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狼牙山戰鬥
- 外文名:Langyashan battle
- 時間:1941年(民國三十年)9月
- 主人公:狼牙山五壯士
狼牙山五壯士簡介,狼牙山戰鬥簡介,狼牙山戰鬥經過,
狼牙山五壯士簡介
“狼牙山五壯士”是指在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易縣狼牙山戰鬥中英勇抗擊日偽軍的八路軍5位英雄,他們是班長馬寶玉、副班長葛振林、戰士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他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在戰鬥中他們臨危不懼,英勇阻擊,子彈打光後,用石塊還擊,面對步步逼近的敵人,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枝,義無反顧地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班長馬寶玉、戰士胡德林、胡福才壯烈殉國;副班長葛振林、戰士宋學義被山腰樹枝掛住,幸免於難;5位戰士的壯舉,表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被人民民眾譽為“狼牙山五壯士”。
狼牙山戰鬥簡介
9月中旬,日偽軍8000餘人清剿以河北省易縣管頭為中心的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區所屬地區。24日,日偽軍3500餘人合圍位於易縣西南的狼牙山地區。此時,晉察冀軍區部隊和淶源、易縣、徐水、滿城4個縣的黨政機關、游擊隊及周圍村莊的數萬名民眾都隱蔽於該地。當晚,第1軍分區第1團第7連奉命掩護機關和民眾轉移。該連依託有利地形,巧布地雷陣,運用麻雀戰,迷惑、阻擊日偽軍。25日,第7連完成掩護任務後,為甩掉尾追的日偽軍,令第2排第6班掩護全連轉移。六班毅然將日偽軍誘向狼牙山主峰棋盤陀。日偽軍誤認為咬住了第1團主力,遂向棋盤坨主峰發動4次猛攻,均被擊退,傷亡90餘人。5名戰至彈盡,寧死不屈,砸爛武器,跳下60餘米深的懸崖。班長馬寶玉、戰士胡德林、胡福才陣亡,副班長葛振林、戰士宋學義負傷脫險。之後,5名戰士被民眾譽為“狼牙山五壯士”。為表彰這一壯舉,晉察冀軍區在狼牙山主峰建“三烈士紀念塔”。1959年5月,“三烈士紀念塔”重建,更名為“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
馬寶玉(1920年—1941年),河北省蔚縣下元皂村人,1937年參加八路軍,兩年後入黨。1941年9月在易縣狼牙山為掩護主力部隊和人民民眾安全轉移,他帶領全班奮勇殺敵,同數千日軍巧妙周旋一整天,將敵人引上絕路,勝利完成阻擊掩護任務,寧死不屈,毅然跳崖犧牲,年僅21歲。 1920年10月,馬寶玉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七七”事變全面抗戰爆發。10月26日,八路軍115師楊成武獨立團在取得平型關大捷後乘勝北上,光復蔚縣全境。馬寶玉在西合營鎮隨本縣4000多名熱血青年一起參加了革命軍隊,成為一名光榮的八路軍戰士。 1939年他光榮入黨,不久後擔任班長。從此他更加嚴於律己,階級覺悟不斷提高,革命鬥志更加旺盛。 1941年抗戰進入最困難時期。8月為報“百團大戰”一箭之仇,日本華北派遺軍總司令岡村寧次,調動10萬兵力向我晉察冀根據地發動大規模“掃蕩”。9月初其先頭部隊三千人在占領了狼牙山打轉,企圖尋找八路軍主力進行決戰,由於敵強我弱,上級決定我軍主力帶領民眾撤出狼牙山,轉到外線安全地區。經數次鏖戰,七連完成組織轉移任務後,大部撤離,只留六班扼守狼牙山。首長的命令是“在第二天中午之前,不準敵人越過棋盤陀。六班當時只剩5人,班長馬寶玉、副班長葛振林,戰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學義。