狿,漢語漢字,拼音是yán,部首是犭,古書上說的一種似狸而身體較長的野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狿
- 拼音:yán
- 部首:犭
- 字碼:72FF
- 五筆:QTTP
- 倉頡:KHNKM
- 筆順:353321554
- 注音:ㄧㄢˊ
- 總筆畫:9
基本字義,古籍解釋,
基本字義
1. 古書上說的一種似狸而身體較長的野獸。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以然切《集韻》夷然切,𠀤音延。《玉篇》獸名。《廣韻》獌狿,大獸,長八尺。《集韻》似狸而長,或作蜒。《史記·司馬相如傳》窮奇獌狿。《揚雄·校獵賦》斮巨狿。
又《玉篇》醜延切《集韻》抽延切,𠀤音脠。
又《廣韻》於線切《集韻》延面切,𠀤音衍。義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