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多(迦太基女王)

狄多(迦太基女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狄多(Dido),又名艾麗莎(英語:Elissa;腓尼基語:Elisha,Alashiya),腓尼基人的女王,迦太基城的建立者,泰爾國王穆托(Mutto)的女兒,泰爾王國繼任者皮格馬利翁(Pygmalion)的妹妹。

狄多的故事以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中的敘述最為著名,狄多因兄弟皮格馬利翁的迫害而逃離泰爾城,並帶領追隨者向西航行橫渡地中海,於公元前813年建立了迦太基城。後來,她愛上了特洛伊英雄、羅馬人的祖先“埃涅阿斯”,並為此殉情。

(概述圖來源:克勞德·奧古斯丁·凱約的雕塑作品《狄多之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狄多
  • 外文名:Dido 
  • 別名:蒂朵 、艾麗莎 、阿拉希亞 
  • 民族腓尼基人 
  • 職業:迦太基女王 
  • 主要成就:建立迦太基城 
  • 所處時代:公元前9世紀 
人物生平,狄多和皮格馬利翁,迦太基的建立,狄多和埃涅阿斯,狄多和伊阿魯巴斯,軼事典故,人際關係,文化影響,人物爭議,後世紀念,

人物生平

狄多和皮格馬利翁

公元前1世紀的羅馬作家將狄多描述為腓尼基泰爾之王穆托的女兒。據說她的腓尼基名字是艾麗莎(Elissa),但利比亞人給了她一個新名字“狄多(Dido)”,意思是“流浪者”。根據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記載,艾麗莎的兄弟皮格馬利翁騙取了她的遺產,並為了保住泰爾的王位,殺死了艾麗莎的丈夫阿契厄斯(Sychaeus)。在另一個版本中,艾麗莎嫁給了她的叔叔兼梅爾卡特(Melqart,或Baal)的祭司阿塞巴斯(Acherbas,或Zakarbaal)。據說阿塞巴斯擁有很多財富被隱秘埋藏,國王皮格馬利翁為了獲得這些財富而謀殺了阿塞巴斯,為此艾麗莎希望逃離泰爾。她表示希望搬進皮格馬利翁的宮殿,但隨後命令那些被皮格馬利翁派來協助搬家的隨從將全部裝有阿塞巴斯的黃金的袋子扔進海里,顯然是為了向阿塞巴斯的靈魂獻祭。事實上,這些袋子裡只有沙子。艾麗莎說服隨從與她一起逃往另一個國家,而不是面對皮格馬利翁的憤怒。部分官員也加入了她的行列,其中包括軍事指揮官比蒂亞斯(Bitias)和巴爾卡斯(Barcas)。他們帶著黃金向西航行,開始了新的生活。

迦太基的建立

艾麗莎的第一個停留點是賽普勒斯的基頓,她在那裡接見了一位阿施塔特女神的信徒並向他保證,他和他的後代可以成為他們新殖民地的祭司。流亡者還抓獲了大約80名在岸上賣淫的年輕女性,並為隊伍中的男性提供妻子。殖民者們最終抵達北非海岸,並獲得了附近的腓尼基人的殖民地烏提卡(Utica)的幫助。當地以國王伊阿魯巴斯(Iarbas)為首利比亞人願意與他們進行貿易並提出租給他們一塊合適的土地,條件是他們只能擁有一塊牛皮大小覆蓋的土地。艾麗莎將牛皮切成非常細的條狀,並用這些條狀物包圍起一座山丘。山丘呈半圓形,另一邊是大海。後來他們在這座山丘上建立了堡壘,並以希臘語中表示“牛皮”的意思將其命名為“比卡爾山(Byrsa Hill)”。
狄多
《舊世界》的插圖描繪了蒂朵登入北非海岸並建立迦太基的畫面
這個新定居點的名稱是迦太基( Qart-hadasht)(腓尼基語中為“新城”的意思),它位於一個在北非海岸上具有戰略優勢位置的大型半島上,並為那些從地中海一端航行到另一端的腓尼基海上貿易商提供了一個便利的停靠點。隨之,艾麗莎被尊為“狄多女王”。

