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一貧如洗的流浪漢查理終日忍受著飢餓的困擾,他試圖找一份工作,卻比登天還難——失業的人太多了。這一天,當他再一次從招工的隊伍中悻悻而歸時,卻偶遇了一隻受傷的小狗斯凱普。心地善良的流浪漢從此與斯凱普相依為命,“合夥”偷來午餐車裡的香腸解決了肚子問題。他們又來到一個舞廳,邂逅了歌女埃德娜,卻因付不起錢而被人扔出了場子。當查理垂頭喪氣地回到破爛不堪的小屋時,斯凱普突然發現了什麼——它拚命刨坑,竟挖出了一個裝滿錢的錢夾,於是一切都改變了……
演職員表
演員表
查理·卓別林 Charles Chaplin ....Tramp
Edna Purviance ....Bar singer
Syd Chaplin ....Lunchwagon owner
亨利·伯格曼 Henry Bergman ....Fat unemployed man/Dance-hall lady
Charles Reisner ....Employment agency clerk
Albert Austin ....Crook
扎蘇·皮茨 Zasu Pitts ....Bit part (scenes deleted)
Margaret Dracup ....Woman in dance hall (uncredited)
Billy Dul ....Man in dance hall (uncredited)
Jim Habif ....Man in dance hall (uncredited)
Jean Johnson ....Woman in dance hall (uncredited)
Mrs. Rigoletti ....Woman in dance hall (uncredited)
H.C. Simmons ....Man in dance hall (uncredited)
職員表
導演Director
查理·卓別林 Charles Chaplin
查理·卓別林
Charles Chaplin
編劇Writer
查理·卓別林 Charles Chaplin
製作人Produced by
查理·卓別林 Charles Chaplin - producer
攝影Cinematography
Roland Totheroh - (uncredited)
剪輯Film Editing
查理·卓別林 Charles Chaplin - (uncredited)
原創音樂Original Music
查理·卓別林 Charles Chaplin - (1957)
藝術指導Production Designer
Charles D. Hall - (uncredited)
副導演/助理導演Assistant Director
Charles Reisner - assistant director (uncredited)
製作發行
幅面: 35毫米無聲標準銀幕
級別:Argentina:Atp
製作周期: 1918年8月15日 - 1918年8月22日
上映 1918年
攝製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膠片長度: 815 m(3 reels)
製作公司:First National Pictures Inc.[美國]
Image Entertainment Inc.[美國]
(USA) (DVD)Reel Media International[美國](2004) (USA) (video)
主演介紹
查理·卓別林出生於英國倫敦,父母都是遊藝團的歌唱演員,一歲的時候父母離異,從此跟隨母親。幼時曾流浪街頭賣藝乞討。9歲和哥哥加入弗瑞德·卡諾劇團,13歲時劇團到美國演出,而
卓別林決定留在美國。
製片人麥克·山內特觀看了他的表演後看中了他,決定由吉斯通公司和他簽約,當時吉斯通公司已經有了一批大牌的明星,但很快
卓別林很快就超越了他們,並且創造了一年拍攝35部影片的奇蹟。他的第一部電影是《謀生》,而他的第二部電影《
陣雨之間》中改變了他的命運,片中他創造了流浪漢夏爾這個形象,這個穿著松垮褲子,大號鞋子,緊繃上衣,頭戴圓頂禮帽的小鬍子從此成為了電影史上最經典的喜劇形象。從1915年開始卓別林開始自編自導自演,甚至還擔任製片和剪輯。稍後他加入了埃斯安尼公司,並於1917年出品了《移民者》和《安樂街》,1918年他和他的兄弟在洛杉磯開了自己的公司。並在1919年召集到了
道格拉斯·費爾班克斯等人。但直到1923年,卓別林才為這個公司拍了第一部影片《巴黎的女人》。之後1925年的《淘金者》和1927年的《大馬戲團》為卓別林贏得了學院獎。
1931年因為《城市之光》的首映
卓別林來到倫敦,轉年才返回,他的下一部影片是1936年的《摩登時代》,是他最為著名的作品之一。四年之後他拍攝了《大獨裁者》,他在片中分別扮演猶太理髮師和
希特勒,影片把矛頭直接指向納粹,展現出他強烈的人道主義精神。1942年他和共同生活了10年的妻子寶蓮離婚。1944年他和18歲的
烏娜·奧尼爾結婚,這樁年齡差距36歲的婚姻當時曾飽受爭議。1947年他拍攝了《
殺人狂時代》。1949年的《舞台生涯》被公認是他最好的有聲電影。同年他被傳為共產黨人而被捲入
麥卡錫主義的迫害中。不滿於美國的對他的不公正待遇,他移居瑞士,並永遠沒有回美國。1957年的《
紐約王》被認為是對這段生活的寫照。1967年他拍攝了最後一部影片《香港女伯爵》,1977年受勛,1979年聖誕節於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8歲。作為一個從無聲片時代成功過渡到有聲片時代的喜劇大師,
卓別林留給後世的精神財富難以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