需要支撐布棚,以遮日曬。集市按照出售貨物品種的不同,各有固定的銷售場所,魚市、皮市、罐子市、柴禾市、五金市等布局井井有條。
獨樹頭村一直是臨沂五金的主要生產和集散地。清乾隆年間,獨樹頭村的五金工具行銷天下,其中烏刨生產技術位居國內三甲。崔家造紙、釀酒、糕點、建築、雕刻、印染、銀器、醬園等盛極一時。崔氏家族和村里其他姓氏人家北上京津、東北販賣五金,南下杭州販賣絲綢、雲南販賣茶葉、南洋販賣珠寶,西去新疆、西藏販賣騾馬,東去海濱販賣食鹽;在臨沂、濟南、西安開設錢莊。
獨樹頭村人大都挑著擔子抑或推著三輪車,將本地的五金產品販賣到外地去,回程時再販運些外地的新奇玩意兒賣。
出門的人當中,應當說崔氏人家有著常人難比的睿智。有一年風調雨順,獨樹頭一帶莊稼豐收,囤里豆子堆積如山,一時也難以賣盡。怎么辦呢?很快,一家“崔記油坊”開張了。那時候當地開油坊的少,生意很快就紅火起來。油坊紅火,副產品豆餅也派上了用場。崔家人打聽到,盛產絲綢的杭州需要這些東西,當地種桑樹養蠶,恰好用豆餅“餵”桑樹。豆餅運到杭州,順便將絲綢帶回來,於是村里絲綢店鋪紛紛開張,有了自己的商號、堂號。當然啦,高粱大豐收就拿高粱釀酒,開酒鋪;小麥豐收了就搞點心加工……以農興商很快使崔家的家產一步步壯大,形成了六大堂號、七家酒店、六家油坊、多個錢莊的規模。
村內集市熙熙攘攘,店鋪眾多,可謂臨沂城北水陸交通樞紐和經濟繁華地帶。村外壘砌有堅固的圍牆防賊寇,由此成為一個完整的獨樹頭小城堡。

製造業

獨樹頭村不少家庭都會燒土爐,這種土爐子高約1.2米,用風箱鼓風,“家家叮叮噹噹響,各有各的生財路。”鐵爐匠所用原料以破鐵鍋等居多,其製作工藝以大鐵勺為爐,高0.15米,圓徑約有0.4米,其內能放碎鐵80公斤,上面連線鐵筒覆蓋上焦炭,連續添三次共約30公斤,焦炭燒盡,鐵便能熔化為液態,兩個人抬著鐵勺倒入泥模內即成鐵器。泥模是用木炭研細末攙水塗抹裡面,外面用地方上的黃沙、土泥用碎麻和合塗上,以免龜裂。煽火時每爐至少用11個人,每日煽火五次。打製成鐵剪子、羊角錘、鐵勺子、鐵鍋等各類五金產品以及家用生活品。
除了鐵器製造業,翻砂銅業在獨樹頭村一樣很出名,本村製作的黃銅盆、銅壺、銅菸袋,遠銷全國各地。翻砂鑄銅所用的爐子設在地下,底層放著木頭,上層放著木炭,用翻砂土製成容器,將銅片放進去熔化,再將熔化的銅水倒進事先準備好的銅器模型內,冷卻後產品即可成型。

紅色古村

由於崔家大院的存在和獨樹頭村處在臨沂城北水陸交通樞紐地帶,自從上世紀二十年代起這裡就成了兵家必爭之地,崔家大院也見證了1938年那場慘烈的臨沂戰役。
當時日軍妄圖奪取臨沂後,與津浦線上磯谷師團在台兒莊會師。坂垣師團氣勢洶洶地迫進臨沂,但受到了龐炳勛所率第40軍及前來支援的張自忠59軍的英勇抵抗,坂垣師團遭重創被打到了湯頭以北。後來,中國軍隊實施了戰略轉移,坂垣師團越過沂河攻入了臨沂城,進行了臨沂歷史上一場亘古未有的大屠殺,獨樹頭村也未能幸免於難。
當時,為了防禦外敵入侵,當地人發明了穿堂門:數個家院連成一片,只留下二至三個大門,各家院堂屋都留有後門。當敵人攻來時,把大門一關,從這家院子裡穿過堂屋進入那家院子,以爭得時間,保護家人的生命安全。戰爭結束後,這些穿堂門都已被堵死,但穿堂門的印跡還清晰可見。
由於日軍進駐臨沂城,城裡無法進行貿易,來獨樹頭村的外地客商就更集中了,因而,“二臨沂”的叫法也傳開了。老人說,當時臨沂城裡聽不見老鴰叫,但在獨樹頭村每天早晨老鴰叫聲清晰可聞,每當逢集時這裡一早就人聲嘈雜,叫賣聲此起彼伏。
解放戰爭時期,獨樹頭村成了華東局以及山東軍區後勤部。從這裡往北不到一公里還有新四軍軍部的舊址,村民們經常能見到陳毅粟裕等首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