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石SHRIMP原位定年在沉積岩方面的套用》是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石玉若、孫會一、張維、李琳琳、丁靜、侯晨陽、史志強、楊業、康月藍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獨居石SHRIMP原位定年在沉積岩方面的套用
- 第一完成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石玉若、孫會一、張維、李琳琳、丁靜、侯晨陽、史志強、楊業、康月藍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 20210103 |
成果名稱 | 獨居石SHRIMP原位定年在沉積岩方面的套用 |
第一完成單位 |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 | 石玉若、孫會一、張維、李琳琳、丁靜、侯晨陽、史志強、楊業、康月藍 |
研究起始日期 | 2014-04-01 |
研究終止日期 | 2017-03-01 |
主題詞 | 獨居石、SHRIMP U-Pb年代學、長城系串嶺溝組、沉積岩、岩相學 |
成果摘要
本研究以長城系串嶺溝組中發現的自生獨居石為線索,在岩相學、成因礦物學研究基礎上,尋找合適的獨居石顆粒,進行SHRIMP U-P原位定年,在國內推廣SHRIMP U-Pb原位定年技術與方法,並試圖對長城系串嶺溝組等相關地層的沉積成岩作用時代進行限定。 對串嶺溝組粉砂岩中的獨居石的岩相學研究發泄這些獨居石呈現出“魚形”、“鳥形”、“花形”、“蟲形”等各種形狀,並開展了薄片上獨居石原位定年方法研究。套用SHRIMP U-Pb原位定年方法獲得的獨居石U-Pb年齡為152Ma,表明這些獨居石的形成與後期的岩漿-熱液有關,而非自生獨居石。串嶺溝組底部層位最年輕碎屑鋯石年齡為1673±44Ma,大致限定了串嶺溝組的沉積下限。根據串嶺溝組不同層位碎屑U-Pb年齡圖譜,以及岩相學分析,認為其應屬於低能潮間-潮上泥坪沉積環境,並發生了至少兩次海侵事件。 研究成果不僅以研究論文的方式發表,在SHRIMP U-Pb年代學的研究發展到更多的單礦物領域,在國內外推廣了SHRIMP U-Pb原位定年技術與方法。,本研究以長城系串嶺溝組中發現的自生獨居石為線索,在岩相學、成因礦物學研究基礎上,尋找合適的獨居石顆粒,進行SHRIMP U-P原位定年,在國內推廣SHRIMP U-Pb原位定年技術與方法,並試圖對長城系串嶺溝組等相關地層的沉積成岩作用時代進行限定。 對串嶺溝組粉砂岩中的獨居石的岩相學研究發泄這些獨居石呈現出“魚形”、“鳥形”、“花形”、“蟲形”等各種形狀,並開展了薄片上獨居石原位定年方法研究。套用SHRIMP U-Pb原位定年方法獲得的獨居石U-Pb年齡為152Ma,表明這些獨居石的形成與後期的岩漿-熱液有關,而非自生獨居石。串嶺溝組底部層位最年輕碎屑鋯石年齡為1673±44Ma,大致限定了串嶺溝組的沉積下限。根據串嶺溝組不同層位碎屑U-Pb年齡圖譜,以及岩相學分析,認為其應屬於低能潮間-潮上泥坪沉積環境,並發生了至少兩次海侵事件。 研究成果不僅以研究論文的方式發表,在SHRIMP U-Pb年代學的研究發展到更多的單礦物領域,在國內外推廣了SHRIMP U-Pb原位定年技術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