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山和金寨革命舊址群

獨山和金寨革命舊址群

獨山(將軍鎮)和金寨(將軍縣)革命舊址群位於安徽省六安市區及金寨縣。六安市裕安區獨山自古為軍事交通要地,20世紀五六十年代授銜的裕安籍將軍有33位,被譽為將軍的搖籃。而金寨正處在著名的大別山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兩處革命遺址眾多。主要有六安蘇家埠東的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獨山和金寨革命舊址群
  • 相關人物:徐向前
  • 地點:安徽省六安市區
  • 別名:將軍鎮、將軍縣
由來,農民運動開始,

由來

1932年3-5月,徐向前總指揮隨同紅四方面軍總部進駐這裡的朱家大院,指揮蘇家埠大戰,殲敵三萬餘人。當年六安蘇維埃政府亦曾設於此,舊址保存原四合院房屋11間,近年已經修復開放。金寨縣花石附近的王家老屋是中共鄂豫皖區委會舊址。1938年冬,中共鄂豫皖區委會在此成立,並在此培訓幹部,領導鄂豫皖地區革命鬥爭,直至1939年夏機關轉移。其後,中共鄂豫皖邊區省委會曾多次設在金寨。這裡又為新四軍四支隊留守處,外稱100號兵站,今設有革命文物陳列室。此外,裕安獨山還有全國迄今保存最完整的蘇維埃政權革命舊址群,城內文廟曾為抗日戰爭時期安徽省政府臨時駐地。其他還有金寨縣湯匯鄉豹跡岩村胡氏祠的紅二十五軍、二十八軍合編舊址,金寨和岳西紅二十八軍軍部重建舊址,金寨縣斑竹園朱氏祠的紅十一軍三十二師師部舊址、金寨縣丁埠鎮大王廟的革命起義(立夏節起義)舊址等。 這裡是將軍的故鄉,共和國的搖籃,中國革命的策源地,這塊紅色的土地曾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勳,保存完好的九處紅軍時期革命舊址,永遠見證著那段血紅的歷史。這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千餘年的文化積澱,造就了一批傑出的獨山人。從彪炳史冊的民族英雄劉銘傳到為中華民族解放事業而英勇獻身的紅軍將士,從辛勤耕耘故里的樸實山民到勇立改革潮頭,建設美麗祖國、建功大江南北的群商、政要,他們都是大山的驕子和驕傲。市重點示範的獨山中學,培育的泱泱學子,學成名就,尺顯風流。

農民運動開始

1925年,在黨的領導下農民運動興起;1929年,先後爆發了著名的立夏節起義(又名“商南起義”)和六霍起義,成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核心區,《八月桂花遍地開》也從此地唱遍全國。1932年底,笫四次反圍剿後,國民黨從鄂豫皖三省結合部劃出土地,設立立煌縣。1947年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解放全境,更名為金寨縣。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境內組建了11支成建制的紅軍隊伍,是紅四方面軍的主要發源地,抗日戰爭時期,是中共安徽省工委和鄂豫皖邊區黨委領導抗日救亡運動的中心。解放戰爭時期,是劉鄧大軍建立的重要後方基地,革命戰爭年代,全縣先後有10萬英雄兒女參軍參戰,絕大多數血灑疆場、為國捐軀。解放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的達1萬多人,占安徽省革命烈士總數的五分之一。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被授予少將以上軍銜的有59人,其中上將1人、中將8人、少將軍50人,是全國著名的笫二大將軍縣。劉伯承、鄧小平、李先念、徐向前曾在境內指揮過革命戰爭,董必武、葉挺、郭述申、方毅、張勁夫曾在此組織過革命活動。據1982年統計,全縣有550多位老紅軍在全國各地黨政軍機關擔任重要職務,其中擔任歷屆中共中央委員的有12人,省、部、軍級領導職務的有200多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