他們接受任務後,趕到東山口,選擇了一個叫“小鬼臉兒”的險要處,準備阻擊敵人。 破曉時分,敵人開始了進攻,馬寶玉沉著應戰,等敵人走得很近時才令大家一起射擊,手榴彈也接二連三飛進敵群,敵人一批批倒下。他們一時搞不清山上究竟有多少八路軍,以為是碰上了主力,便下令炮轟。太陽已經偏西,按計畫大部隊也已轉移完畢。馬寶玉便下令“撤!”剛走不遠,發現前面是個岔路口:向北去是主力部隊和民眾轉移的方向,他們可以很快歸隊,可敵人正尾隨其後,肯定會追上來,那無疑將前功盡棄,並使主力部隊和民眾處於危險境地;向南走,通向棋盤陀是一絕路。此刻,寶玉毫不猶豫,果斷下令:“向南走!”5個勇士一條心,寧可犧牲自己,也要保證主力部隊和民眾的安全。 五勇士邊打邊撤,並有意將行動暴露給敵人。敵人以為我軍主力就在山上,緊緊咬住不放。五勇士憑據險要地形,又擊退了敵人多次進攻,子彈、手榴彈用光了就用石頭砸,最後連能搬動的石頭也完了,面對擁上來的敵人馬寶玉神情莊嚴地對戰士們說:“同志們,我們都是有骨氣人中國人,寧死不投降!為祖國、為人民犧牲是光榮的!”五勇士折斷槍枝,從容走向懸崖!21歲的馬寶玉整整軍衣、正正軍帽,大喊一聲:“同志們,跟我來!”第一個縱身跳下深谷。葛振林等4名戰士也相繼跳下懸崖。 五勇士悲壯之舉,令一向驕橫的“武士道”信徒們個個膽戰心驚,直到這時他們才弄明白,數千日軍圍攻一天,耗費大量彈藥,死傷數百人,原來與他們作戰的只有5名八路軍。 五勇士跳崖後,班長馬寶玉戰士胡德林、胡福才3人壯烈殉國,副葛振林、戰士宋學義在半山腰被樹枝擋住,負傷脫險後返回部隊。 1942年4月,晉察冀軍區在棋盤陀上建立了“三烈士塔”,後毀於日軍炮火。1959年3月“三烈士塔”重建,更名為“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聶榮臻元帥親筆題詞:“視死如歸本革命軍人應有精神,寧死不屈乃燕趙英雄光榮傳統。
宋學義(1918年-1971年),河南省沁陽市王曲鄉北孔村人,是聞名中外的“狼牙山五壯士”之一。學義出身貧苦,祖父和父親常年給地主扛長工,哥哥整年累月跑老山(太行山)擔挑為生。學義從小就當童工,給縣城一家面鋪蹬大籮,全家老小拼死拼活乾,總是維持不了生計。到1937年,共欠40塊(銀元)高利貸,地主乘機把全家僅有的二畝保命田奪走了。從此,一家人的生活更無著落。學義只好背井離鄉,逃荒要飯。1939年夏,他在濟源王屋山討飯途中,巧遇抗日游擊隊,參加了八路軍被編入晉察冀一分區一團七連。 學義參軍後,父親帶領全家逃荒,哥哥被壓死在山西大同煤礦,嬸母、堂弟相繼死於日軍刺刀下,姐姐、妹妹先後賣給本縣楊香村和江蘇徐州。不久,父親因貧病交加也離開了人間。 1941年秋,日軍華北司令部集中兵力,對晉升察冀抗日根據地進行規模空前的“大掃蕩”。9月25日,駐紮在狼牙山周圍的界安、龍門莊、北樓山、營頭的敵人約3500多人,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分九路向狼牙山發起進攻。當天,駐紮在狼牙山的八路軍,在連續打退敵人10幾次進攻以後,決定留下宋學義所在的七連一排六班,掩護主力和民眾轉移。他同班長馬寶玉、副班長葛振林,戰士胡福才、胡德林堅守在東山口。他們憑藉險要的地勢,同敵人展開鬥智鬥勇的決戰。當夜,宋學義和四名戰友進入陣地,把手榴彈捆成捆,以彈代雷,埋于山腰各處,然後分五路隱蔽起來,放冷槍把3000多敵人緊緊牽制住。敵人惱羞成怒,用大炮向狼牙山猛烈轟擊。宋學義等5名戰士在敵人打炮時隱蔽起來,炮火一過,他們又用槍彈、手榴彈襲擊敵人。這樣邊打邊往山頂退,把日軍死死牽制在狼牙山上。當宋學義及其戰友撤到三面懸崖絕壁的狼牙山頂峰——棋盤陀時,敵人一次又一次向上衝鋒,五壯士先用槍彈、手榴彈,後用石頭接連打退敵人10餘次進攻,勝利地完成了牽制敵人的光榮任務。共產黨員班長馬寶玉在火線介紹宋學義等加入中國共產黨。 