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都塔爾
- 外文名:Dutar
- 所屬分類:維吾爾族樂器
- 名字來源:波斯語“dutar”
- 系屬:弦鳴樂器—撥弦樂器
- 流行地區:新疆
來源,外形,曲目,
來源
都塔爾樂器的來源在民間流傳著許多古老的傳說。
相傳在遠古時期,以遊牧為生的維吾爾族牧人,主要飲食以黃羊為主,吃完黃羊後他們就把黃羊的腸子隨意丟棄在大草地上,經太陽曬乾的黃羊腸子被風一吹,會發出了一種優美的聲音。這種聲音和現象被維吾爾族人們發現後,人們就有意識地把風乾了的羊腸子掛在挖空的木頭上,用它來製作樂器,最原始最古老、也最簡陋的獨它爾出現了。
外形
傳統的都塔爾,構造與彈布爾相似,外形像個長柄的大水瓢,由共鳴箱、琴頭、琴桿、弦軸、琴馬和琴弦等部分組成,製作材料多採用經過自然乾燥的桑木、杏木或核桃木,規格尺寸按照男士、女士和兒童的不同分類而定,通常分為大、中、小三種。大的柄上用絲弦纏17個品位,小的有14個品位,適合男女彈奏。
演奏時右手五指並用,缺一不可,或撥或挑,或挑或掃,彈奏出來的琴音聲音雖小但音色卻很柔美,彈奏者盡可通過琴聲淋漓盡致的抒發感情,所以維吾爾族的婦女尤其喜歡用都塔爾自彈自唱。
曲目
都塔爾是一個伴奏極佳的樂器,它除了在古典音樂《十二木卡姆》中作主要伴奏外,還演奏過有名的曲目《木夏烏熱克木卡姆間奏曲》、《艾介姆》和《幸福的時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