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祠堂碑

狄仁傑祠堂碑

狄仁傑祠堂碑位於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孔莊村北,魏州人民為懷念狄公恩德,於神功二年(698年)為其建造了生祠,以報恩德。所謂生祠,就是人尚在世而建的祠堂。後來祠堂因亂而廢。一說毀於戰亂;一說狄仁傑回長安後,其子為所欲為,引起民憤,祠堂及碑被民眾怒而焚之。原立碑額題為“大周狄梁公祠堂之碑”。

元和七年(公元812年)魏博節度使田弘正為悼念狄公盛德,在原址重修祠堂時重立之石碑,碑名也改為“大唐狄梁公祠堂之碑”。因有教子不嚴之過,故新碑斜置,並非正南正北。碑全高4.46米,寬1.46米,厚0.46米。1982 年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祠碑特徵,相關歷史,狄仁傑,

祠碑特徵

唐憲宗元和六年(811年)十一月,魏博節度使田弘正在原址為狄公重建祠堂及碑。現祠堂已不存在,僅殘留此碑於原址。該碑青石質地,由首、身、座三部分組成,碑體(除座)高4.46、寬1.46、厚0.46米。碑首為六龍戲珠圓首,碑額陽篆“大唐狄梁公祠堂之碑”,3行3字排列。碑體陽面楷書碑文,由馮宿撰文,胡澄書丹。碑文記述了狄公任魏州刺使時的政績和重修此碑的經過。
狄仁傑祠堂碑
現碑身淤地之半,上部稍風化,有輕微裂痕,碑座淤埋地下完好。此碑為研究武則天時唐史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資料。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歷史

魏州人民為懷念狄公恩德,於神功二年(698年)為其建造了生祠,以報恩德。所謂生祠,就是人尚在世而建的祠堂。後來祠堂因亂而廢。一說毀於戰亂;一說狄仁傑回長安後,其子為所欲為,引起民憤,祠堂及碑被民眾怒而焚之。原立碑額題為“大周狄梁公祠堂之碑”。
元和七年(公元812年)魏博節度使田弘正為悼念狄公盛德,在原址重修祠堂時重立之石碑,碑名也改為“大唐狄梁公祠堂之碑”。因有教子不嚴之過,故新碑斜置,並非正南正北。碑全高4.46米,寬1.46米,厚0.46米。1982 年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狄仁傑

(630-700年)生於唐貞觀四年(630年),卒於武則天久視元年(700年),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字懷英。武則天時期宰相,傑出的封建政治家。應試明經科(唐代科舉制度中科目之一),從而步入仕途。從政後,經歷了唐高宗與武則天兩個時代。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轉大理丞,改任侍御史,歷任寧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職。狄仁傑為官,如老子所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了拯救無辜,敢於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廟堂之上,以民為憂,後人稱之為"唐室砥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