最後,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宋學義等5名戰士擲出最後一顆手榴彈,砸毀槍枝,縱身跳崖,班長馬寶玉和戰士胡福才、胡德林壯烈犧牲,戰士宋學義和副班長葛振林被半山腰的樹叢掛住,宋學義腰部受重傷,他們第二天被接回部隊,送往野戰部隊醫院進行治療。晉察冀軍區召開慶功會,分區司令員楊成武代表軍區司令員聶榮臻把軍區頒發的“堅決頑強”的五星獎章分別掛在葛振林、宋學義的胸前。 1944年,宋學義轉業到河北省易縣北管頭村,任農會主席,並與貧農女兒李桂榮結婚。 1947年,宋學義得知家鄉解放,遂和愛人一起返回沁陽北孔村。返鄉20多年來,他從不居功自傲,始終保持英雄本色,帶領民眾艱苦創業,使北孔村發生了巨大變化。他多年任縣、公社黨委委員和北孔村黨支部書記,先後出席了全國烈軍屬和殘廢軍人積極分子大會,全國民兵英雄代表大會,1969年赴北京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宋學義同志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積勞成疾,1971年6月26日在鄭州逝世。遺體安葬在沁陽烈士陵園
葛振林(前中)與解放軍官兵交談
傷愈後,先後投入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屢建戰功。朝鮮停戰後回國,歷任湖南省警衛團後勤處副主任、湖南省公安大隊副大隊長、衡陽市人武部副部長,衡陽警備區後勤部副部長,1982年離休。擔任全國近200家中國小的校外輔導員。
2005年3月21日23時10分,葛振林在衡陽病逝,終年88歲。
2005年3月21日,並不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就像1941年9月25日一樣。
那個瞬間之後———當他與四位戰友從狼牙山主峰棋盤坨一躍而下,命運又給了這個戰士64年的時光。
3月25日上午,衡陽市殯儀館最大的靈堂三門齊開,人群和花圈還是擠滿了院落。在挽幛上,人們可以看到聶力的名字,這位女中將的父親,正是當年的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
“狼牙山五壯士”六字,正是司令員當年對英勇下屬的斷語。
在弔唁人群中,一些鬚眉皆白、舉止整肅的老者引人注目,但更多的男女老少並沒有明顯的特徵。
“他真的是一個大英雄。”72歲的衡陽市民王煥雲說,自己是文盲,過去不知道葛振林是誰,這幾天聽孫兒講這是個大英雄,跑過來一看,就相信了。
那個愛說笑的老頭去了在黃茶嶺的小院附近,大家對平日稱為葛老的這個人有另一種描述。
“不像個英雄,倒是個瘦瘦的乾巴老頭。”在街角擺擦鞋攤的李雲說。這位34歲的婦女來自湖北,她說自己學過《狼牙山五壯士》的課文,但葛老和她想像中的不一樣,沒有架子,常來問寒問暖,讓她心裡覺得“蠻舒服的”。
“他常常會問蹬三輪的、賣菜的,家是哪的,收入怎么樣,幾個娃,上學了嗎?”附近賣期刊的老人蘆石安回憶說。
“成年都是一身舊軍裝,戴個黃軍帽。”年紀小12歲的蘆石安還給葛老起過一個外號:“葛兩毛”,因為街上的人都知道,葛老買東西若余幾毛錢找零,總說句不要了擺手就走。
“窮人富人,他都很能合得來。”75歲的葛振林夫人王貴柱說,老伴還是更喜歡窮人和孩子,他喜歡摸孩子們的小腦袋;喜歡窮人就是給錢。
“要飯的就喜歡圍著葛老家門口轉。”蘆石安得出這樣的結論。
王貴柱還解釋道,葛老就喜歡舊軍裝,做了一件西服,從來沒穿過。戴黃軍帽是因為跳崖時碰了頭,戴帽子擋擋風。
多年來的每天早晨,黃茶嶺的人們會看到這個身著舊軍裝的老人拄著拐杖去警備區拿報紙,一路上敲得地面“鐺鐺響”,他見了誰都會打招呼,逗會兒樂。鄰居們說,可能除了打仗的時候,葛老一輩子都是笑口常開。
“可是現在街上都冷清了,那個愛說笑的老頭去了。”蘆石安嘆了口氣。
3月25日上午,81歲的抗日老戰士、原衡南縣武裝部部長宋文坤在老伴攙扶下來到靈堂,向多年的老戰友告別。
“我以為他能挺過來的。”宋文坤說,他們夫婦20多天前曾去看望術後的葛振林,當時,喉嚨上插著管子的老葛還一邊比劃一邊唱:“老子的隊伍才開張……”
“你個摔不死的,這次也沒事。”宋老這話曾讓兩家人開懷大笑。
