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山州

狼山州始置於永徽元年(650),具體廢棄時間不詳。唐高宗調露元年(679),阿史德溫傅、奉職二部反,立阿史德泥熟匐為可汗,二十四州酋長皆叛。永隆元年(680)三月,裴行儉大破突厥,餘黨走保狼山;十月,狼山及單于餘黨聚結圍雲州,被唐軍擊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狼山州
  • 外文名:Langshan Prefecture
  • 始置:永徽元年(650
  • 屬於:地區名
永徽元年(650)“九月,庚子,高侃執車鼻可汗至京師,釋之,拜左武衛將軍,處其餘眾於郁督軍山,置以統之。以高侃為衛將軍。於是突厥盡為封內之臣,分置單于、瀚海二都護府。單于領狼山、雲中、桑乾三都督,蘇農等一十四州;瀚海領瀚海、金徽、新黎等七都督,仙萼等八州;各以其酋長為刺史、都督。”(《資治通鑑》一九九,6271-6272)“永徽元年(650)……至十月二十日,以新移葛邏祿在烏都鞬山者,左廂部落置狼山州,右廂部落置渾河州,並隸燕然都護府。”(《唐會要》七三《安北都護府》,1558)“渾河州永徽元年,以車鼻可汗餘眾歌邏祿之烏都鞬山左廂部落置。狼山州永徽元年以歌邏祿右廂部落置,為都督府,隸雲中都護。”(《新唐書》四三下《地理志·羈縻州》“關內道”)狼山州隸雲中都護。狼山應是史籍中通常所指之狼山,即內蒙古中西部、河套平原北部之陰山山脈最西段。
唐高宗麟德二年(665)“高宗東封泰山,狼山都督葛邏祿吐利等首領三十餘人,並從岳下,勒名於封禪之碑。”(《通典·突厥》,5433頁)唐高宗調露元年(679)“冬,十月,單于大都護府突厥阿史德溫傅、奉職二部俱反,立阿史德泥熟匐為可汗,二十四州酋長皆叛應之,眾數十萬。”(《資治通鑑》二○二,6392頁)。永隆元年(680)“三月,裴行儉大破突厥於黑山,擒其酋長奉職;可汗泥熟匐為其下所殺,以其首來降。……奉職既就擒,餘黨走保狼山。”(《資治通鑑》二○二,6393-6394頁)胡註:“黑山一名殺胡山,在豐州中受降城正北,如東八十里,亦謂之呼延谷。”《新唐書·地理志·羈縻州》引賈耽《古今郡國縣道四夷述》:“中受降城正北如東八十里,亦謂之呼延谷,谷南口有呼延柵,谷北口有歸唐柵,車道也,入回鶻使所經。”在黑山被打敗的突厥餘眾退守狼山。
胡註:“狼山,歌邏祿右廂部落所居也。永徽元年,置狼山州,屬雲中都護府。”狼山州設在狼山。同年“[七月]突厥餘眾圍雲州,代州都督竇懷悊,右領軍中郎將程務挺將兵擊破之。” (《資治通鑑》二○二,6396頁)《新唐書·突厥傳上》作:“狼山眾掠雲州,[代州]都督竇懷哲、右領軍中郎將程務挺逐出之。”(6043頁)《新唐書·程務挺傳》稱“破突厥六萬騎於雲州。”(4147頁)婁師德《契苾明碑》:“後狼山及單于餘黨,復相聚結,奉制討擊,應時平殄,前後賞勞,不可勝紀。”(《金石萃編》七○)史書並未記載當年唐軍進剿狼山,並不存在所謂的“狼山之役”,此處“後狼山及單于餘黨,復相聚結”當指本年“突厥餘眾圍雲州”一事。開耀元年(公元681年),裴行儉使用反間勸降阿史那伏念。“初,行儉許伏念不死,故降。裴炎疾行儉之功,奏言:‘伏念為副將張虔勗、程務挺所逼,又回紇等自磧北南向逼之,窮窘而降耳’遂誅之。”(《資治通鑑》二○二,6404-6405頁)當時的磧北為回紇之地,突厥所在為磧南之地。突厥退守的狼山不可能在磧北。
磧南之狼山就是今狼山。烏拉特(Urad)後旗,在內蒙古巴彥淖爾盟西北部、陰山山脈西段狼山地區。永徽元年(650)所設狼山州當在今烏拉特(Urad)後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