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猴場苗族仡佬族鄉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地理位置:中國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
- 面積:93.44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社會事業,地理環境,特色產業,旅遊開發,人口數據,鎮下轄村寨,
自然資源
猴場苗族仡佬族鄉政府駐地距普定縣41公里,全鄉總面積為93.44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15460畝,其中水田3800畝,旱地11660畝(其中退耕還林12109畝),年末總人口21494人,總戶數5685戶,轄17個行政村113個村民組,其中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36.4%,全鄉外出務工人數5400人,糧食總產量6450噸,人均吃糧304公斤,人均純收入1820元。
猴場苗族仡佬族鄉
社會事業
鄉內有中心中學1所,中心國小1所,11所村級完小,1所點校。
地理環境
該鄉屬亞熱帶氣候,冬暖夏涼,氣候宜人,適宜種植各種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盛產洋芋、小麥、紅薯、竹蓀等作物。境內礦產資源豐富,煤、矽礦、硫鐵礦尤為豐富,煤產量在西北片區,小谷毛片區尤為突擊;矽礦、硫鐵礦分布於該鄉大地、猛正、仙馬和猛舟村。適宜發展中型煤、矽、硫鐵礦企業。
猴場鄉由於歷史、自然因素,造成農民生活水平較低,但是隨著貴州省加大對鄉鎮農村的建設,猴場鄉也體現出了巨大開發潛力,民族風情旅遊開發前景廣闊。遼闊的雲中大草原——普屯壩,面積達8000多畝,是貴州省保護最為完好的原生態的大草場,吸引著市內外的遊客和文藝界人士。
仙馬村農民合唱團遠近聞名,他們的四聲部合唱,成為縣、鄉、村的各項演出中的主角,《歡迎你到仙馬來》、《新安順古夜郎》、《心中的黃果樹》等歌曲唱響縣內外,參加過省、市、縣的比賽獲演出。大花苗族的服飾,蘊涵了豐富的歷史文化,被研究少數民族的專家學者譽為“穿在身上的史書”。
鄉境內的平訟摩崖石刻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猛舟石板寨的屯堡建築保存完好,三十五公樁梁子上到重陰山千畝杜鵑風光宜人,引子渡庫區湖光山色位於猴場魚米之鄉――楊家寨低熱河谷。
猴場苗族仡佬族鄉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箇中心不動搖,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一心一意搞建設,聚精會神謀發展,全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民族團結更加鞏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成績,社會、經濟、文化全面協調發展。
猴場村
猴場村地處普定縣東北部邊遠山區,距普定縣城40公里,位於猴場鄉政府所在地,安順至織金貓場公路穿境而過。
全村下轄6個村民組, 324戶1361人(其中:少數民族10戶32人),現有勞動力705人(其中:男405人,女300人),外出務工320人。現有耕地面積764畝,水田面積50畝,區域面積6.8平方公里,退耕還林950畝,森林覆蓋率61.8%。全村地形呈梯級狀,海拔1200—1600米之間,年平均氣溫15.8攝氏度,無霜期290天。村境與普屯壩—雲中大草原咫尺相望,可開發鄉村生態旅遊。
全村現有黨員35名,其中:60歲以上的有3名,50—60歲的有6名,40至50歲的有6名,30—40歲的有11名,30歲以下的有9名;大專以上文化的有5名,國中文化的有26名,國小以下文化的有4名;現有村幹部4名。現村有黨員活動室200平方米。全村現已辦起養殖示範點15個,種植示範點18個,農家書屋一個;70%的勞動力掌握了一至二門農業適用新技術。村級組織戰鬥力不斷加強,民眾的發展意識不斷更新,有效地推動了全村經濟發展。
村支兩委建立健全各種工作機制,注重抓好自身建設,不但內強了素質,還外塑了形象。領導班子團結,管理科學民主。近幾年來,累計實施扶貧項目15個,有效地改善了民眾的生產生活,促進了農戶的增收創收。這些項目的實施,全村324戶1320人直接受惠,人均純收入遞增20%。
在新農村建設上,村“兩委”針對村情,採取“項目推動為主,農戶自籌為輔”的方式,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傾力改善基礎設施,著力整治村容村貌。目前修建沼氣池74口,改灶150口,改圈2500平方米;示範烤菸種植200餘畝。
特色產業
猴場鄉地處普定縣北部地區,屬於貴州省100個一類貧困鄉鎮之一,這裡氣候宜人,適合種養殖業的發展。近年來,在上級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猴場鄉在煤沖村、漏寨村、老甲寨村種植核桃500畝,到目前為止,成活率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長勢較好,預計3年後掛果。其次,烤菸生產是猴場鄉的第二產業。2009年,烤菸種植1430畝,可為民眾創利35萬餘元。
旅遊開發
普屯壩——雲中大草原風光
普屯壩高山草原風情旅遊區,位於普定縣城東北部猴場鄉,距城區42km,為貴州山區地形中罕見的高山草原,普定海撥最高點(1850米),方圓6.8km 2 ,頗具“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之勢,一年四季景色各不同。主要遊覽項目有:徒步攀登,野外露營,戶外遊覽,觀賞仙馬苗族風情,傾聽仙馬苗族民間合唱團無伴奏多聲部合唱;主要遊覽景觀有:明代“撫按明文”摩崖石刻,後沖小石林,高原特色民居,楊家寨河谷風光、仙馬苗族村寨等。
普屯壩—“雲中大草原”,貴州高原的“內蒙古”。這裡依山而居的苗家兒女能歌善舞,這裡民族民間文化源遠流長。
策馬馳騁普屯壩草原,藍天白雲,牛羊成群,峻岭逶迤,一派草原英雄氣概。露營普屯壩觀日出—一輪朝陽由群山組成的萬頃波濤中噴薄而出,蔚為壯觀。
猴場鄉普屯壩是貴州安順旅遊的一片神秘的處女地,被稱為雲中大草原,面積1萬餘畝,位於普定縣東北部,海拔在1700—1800米之間,為貴州保存最完好的原生態高山草原。鄉境內的重蔭山萬畝杜鵑、後沖形態奇異的石林;歷百年而不朽的猛舟高原民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楊家寨平訟摩崖石刻等。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8420 男 9845 女 8575
家庭戶戶數 4911 家庭戶總人口(總) 18390 家庭戶男 9817 家庭戶女 8573
0-14歲(總) 6020 0-14歲男 3280 0-14歲女 2740 15-64歲(總) 11208
15-64歲男 5984 15-64歲女 5224 65歲及以上(總) 1192 65歲及以上男 581 65歲及以上女 61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7182
鎮下轄村寨
猴場村 跌牙沖村 後沖村 格道村 漏寨村 煤沖村 水落洞村 仙馬村
沙子坡村 小谷毛村 大地村 猛舟村 老甲寨村 猛正村 猛架村 楊家寨村 杉樹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