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桿蹺又叫獨腳蹺,是一種山東省的傳統民間舞蹈。發源於清光緒23年(1897年)左右,由大窪村王氏在雙腳踩高蹺的基礎上獨創的。其道具為一根高約1.8米、直徑4.5厘米的圓木棍,上端釘上一橫木抓手,在0.9米處安裝一塊供人踩踏的踏板,即為獨桿蹺。經典劇目《劉海戲金蟾》,兩人在一面普通的戲曲用鑼和鼓的伴奏下,表演一系列高難度動作。藝術造型奇特,獨樹一幟,形象生動逼真,動作活潑詼諧,具有顯明的地方特色,系全國獨一無二的藝術表演形式。
獨桿蹺又稱“獨腳蹺”,脫胎於漢代以來流行的踩高蹺藝術,清朝光緒23年發端于山東省新泰市羊流鎮大窪村,公元1897年,由當地村民高蹺藝人王兆傑在雙腳踩高蹺的基礎上為顯技藝,便用高約1.8米,直徑4.5厘米,其上端固定一個橫木抓手,在約一米的地方再裝上一塊供人踩踏的踏板,單腿蹺一級級跳下台階贏得民眾喝彩,表演的道具為一根圓木棍,表演時,兩個人在一套簡單戲曲鑼鼓的伴奏中,表演出很多高難度的動作,這在中國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表演形式,其經典劇目為《劉海戲金蟾》。2008年6月,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獨桿蹺
遺產編號:Ⅲ-13
申報人/申報單位:泰安市新泰市
遺產級別: 國家
獨桿蹺。 獨桿蹺又叫“獨腳蹺”,發源於清光緒23年(1897年)左右,由大窪村王氏在雙腳踩高蹺的基礎上獨創的,至第三代傳人王兆傑時已日臻成熟,建國後已傳至第六代。其道具為一根高約1.8米、直徑4.5厘米的圓木棍,上端釘上一橫木抓手,在0.9米處安裝一塊供人踩踏的踏板,即為獨桿蹺。其經典劇目為《劉海戲金蟾》。兩人在一面普通的戲曲用鑼和鼓的伴奏下,表演一系列高難度動作。其藝術造型奇特,獨樹一幟,形象生動逼真,動作活潑詼諧,具有顯明的地方特色。又因其難度大、風險高,更加引人入勝,系全國獨一無二的藝術表演形式。
據獨桿蹺第5代傳人王宗祿說:當時,新泰、羊流一帶經濟發達,民間雜耍匯集,高蹺隊十分普遍且高手如林,有些技藝高超的高蹺藝人為顯技藝,便用單腿蹺一級級跳下台階,贏得民眾喝彩,王宗祿哥哥王宗和的老師王兆傑的老師,即是當時單蹺跳台階的出名人物。為保持和突出自己的這一絕技,便將高蹺發展為單腳蹺,後來又把綁在蹺腿上的繩索去掉,不用任何固定物,只用單腳上下踩板進行表演,並將這一絕技傳授給王家子弟——王兆傑,於是便有了今天的“獨桿蹺”。王兆傑又將單一表現技藝的“獨桿蹺”與流行鄉里的小戲曲進行了融合,於是就有了“劉海戲金蟾”這一獨桿蹺的經典劇目。“劉海戲金蟾”故事來源於民間傳說,其造型帶有濃郁的神話傳奇色彩。劇中兩個人物分別是劉海和金蟾。金蟾道具為一綠色的蛤蟆頭罩,一條包住全身的綠色蟾衣。表演分“串街”和“擺場”兩種形式。“串街”時,獨桿蹺扛著蹺跟著“故事隊”行走,遇到放鞭炮請他們表演時,劉海做“雙踩蹺”,金蟾做“蛙跳”動作行走。“擺場”時,劉海與金蟾做全面的配合。劉海做“雙踩”、“單踩”、“交叉踩”、“左單踩”、“右單踩”、“蹦跳踩”等高難度、高技巧動作。金蟾做“蛙跳”、“蛙爬”、“四爪朝天”、“四腿綣”等詼諧幽默的動作。
因“獨桿蹺”屬王家獨創,世襲單傳,王宗祿將這一獨門絕技傳給他兒子王安廷。由於第六代傳人王安廷因生活原因對此沒有什麼興趣,原有的“劉海戲金蟾”的道白已完全失傳。現年73歲的獨桿蹺第五代傳人王宗祿已不能上桿表演,他和其它幾位老藝人一樣,非常重視這門獨門絕技的傳承問題,他說:獨桿蹺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創建和傳承曾形成一個非常完整的道白、道具絕技表演體系,現在看到的只是原來頂峰時期一小部分。目前,他和他的幾位老友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正積極挖掘、搶救和弘揚中華民族的這一獨門絕技。
獨桿蹺多在農曆正月初十開始演出,正月二十左右收場,既可隨“故事隊”大場面演出,也可小範圍打場表演。新泰市西北部有蓮花山,西南部有法雲山。在過去,道教盛行,廟觀如林。新泰市的谷里、羊流等村落,坐落於兩山之間。據羊流鎮大窪村獨桿蹺第五代藝人講:約在光緒二十三年(1897)本地各廟觀舉行祭奠儀式,此時各廟宇都紛紛聘請當地有名望的民間技藝演出隊伍為其祭奠助興,因而各路好手粉墨登場,大顯身手。
大窪村的著名老藝人王家絡(1844年—?)的老師,聰慧靈敏,富於創新,在眾多的高蹺演出中,敢於突破,獨闢蹊徑,別出心裁,用一隻蹺腿在廟觀的一級級台階上跳上跳下。別具一格的“獨桿蹺”頓時贏得道觀高層和圍觀民眾的喝彩,捧得頭彩。王家絡及其弟子王兆傑又在單蹺的基礎上,徹底去掉了綁蹺的蹺繩,只用腳踩踏板而舞,將這一絕技與流傳於本地區的民間故事《劉海戲金蟾》相結合,成為獨桿蹺的經典劇目。其後王兆傑又將此藝傳授於王姓家族的王宗和(1901年—?),王宗和又傳授給王宗祿。王宗祿又將這一王氏獨門絕技傳授給了他的兒子王安廷至今。
獨桿蹺的表演者有劉海和金蟾兩個角色,劉海多由青年裝扮,穿戲裝,用3米多長帶彈性的白蠟條做成釣竿,系4米左右的長繩,繩梢拴多組金錢。釣竿根部綁在直徑30厘米的鐵環上,用絲帶固定在表演者腰部,隨跳躍而顫動釣竿,戲逗金蟾。金蟾則有十幾歲的少年扮演,頭戴金蟾假面,穿連體綠色蟾衣,配合釣竿而舞。
獨桿蹺的表演分“串街”和“擺場”兩種形式。“串街”時,獨桿蹺扛著蹺跟著“故事隊”行走,遇到放鞭炮請他們表演時,劉海做“雙踩蹺”,金蟾做“蛙跳”動作行走。“擺場”時,劉海與金蟾做全面的配合。劉海做“雙踩”、“單踩”、“交叉踩”、“左單踩”、“右單踩”、“蹦跳踩”等高難度高技巧動作。金蟾做“蛙跳”、“蛙爬”、“四爪朝天”、“四腿綣”等詼諧幽默的動作。
獨桿蹺雖源於高蹺但特色獨具,其造型奇特、形象生動逼真,栩栩如生,展示了勞動人民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獨桿蹺的表演動作活潑,花樣繁多,引人入勝,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成為山東民間舞蹈藝術的獨門絕技,豐富了山東省民間舞蹈藝術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