但此時的葛老已是沉疴難返。衡陽市169醫院三內科主任彭寒林介紹,由於心、腎、肺功能幾近衰竭,葛老的氣管先後切開了兩次。
“但他沒有痛苦的樣子。”彭寒林說,一般人做氣管切開手術,麻醉醒來會非常難受,葛老卻總是將笑掛在嘴上。
“特殊材料製成的老人”,護士們這么稱呼他。
“他的頑強是一個老兵與生俱有的。”原衡陽軍分區副司令員朱旭更願意這樣理解相知64年的葛振林。
“在反掃蕩鬥爭中,五名八路軍戰士為掩護大部隊和老百姓轉移,把敵人引上了狼牙山的主峰棋盤坨。在消滅了50多個敵人後,五名戰士砸碎了手中的武器,縱身跳下了萬丈懸崖。”朱旭記得當時報導如此描述。
另有史料記載,當幾百名日軍衝上懸崖頂,發現與之激戰近一日的對手只有五個人,他們就在懸崖上排成幾列,面對五人跳崖處三度折腰。
1941年11月7日,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簽署訓令,將五戰士命名為“狼牙山五壯士”,“那時候我就知道了有這么五個人,但還未見過老葛。”朱旭說。
抗戰結束直至建國初,葛振林歷經天津、張家口、清風店和太原戰役,還參加過江西剿匪和抗美援朝,全身六處負傷,為三等甲級傷殘。
長沙解放時,在湖南省軍區政治處軍郵辦事處任處長的朱旭第一次見到了葛振林,他的第一印象是“瘦高瘦高”,並總是笑呵呵的。
大約在1962年,葛調任衡陽軍分區後勤部副部長,正式和朱旭成為同事。
“認真是他的一大特點,他在後勤部負責軍裝的發放、後勤保障等物資的管理,從來沒出過錯”,朱旭說。
1966年春,葛振林向衡陽軍分區司令部提交申請希望休養,上級考慮到他的傷病,批准了這一請求,當年8月,這位老戰士離崗退養,時年49歲。
16年後的1982年,葛振林正式離休,享受正師級待遇。
胡德林(1922年—1941年)、胡福才(1923—1941年),河北省容城縣人,是叔侄兩個。他們和葛振林一樣,小時受苦,日本鬼子來了,又增添了民族恨。1940年,八路軍攻打容城縣城,他們踴躍支前。縣城打開,他們又自告奮勇幫助部隊運送戰利品。當部隊領導誇獎他們任務完成得好,要他們回家時,他們卻不肯回去,一再要求留下,跟著部隊上前線打鬼子。就這樣,胡德林、胡福才一起參了軍,也被分配到六班。這時候,葛振林已經光榮地參加了中國共產黨,擔任副班長。班長是共產黨員馬寶玉。此後副班長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多次一起參加戰鬥,表現都很勇敢,他們二人都在狼牙山阻擊戰中壯烈犧牲。
狼牙山戰鬥經過
五位壯士一面向頂峰攀登,一面依託大樹和岩石向敵人射擊。山路上又留下了許多具敵人的屍體。到了狼牙山峰頂,五壯士居高臨下,繼續向緊跟在身後的敵人射擊。不少敵人墜落山澗,粉身碎骨。班長馬寶玉負傷了,子彈都打完了,只有戰士胡福才手裡還剩下一顆手榴彈,他剛要擰開蓋子,馬寶玉搶前一步,奪過手榴彈插在腰間,他猛地舉起一塊磨盤大的石頭,大聲喊道:“同志們!用石頭砸!”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山坡上傳來一陣嘰里呱啦的叫聲,敵人紛紛滾落深谷。
又一群敵人撲上來了。班長馬寶玉嗖的一聲拔出手榴彈,擰開蓋子,用勁全身氣力扔向敵人。隨著一聲巨響,手榴彈在敵群中炸開了花。五位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民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他們回頭望望還在向上爬的敵人,臉上露出了勝利的喜悅.班長馬寶玉激動的說:“同志們,我們的任務勝利完成了!”說罷,他把那隻從敵人手裡奪來的槍砸碎了,然後走到懸崖邊上,像每次發起衝鋒一樣,第一個縱身跳下深谷,也昂首挺胸,一個接一個相繼從懸崖往下跳.狼牙山上響起了他們壯烈豪邁的口號聲: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中國共產黨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