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養狙(狙公)

楚人養狙

狙公一般指本詞條

《楚人養狙》是明朝劉基所寫的一篇文章,出自《誠意伯文集》卷二·《郁離子》卷上,主要講述養猴子的人殘酷剝削猴子,猴子覺醒後群起反抗的故事,揭示了靠權術奴役百姓而不講法度的人遲早要遭到反抗並絕跡。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楚人養狙
  • 作品別名:術使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出處:《誠意伯文集》卷二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劉基
  • 寫作手法:先敍事,後說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作者簡介,作品鑑賞,

作品原文

楚有養狙以為生者,楚人謂之狙公。旦日,必部分眾狙於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實,賦什一以自奉。或不給,則加鞭箠焉。眾狙皆畏苦之,弗敢違也。
一日,有小狙謂眾狙曰:“山之果,公所樹與?”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與?”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則吾何假於彼而為之役乎?”言未既,眾狙皆寤。
其夕,相與俟狙公之寢,破柵毀柙,取其積,相攜而入於林中不復歸。狙公卒餒而死。
郁離子曰:“世有以術使民而無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覺也。一旦有開之,其術窮矣”。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1)狙:獼猴
(2)部分:部署分配。此處指分派
(3)之:到。
(4)求:尋找。此指採摘。
(5)賦:徵收。
(6)箠:用鞭打,名作動。
(7)畏苦之:對(這種生活)感到很苦。
(8)樹:動詞,種植。
(9)與:同“歟”,嗎。
(10)然則:既然這樣,那么。
(11)既:完。
(12) 寤:同“悟”,領悟到。
(13)相與:一起。
(14)柙:關獸的木籠。
(15)卒:終於。
(16)以:把。 以……為:把……當做。(此處為倒裝句,養狙以為:把養猴當做)
(17)術:權術
(18)假:依靠
(19)俟:等候
(20)歸:回歸
(21)或:有的
(22)實:果實
(23)其:那個
(24)餒:飢餓
(25)為之役:被他(狙公)奴役。
(26)道揆:道德準則。

作品譯文

楚國有個以養獼猴為生的人,楚國人叫他“狙公”。每天早上,他一定在庭院中分派獼猴工作,派遣老猴率領(其它猴)到山裡去,摘取植物的果實,並取十分之一的果實來供養自己。如果獼猴不給狙公,狙公就(會生氣地)鞭打它們。猴子們都害怕,卻不敢違背。
有一天,有隻小猴問眾猴說:“山上的果子,是狙公的嗎?”眾猴說:“不對,(果實)是天生的。”(小猴)又問:“沒有狙公的同意(我們)就不能去采嗎?”眾猴說:“不對,誰都能去采。”(小猴)又問:“(既然)這樣那么我們為什麼聽從他並要被他差使呢?”話還沒有說完,猴子們全醒悟了。
那天晚上,眾猴一起等到狙公睡著的時候,打破欄桿搗毀籠子,拿走他(狙公)存放的糧食,捨棄狙公,不再回來。狙公最後因為飢餓而死。
郁離子(即劉基隱退青田山時自取的筆名)說:“世上那種憑藉權術奴役人民卻沒有法度的人,不就像狙公嗎?只因人民昏昧尚未覺醒,才能讓他得逞,一旦有人開啟民智,那他的權術就窮盡了。”

作者簡介

明代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漢族,溫州文成縣南田人(舊屬青田縣)。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為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作品鑑賞

1.用養猴子的人殘酷剝削猴子,猴子覺醒後群起反抗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社會統治者對人民民眾的殘酷剝削與壓迫,說明只要人民一旦覺悟,群起反抗,統治者就只有凍餒而死。
2.靠權術奴役百姓而不講法度的人遲早要遭到反抗並絕跡。
3.不能一味地去服從,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懂得是非,要有自己的判斷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