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是一種“自由生活”阿米巴寄生蟲,可以不依賴於宿主,在自然環境中獨立生活、通過捕食和分解有機物來獲取營養,多存在於淤泥、池塘或游泳池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 
  • 別名:食腦蟲 
簡介,傳染途徑,診斷方法,預防措施,

簡介

美國CDC於1986年在一隻死去的山魈(一種靈長類動物)的大腦中首次發現了狒狒阿米巴,於1993年確定其為阿米巴的一個新種。
全球已經診斷出200多例狒狒阿米巴感染病例,其中美國報告了100多例,我國報告幾十例。這種“狒狒阿米巴原蟲”是目前已知的三種可以引起嚴重腦部感染的自由生活阿米巴之一,致死率高達90%以上。

傳染途徑

淡水、土壤和灰塵中存在的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是主要的傳染源,但由於病例較少,潛伏期較長,目前具體的傳播途徑尚不完全清楚。
通常來說,有兩種途徑進入人體:
途徑一:通過農業工作,一般感染後會出現皮膚紅斑難以治癒的情況。
途徑二:人們在江河湖塘中游泳或用被“食腦蟲”感染的水洗鼻子時,它們從鼻腔鑽進人腦後,飛速繁殖起來,引起化膿性腦膜腦炎,血管出血和腦實質壞死。
由於該病多由自然環境來源獲得,目前尚未有報告證明狒狒阿米巴感染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食腦蟲”真的會影響腦子嗎?
狒狒阿米巴感染可表現為多種臨床類型,如皮膚病變、鼻咽或鼻竇感染,或包括腦炎在內的播散性感染,病例首發多以皮膚病變為主。
若感染後發展為腦炎,則潛伏期較短,一般5天左右出現症狀,發病初期伴隨味覺和嗅覺的改變,表現鼻咽炎症狀,接著是頭痛、發熱、噁心、嘔吐等,疾病迅速進展,皮膚損害和肺部感染可能持續數月或數年之久,但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卻可能在幾天時間內死亡。

診斷方法

對於診斷阿米巴性腦炎,最重要的是鑑定組織或腦脊液中的阿米巴病原體,並進行病理塗片檢查或腦脊液的培養。
目前最常用的診斷方法是腦組織和皮膚活檢,可對受損病灶進行直接活檢和組織學檢查。

預防措施

野外玩耍或旅遊時可以採取以下措施預防阿米巴原蟲感染:
1.不要游野泳!不要在溫暖的死水附近從事水上活動,特別是如果水淺、低、流速弱;
2.在可能被污染的水中參與活動時,捏住鼻子或使用鼻夾;
3.在淡水、溫泉和其他未經處理的熱水體中游泳時,保持頭部在水面以上;
4.避免潛水和跳入停滯的淡水中,不要挖掘或攪動水體底部的沉積物;
5.儘量避免用野外的水洗臉,更不要飲用,如果身體上有任何開放性傷口,儘量避免與水相關的活動。
6.如果玩水後出現頭痛、持續發燒不退、精神狀態不佳等症狀,及時去醫院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