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中寄子由二首

獄中寄子由二首

《獄中寄子由二首》是宋代蘇軾在獄中寫給弟弟蘇轍囑託後事的兩首詩,強烈地表達詩人對家的深深眷戀之情,其中序篇的“予以事系御史台獄獄吏稍見侵自度不能堪死獄中不得一別子由故作二詩授獄卒梁成以遺子由”便是名句。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獄中寄子由
  • 創作年代:北宋熙寧年間烏台詩案系獄時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絕命詩)
  • 作者:蘇軾
詩詞原文,注釋譯文,創作背景,點評賞析,後世影響,作者簡介,

詩詞原文

  • 序篇
一作⑥:予以事系御史台獄,獄吏稍見侵,自度不能堪,
死獄中,不得一別子由,故和二詩授獄卒梁成,以遺子由。
  • 其一
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 其二
柏台霜氣夜淒淒,風動琅璫月向低
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後牛衣⑤愧老妻。
百歲神遊定何處,桐鄉知葬浙江西。

注釋譯文

①“小臣”句:亡字一作忘。
②“更結”句:更字一作又。
③“風動”句:琅璫,鎖,即鐵制的鎖鏈。
④柏台,即烏台。
⑤牛衣,給牛禦寒的草蓑。
⑥詩序一作:予以事系御史台獄,獄吏稍見侵,自度不能堪,死獄中,不得一別子由,故和二詩授獄卒梁成,以遺子由。

創作背景

蘇轍比蘇軾小四歲。兄弟二人,自幼生活在一起,蘇軾曾有詩說:“我年二十無朋儔,當時四海一子由。”兄弟情誼,到老不衰。當蘇轍聽到蘇軾被捕的凶訊時,無異是晴天霹靂,二人本就是手足至親。
從政以後,二人更是彼此政見一致,時任應天府(北宋的南京,今河南商丘)任判官的蘇轍很清楚這次事件的嚴重性,立即上書神宗,自訴得到蘇軾下獄的訊息後,“舉家驚號,憂在不惻”,“臣早失怙恃,唯兄軾一人,相須為命”,“乞納在身官以贖兄軾,得免下獄死為幸……”
後來蘇軾結案,蘇轍被貶往筠州(今江西高安)為酒監。
1079年(宋神宗元豐二年)四月,蘇軾從徐州知州調任湖州知州。由於對當時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持反對態度,又在詩文中對新法及因新法而顯赫的“新進”加以譏刺,於是政敵便上書彈劾說蘇軾:”作為詩文訕謗朝政及中外臣僚,無所畏憚”。
這一年八月,蘇軾在湖州被捕,押至汴京,在御史台獄中四月,審訊他的諫官喝力羅織罪名,多方株連,必欲置他於死地。由於當時一些元老重臣如吳充范鎮等上書營救,以及神宗祖母太皇太后曹氏出面干預,神宗才下令從輕發落,於十二月責授蘇軾為檢校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結副使,在州中安置,不得簽署公文。因其有詩文往來而受株連的大小官員有張方平王詵司馬光和他的弟弟蘇轍等二十餘人。這就是震驚朝野的“烏台詩案”(烏台即御史台)。
獄中寄子由二首
宋朝開國以來,因文字批評朝政而被系獄的,蘇軾是第一人。這兩首詩是在獄中所寫,子由是蘇轍的字。蘇軾被逮入獄後,首先想到的也是其弟弟,詩中向弟弟進行解釋和關照。
在被押往獄中的途中,蘇軾和長子蘇邁一起動身;蘇軾與蘇邁約定,送飯只送蔬菜和肉,如果聽到不好的訊息就把二者換成魚。蘇邁嚴格遵守約定一個多月,恰逢糧盡,於是去找人想辦法,囑託一個親戚代送飯時忘記與父親蘇軾的約定相告,親戚偶然弄到魚(醃製的魚)就送了過去,蘇軾見狀大驚,以為罪將不赦,想要向皇帝(宋神宗,下同)求情卻無路可通,於是寫了兩首詩給弟弟蘇轍(字子由)。蘇軾也大體料到獄吏不敢私傳信件,神宗看到此詩也為之動容,蘇軾的筆下,親情的力量感天動地。弟弟蘇轍在兄入獄期間,連連上表皇帝,欲解除在身之官以贖兄罪,就連已退休在家修養的大臣張方平也為之痛心不已,寫下一封親筆信,派兒子張恕連夜進京營救,這才從寬處理了。
蘇軾走出囚籠後,感嘆寫道:"平生文字為我累,此去名聲不厭低。"

點評賞析

兩首詩都表達了對家人的掛念,第一首通篇都是寫給弟弟蘇轍的,尤其吐露出濃濃的手足深情:身逢盛世,身為微臣的自己卻愚蠢地自蹈死地。中年殞命,算是提前償還了前生的孽債,但是一家老少十多口人,從此就要拖累弟弟來撫養了。一死何足道哉,到處的青山都可以埋葬骨骸,只是當年與弟弟相約夜雨對床的盟誓再也無法實現,此後夜雨瀟瀟的時刻,子由只能獨自傷心了。但願與子由世世代代都做兄弟,把未了的因緣付諸來生!。
蘇軾與弟弟蘇轍不僅在文章創作方面同列“唐宋八大家”,現實中更是手足情深,他們有感於唐代詩人韋應物“寧知風雨夜,復此對床眠”的詩句,相約異日功成身退、對床而眠,共享閒居之樂。此時蘇軾自料將死,不免感慨昔日願望,與此同時,“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的期望更是感人至深。
第二首是寫給妻兒的,表達對妻子兒女的思念以及對自己的傷懷,除此之外還有對身後事的囑託,“柏台霜氣夜淒淒,風動琅璫月向低”,這二句描繪出月光下御史台監獄陰森的側影。漢代御史台多種柏樹,所以又稱柏台(見《漢書·朱博傳》)。琅璫,指屋檐下系的鈴鐸。詩人在不眠的寒夜,想到自己在劊子手屠刀的陰影之下,心中充滿了驚駭之情。
“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一聯可圈可點,是蘇軾善用比喻的體現,表達出作者心如鹿撞,命運似雞的心情,也是其詩歌的一個重要特點。
最後二句:“百歲神遊定何處?桐鄉知葬浙江西。”作者在這裡自注說:“獄中聞杭湖間民為余作解厄道場者累月,故有此句”。當年蘇軾由京官外放,首先就到杭州任三年通判(地方副長官),在任期間,大有功德於杭州人,因此杭州人民思之不已,為他作道場累月,給了很大的精神安慰。

後世影響

這兩首詩是蘇軾在獄中“絕命詩”,出自肺腑,無暇雕琢,而自有感人的力量。蘇軾反對新法,這是他認識上的局限。但執政者對持不同意見的人大興文字獄,這即使在當時,也被一般人視為不公正。
“烏台詩案”給北宋後期的政局帶來了明顯的消極後果,士大夫多以不恤民命,諱言國事,自保身家為得計,以致元祐(1086-1094)、紹聖(1094-1098)年間,新法一反一復,元氣大傷,國事終至不可收拾。蘇軾這兩首詩是這一歷史悲劇的生動見證。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蘇洵,弟蘇轍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進士,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禮部尚書。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刺新法下御史獄,遭貶。卒後追諡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文學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
蘇軾蘇軾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