狄多和埃涅阿斯

在羅馬作者中,大概從公元前3世紀的詩人奈維烏斯(Naevius)的《布匿戰紀(Bellum Poenicum)》開始,讓狄多遇到了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Aeneas),他將建立自己的偉大城市:羅馬。在羅馬先驅者的神話中,埃涅阿斯在特洛伊戰爭結束並且特洛伊城被毀後來到義大利。這發生在迦太基建立之前四個世紀,因此,如果他們是真實存在的話,從時間上來說這兩者是不可能相遇的。維吉爾在他的《埃涅阿斯紀》中講述了他自己對這個神話的看法,這已成為故事的經典版本。他告訴我們埃涅阿斯在暴風雨中被吹離航線,但在維納斯的指引下登入迦太基。自從丈夫被謀殺以來,狄多在迦太基始終拒絕絡繹不絕的追求者,但是當她在維納斯的指引下被丘比特之箭射中時,她愛上了這位英雄。有一次,他們兩人在一場風暴中與隨從分離並在山洞裡做愛。
狄多
公元18世紀油畫《狄多和埃涅阿斯的會面》
不幸的是,木星的浪漫對於水星來說是短暫的,因此導致埃涅阿斯離開了他的愛人並繼續航行,這將完成他作為羅馬開創者的使命。當這個特洛伊人拒絕狄多讓他留下的要求並揚帆遠航時,女王將自己扔到火葬柴堆上,但在此之前她對特洛伊人發出了可怕的詛咒,從而解釋了迦太基和羅馬之間發生殘酷的布匿戰爭的必然性。

狄多和伊阿魯巴斯

根據另一個傳言,早於維吉爾。當新的迦太基城建立並繁榮起來後,馬西塔尼(Maxitani)或茅利塔尼亞(Mauritani)的土著國王伊阿魯巴斯(Iarbas)要求與狄多結婚,否則他將向迦太基開戰。儘管如此,她還是希望對第一任丈夫保持忠誠。她舉辦了一場儀式性的葬禮,並為亡夫的靈魂獻祭了許多活人,假裝這是在與伊阿魯巴斯結婚前對其第一任丈夫的最後悼念。狄多登上火堆,宣布她將按照眾人的意願去找她的丈夫,隨後用劍自殺。在這次自我犧牲之後,狄多被神化了,並在迦太基的存續期間一直受到崇拜。根據這一說法,迦太基的建立比羅馬的建立早了72年。
在維吉爾的版本中,狄多被描繪成了一個富有同情心的角色,這或許反映了在奧古斯都時代,迦太基不再是前幾個世紀的仇敵,正得到平反並且歸入羅馬帝國。

軼事典故

依照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所述,狄多逃亡到非洲後受到當地國王伊阿魯巴斯的保護,並接受了國王的求婚。但是,謠言女神“風聞”嗅到了狄多與埃涅阿斯的秘密戀情,並將這個醜聞告訴給了伊阿魯巴斯國王。國王出於嫉妒向朱庇特控訴說,來自特洛伊的埃涅阿斯會像帕里斯奪走海倫一樣把狄多從迦太基搶走。於是,眾神派墨丘利去提醒他,讓他回想了起建設新首都(羅馬)的使命。在謠言女神惡作劇的作用下,狄多的戀情最終完結。

人際關係

關係
姓名
簡介
父親
穆托
泰爾國王
哥哥
皮格馬利翁
泰爾國王、穆托的繼任者
丈夫、叔叔
阿塞巴斯
梅爾卡特的祭司
愛人
埃涅阿斯
特洛伊英雄、羅馬人的祖先

文化影響

狄多的傳說在後來的作家中廣受歡迎,如奧維德(公元前43年–公元17年)、德爾圖良(約公元160年–公元240年)、14世紀的作家彼特拉克喬叟,她也在亨利·珀塞爾的《狄多與埃涅阿斯(Dido and Aeneas)》和艾克托爾·路易·柏遼茲的《特洛伊婦女(Les Troyennes)》等歌劇中扮演中心人物。古代的現實和神話中,女性領袖是極為罕見的。因此,狄多的形象在幾千年來一直充滿著想像力。正如歷史學家D.Hoyos總結的那樣,“艾麗莎的浪漫和戲劇性的故事很可能建立在一個基本的歷史現實之上,儘管應該儘可能避免將其所有細節都視為清醒的現實”。這一立場得到了M.E.Aubet的支持,“因為東方的傳說和古文記載之間存在太多的巧合,從而讓我們想到艾麗莎的故事並沒有歷史依據”。

人物爭議

1894年,位於迦太基地區的公元6-7世紀的杜伊梅墓(Douïmès cemetery)發現了一個小型黃金垂飾,上面刻有的六行銘文提到了皮格馬利翁,並且顯示日期為公元前814年。這表明歷史文獻中記載的迦太基建國時間很可能是正確的。皮格馬利翁可能指的是已知的公元前9世紀的泰爾國王(Pummay),又或許是與阿施塔特(Astarte)有關的賽普勒斯神。但是,如果狄多和埃涅阿斯是真實存在的人的話,那么他們就不可能見過面,因為埃涅阿斯已經是狄多的祖父輩了。

後世紀念

迦太基人為了紀念他們的創始者,於公元前5世紀鑄造了硬幣,並且有些人將戴有弗里吉亞帽的女性頭像視為狄多的象徵。一些羅馬學者認為狄多是被神化的形象,儘管如此,迦太基人自己也沒有考古證據能表明這是真的。
狄多(迦太基女王)
公元前4世紀迦太基出產的四德拉克馬銀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