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葉紅灰毛豆

狹葉紅灰毛豆

狹葉紅灰毛豆(Tephrosia coccinea var. stenophyllaHosokawa)灌木狀草本,高40-50厘米;多分枝。莖木質化,圓柱形,嫩枝常呈四棱形,被銀灰色或色緊貼絹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狹葉紅灰毛豆
  • 拉丁學名:Tephrosia coccinea var. stenophylla Hosokawa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豆目
  • :蝶形花科
  • :灰毛豆族
  • :灰毛豆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參考文獻,

形態特徵

羽狀複葉長6-10厘米;幾無葉柄,葉軸上面有狹溝;托葉狹三角形,長4-5毫米;小葉2-3 (-4)對,倒披針狀線形或倒披針形狀長圓形,頂生小葉長4-6厘米,寬約1厘米,下部1對小葉最小,下面密被銀灰色絹毛,側脈9-10對,細脈平行,多而密,難辨清;小葉柄短。總狀花序頂生或與葉對生,長達25厘米;花序軸細,密被絹毛;花疏散;苞片小,線形,錐尖;花長約1厘米;花梗長3-6毫米;花萼闊鐘狀,長約5毫米,外被絹毛;萼齒披針形,長於萼筒;花冠紅色,旗瓣圓形,瓣柄長約2毫米,翼瓣線狀長圓形,與翼瓣等長,具短柄,龍骨瓣內彎成直角,先端具喙,基部兩側有耳;子房線形,被絹毛。具柄,花柱扁平,被毛,胚珠10-12粒。莢果線形,長約6厘米,寬0.7-0.8厘米,扁平,被茸毛,有種子8-12粒。
本變種與原變種不同為:小葉倒披針形線形或倒披針形狀長圓形,頂生小葉長4-6厘米,寬約1厘米;總狀花序長達25厘米,花萼長約5毫米,萼齒披針形,易於區別。

生長環境

生長於乾燥開曠的沙地。

分布範圍

產自海南。模式標本采自崖縣。

參考文獻

var. stenophylla Hosokawa in Trans. Nat. Hist. Soc. Formos, 32: 195. 1942; 海南植物志2: 259. 196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